读书人

用“造句法”在作文首尾点题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7-16 10:40:29 作者: rapoo

用“造句法”在作文首尾点题

(与卡卡聊作文5)

我时常提醒学生:“点题,是一个特级作文能力。一定要具备这种能力。”这句话说多了,便又引起了卡卡的思考。凡是它认为重要而没有完全弄明白的问题,不搞个水落石出是不甘罢休的,谁让它是一个具有探究性格的狗狗呢!

我没猜错,卡卡摇着小尾巴来到我身边,手里还拿着一篇作文——《又是一年瓜熟时》,这是我昨天推荐给卡卡看的。

“老师,”卡卡调皮地一笑,“您说点题是一个特级作文能力,看在咱们好朋友的份上,就把点题的特级能力传授给聪明的卡卡吧。”你看卡卡多会说话。

我正好有点空闲,就顺水推舟答应了,“好吧,老师就喜欢勤学好问的学生。”

我看卡卡在准备笔和本子,就告诉它,“听我解答问题,一般不要记笔记,关键是真正听懂,让知识书写在自己的大脑里。”

“看我这记性,一激动就把老师的讲课习惯给忘了,不好意思!”卡卡连忙把本子丢在一旁,端正地坐在了我的对面,摆好了洗耳恭听的架势。

“卡卡要先明白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格外注意作文的首尾点题?”

“为了防止跑题呗。”卡卡随口答道。

“卡卡说得对。很多学生写作失误的原因,即是跑题。而跑题非常重要的表现之一,就是文章中没有任何一处文字起到点题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章当中是否有一些好的点题文字,能够看出学生自己对作文材料及主旨的理解程度,因为只有真正能够把握住自己的立意,才能把题点好。明白了点题的意义,下面才好涉及到技巧问题。”

“我就喜欢听老师讲作文的技巧!”卡卡轻轻拊掌,满面专注的神情。我知道,卡卡很善于把握听课的要点。说到技巧,它会格外留意。

我接着说,“对于初入作文之门的中小学生来说,可以采用‘造句法’点题。”我看到卡卡用双手托起了下巴,眼睛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我。“‘造句法’,就是写一个句子充当开头和结尾,这句子的内容应该包含三个部分:作文题中的关键词、主要内容的关键词(即作文中写的那件事)、表现主题的关键词。

卡卡转动的眼珠让我看出,对于这这句话,他没有一下子搞懂,而是在思考着领悟着,这是卡卡的特点。这时,需要用例子来帮他理解这个重点了。

“我们来看个例子。”看到卡卡拿的那篇叫做《又是一年瓜熟时》的作文,我拿了过来,“就以这篇为例文吧。”

又是一年瓜熟时

春,随花起花落走了,而盛夏,也紧随着春的脚步如约而至。虽然人们热得汗水涔涔,可是时有的鸟语蝉鸣,蛙声恬耳,也给夏日添了不少乐趣。

我想,今年的瓜,应该熟了。

年年夏天,我都与家人一起吃瓜。西瓜是消暑佳品了,夏日吃瓜也自然成了最平常不过的事。但我一听到“吃瓜”这两个字,每每都能勾起我一段不平常的回忆。我还记得几年前的那个夏日。对于别人,那天与其他夏日一样普通,而对与我,却截然不同。

那天天很热,我和爸爸一起跑步。我刚刚回到家就迫不及待的冲进浴室冲凉。爸爸跟在后面,抱着半个西瓜慢吞吞地往回走。刚刚运动过的我们都对西瓜“产生了情感”。由于我在洗澡,爸爸便抢先了,说:“我先开吃了!”我听了很不高兴,我说:“给我留点。”

过了一会,电视的声音响起了。我不用思考,就知道他一定在看足球。爸爸对足球情有独钟。吃着西瓜也不忘记看球赛。他一边吃西瓜,一边为他喜欢的球队呐喊助威:“巴…西队加……油。”好玩极了。但是我却不觉得好玩,在浴室里,我不知道有多“想念”那个西瓜呢。爸爸“干掉”了它,我自然不高兴。

球赛已经进入了尾声。十分钟后,电视声音消失了。爸爸说:“我出去找老张喝酒,你洗完澡把西瓜吃了吧!”听到了这句话,我放心了。看来还有“残部”剩余。似乎在浴室里我就已经尝到了西瓜的香甜。

