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孩子的个性发展买单
到了和五一班的孩子们共同交流学习《爸爸妈妈 我想对你说》一课了,我信心满满的走进教室,因为面对的是爸爸妈妈,孩子们一定会有说不完的话题。结果却大大出乎我的预料。
刚一上课,孩子们还是挺热情的,但当我提到“当你的想法和爸爸妈妈不一致,你会怎么做”这个问题时,孩子们的回答真的是让我大吃一惊,竟有80%还要多的孩子异口同声的回答道:“我会按爸爸妈妈的想法去做”。我立即反驳:若爸妈的想法是错误的、或者和你的想法相差很远时呢?这时,只有一个孩子轻声的说:那就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而其他的孩子竟是一脸的茫然,显出无奈的情绪。当然,听话的孩子固然是好孩子,但如若我们培养出的孩子个个都是人云亦云、毫无个人见解的人,那可以说我们的教育是多么的失败!
现在,这样个性的孩子不只是少数,试想,形成孩子这样的个性,难道与我们各个家庭,和名誉上是懂教育的、我们这些大人们的苦口婆心的教育无关吗?与我们当今的教育观念能脱了干系吗?每天不敢让孩子们干这干那,总怕孩子们出现任何的差错,因一旦出现问题,家长就会拿老师学校说事。所以我们只有小心翼翼。同时,在我们的课堂甚至统考中孩子们不一样的答案,即使合乎情理,也会被我们不假思索的否决掉。孩子们即使再不解也要顺从,天长日久自然也就成了一味顺从的乖乖男和乖乖女了。
记得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在复旦大学曾这样说:“人的发展,在小的时候,就能看出苗头来。”当复旦大学的学生问他:何谓成功时,他的回答是:“所谓成功,就是能够比一般人有更多的成就,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怎样才能成功?怎样才有超年龄的智慧”?他的回答是:一是向长者学习;二是向书本学习;三是努力实践。试想,若我们培养出的孩子从小个性就不能正常发挥,不管大人的观点正确与否,只是一味的顺从,那何谈成功?看来,我们除了引领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成为“杂家”,能正确引领孩子们的个性健康的发展。为孩子们的个性发展买单,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