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是谁把“亲妈变后娘”?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7-19 10:57:06 作者: rapoo

是谁把“亲妈变后娘”?

亲妈变后娘,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其实就存在于我们的教学当中。让我们一起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寻找这类事情的踪迹吧!

在第十四条建议《不要把学习之母变成后娘》中,告诉我们“民间教育学常说;复习是学习之母。可是,善良的母亲常常变成凶狠的后娘。”为什么复习会变得如此可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复习时的实际情况就会知道了。

众所周知,每当学期结束的最后的两个星期进行复习的时候,“学生被迫在一天或几天之内做完曾经在几个星期和几个月里所做的事情,譬如说,一下子复习完10节、20节甚至更多节课所教过的教材时,就会发生这样情况。”让我们以数学的复习为例一起来算一笔账,当复习的时候,每个学生都会有一套《期末复习卷》最少15份卷子,《练习册》后面有2份综合卷纸,《快乐大本营》上最少有3份卷纸,外加每回老师都会把去年期末测试卷让学生做一遍,所以15+2+3+1=21份卷纸,而学生的复习时间在校也就是十天左右,外加两个周末,平均每天得做两份卷纸包括改错题,再加上老师有时还要复习书上的习题,那还要占去一部分的课堂时间。那么课堂时间没有了,这每天两份的卷纸,什么时候做?在校做一份,家庭作业做一份,星期天做两份,没办法,时间紧呀!不紧着做怎么行?接下来,我们在与平时的作业量进行比较,在校一次练习,一次作业本作业,加起来也就是4——5道题,家庭作业也就是一页,最多两页的练习册。而复习的时候,无论是在校还是家庭作业一下子变成了平时的卷纸的4页,变成了3——4倍,这样一比,是不是很可怕,学生真正成了一部做卷纸机器,还被冠以“必须努力“的帽子,要不然考不好,可有好果子吃了,但这样就一定能考好吗?

其实,“大量的事实和结论一下子压到学生肩上,在他的头脑里把一切搅和在一起了。何况,要复习的不只是一门学科的教材,还有其他许多学科哪!正常的脑力劳动无法进行,学生的力量被使用得过了头。”怪不得一到复习的时候,老师很辛苦的改这一份份的卷纸,结果越改越生气,不免气愤地说:“怎么越复习越差,还不如平时考的好呢?真是马虎死了。”我们总是为学生找了这样一个复习效果不佳的理由,而事实并不是这样,是我们没有把复习组织好,只想着用“题海”战术就一切ok了,但学生越做题越厌烦,越没有耐心,头脑也越混乱,所以,我们还是从教育学的观点来正确地组织复习吧!

一、“我建议考虑到学科和具体材料的特点。”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生基础,其复习的特点当然各不相同。但有经验的教师会布置“实际作业”——“学生要想完成一道实际作业,他就得熟悉两条或更多的原理。在完成这种性质的作业时,就在进行着一种对智力发展来说非常重要的知识迁移的过程。”那就是要求我们的复习题,不能只为解决一个问题,题少而精,达到牵一而动百的目的,正如,我的博文《课堂中的时间价值》中的高娜老师那样复习,才是让学生活学活用,真正达到复习的巩固提高的目的,有兴趣的博友可以在看看。http://blog.xxt.cn/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Id=3111095&tempid=0.045765008937333484

二、对教材,我们可以“站得远一点看它,”只有这样才能使“主要的东西看得更清楚,而次要的东西则不会那么显眼。”

我们复习教材,从头到尾一点也不放过,那就是眉毛胡子一起抓,学生不得要领,一样去学,而最重要的也是这样蜻蜓点水式的复习过去,那么就会削弱复习的作用。所以“应当交给儿童从教材中解脱出来——即放过细节,抓住要点。”

要点也就是教材的重点,这要教师静下心来好好看看教材,帮学生找出来,让学生钻进去学习,并让学生在灵活应用中出得来,这样一进一出,课本知识就放在了学生的脑子里了。

书中还提到一种复习方式,那就是无论什么学科,应重视要求学生做听课笔记,“并且笔记里画一条竖线,在页边留下一条空白的地方,把那些必须永远牢记的东西用红铅笔写下来。”复习时着重复习这些规则、公式、定理及其结论。这样学生自己也会有重点的复习,不也挺好的吗?

是谁把“亲妈变后娘”?作文

总之,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给学生减负,并不是不要成绩,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让学生科学的学习,高效的学习,轻松的学习,自主的学习,这样照样会有高分,这样的分数才会更有价值,学生今后的学习才会更有可持续发展性。我们不要为了一时的名次,不顾一切;不要平时做的好,一到复习就“亲妈变后娘”,不要让学生在“题海“之中丧失对学习的兴趣。所以题海之中沉多浮少,书山之巅取巧补拙!

读书人网 >五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