洗完澡就是凉快!我洗完了澡,哼着小调走出浴室。这时,我倍感愉悦。但是,当我看到剩下的西瓜时,我惊呆了。

爸爸把西瓜边缘的一周吃掉了,剩下了一个通红的芯。众所周知,西瓜中间的果肉最甜美,又甜又脆的,好吃至极,而且还没有子;周围的一周味道就差了好多,而且西瓜子很多。

看着这个瓜心,我的泪水也出了格。

后来,爸爸调到了外地,现在没有人给我留下瓜心了。我盼望着他回来。但不是为了他给我买瓜吃,而是我想为他买一次瓜,为他留下一个瓜心。

今天,我给爸爸打了个电话,我跟他说:“爸爸,瓜又熟了,回家吃瓜吧!”

我告诉卡卡,“这是一篇用‘造句法’点题的文章。我们来温习一下‘造句法’首尾点题的要求:写一个句子充当开头和结尾,这句子的内容应该包含有作文题中的关键词、主要内容的关键词、表现主题的关键词。现在卡卡找一下文章开头中符合这个要求的句子吧。”我把作文还给卡卡,卡卡边小声地阅读便忙着思考。

“是第二自然段这个句子吧?可是有点短啊,能包含着三个关键词?”卡卡挠挠头,看来拿不准了。

“咱们不要猜测,要进行分析判断才行。”我指点着文章的开头说,“第一自然段不是点题的话,它的作用是为夏天做铺垫,也就是为叙述的故事做铺垫。这个段落为我们奠定了一个美好温馨的感情基调。接下来独句成段才是为了点题。”我看了卡卡一眼,从它目光写出的问号里,我清楚它在等着我解答三个关键词。

“题目中的关键词卡卡应该知道了,它是谁呢?”我仍把问题抛给了卡卡,卡卡略一思考就说了出来,“瓜熟”。

“正确!‘瓜熟’是题目中的关键词,必须抓住。那么,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个什么故事呢?”我继续追问卡卡。

卡卡笑了笑,“这难不着我。主要写的就是爸爸吃西瓜时,把最好吃的瓜心留给了我,这份亲情让‘我’深受感动,于是,今年瓜熟时,‘我’也想为爸爸留一次瓜心,回报并传承那份亲情。”

“卡卡说得很好!正是‘瓜熟’时节,爸爸让我体会到亲情的甜蜜,今年‘瓜熟’了,我就能实现回报爸爸的愿望了。所以,‘瓜熟’也是故事发展的关键词。”卡卡点头赞同。

“最后就是‘表现主题的关键词’了。这篇文章的主题是:通过瓜熟时节,父亲为我留西瓜心和我要感恩于父亲的故事,揭示了亲情的可贵以及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瓜熟了’是这个故事发生发展的前提条件。文章的标题是《又是一年瓜熟时》,这句话就非常巧妙地扣住了三项共有的关键词——‘瓜熟’。这样的点题简捷,含蓄,巧妙,也为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思考空间,当然,其材料也肯定是围绕着关键词‘瓜熟’来叙述的。

“这篇文章的结尾一段也是紧扣住‘瓜熟’这个共用关键词的。今天,我给爸爸打了个电话,我跟他说:‘爸爸,瓜又熟了,回家吃瓜吧!’即扣应了命题,也暗示了我感恩于爸爸的愿望的内容和主题,算得上是一个发人深思的豹尾了。”

“卡卡听懂了!谢谢老师,我为老师的讲解而鼓掌!”卡卡“噗噗”地拍着手。

“还要说明总要的一点哦,”我拍拍卡卡的脑袋,“我们在打作文腹稿的时候,不妨先想想,能不能用我讲的“造句法”在文章首尾段点点题,如果可以的话,通常情况下,这个材料是可以使用的。如果打腹稿的时候,发现材料无法如此点题,也就是说,这个材料的闪光点连你自己都还没挖掘出来,那么选择这个材料作文的时候,就需要对其主题再进行深挖,或者换一个材料了。”

“哦,原来是这样啊!我恍然大明白了!”卡卡故意夸张的表情和说话,让我不禁大笑起来……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