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不良情绪说Bye Bye
有人说,家有初中生就像藏着不定时的炸弹,一不小心就会引爆。冷战与激战在不少家庭上演着。而这些孩子在同伴之间也时常因鸡毛蒜皮的小事就面红耳赤,甚至拳脚相加。他们残留着稚气的脸上似乎写着:“别惹我!烦着呢!”
冲动是魔鬼,愤怒的烈火不禁伤害了对方,也灼伤了自己。那么,如何控制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呢?我想与大家分享我生活中的几个小故事:
一
儿子小虎是个幽默乐观的孩子,大概因为是独生子的缘故,对弟弟妹妹多一点呵护和谦让,这一点他做得不够好。5岁的表妹来我家玩,他俩就成了对头。
吃饭的时候,小表妹对我说:“小姨,我告诉你咱们家谁最坏,他就是小虎!”闻此言,小虎眉一皱、眼一瞪,怒斥她:“就你好!”小表妹继续说:“他将来肯定不养活你!刚才,我去拿筷子,他就坐那儿没有动!”“我不养活,你养活!”这次小虎的眼睛瞪得更大了,就差拍桌子了。要知道小虎也要算爹娘的小棉袄了,他自然觉得冤枉。
我清清嗓子说:“欢迎王小悦同学以后常来我家玩!因为这样可以让某男生的小眼睛变得大而明亮!”大家笑起来,小虎的脸上当然也冰雪消融,羞赧一笑。
剑拔弩张的时候,不妨幽上一默。一笑泯恩仇,紧张的气氛会变得轻松,而欲发作者也会消了气。当然,你说话的对象要是有幽默细胞的人。
二
假期去二姐家吃饭,读初中的外甥阳阳到了吃饭的时间才从外面回来。二姐没好气地说他天天就知道玩,他便不高兴地冲了两句:“天天都说人家玩,上书店就不行啊?!”我示意二姐先吃饭,饭后再说。席间,阳阳只挑自己喜欢的菜吃,不喜欢的一口也不尝。二姐忍不住数落他,阳阳便沉了脸嘟着嘴,像是别人借他的米还他的是糠似的。
饭后,阳阳突然大吼起来,质问谁动了他的东西——一把N年前他玩的手枪。还有谁?他五岁的妹妹呗!阳阳冲妹妹咆哮,他的妈妈忍无可忍对他怒斥。一场家庭大战瞬间爆发。
我悄悄叫出阳阳,让他陪我锻炼一会儿。在一个没有外人的地方,我心平气和地将他狠狠地训了一通。说“心平气和”是我因为我先肯定了他妈妈和妹妹也有做的不对的地方。说“狠狠”是因为我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话让他的头越垂越低。
情绪是极易互相传染的,要孩子控制不良情绪,家长首先要学会克制。对于爱面子又易冲动的孩子,家长可避其锋芒,采取迂回战术。给他一断冷静思考的时间和一个安静的空间,这时的交流和批评才更容易进入他的心里,而不是像打乒乓球一样立即就弹了回来。
三
朋友很苦恼,因为她叛逆的儿子峰。她说只要一提学习儿子就不高兴,说少了儿子根本就不理,说多了儿子就发火。过后,儿子又为自己发火而感到歉意。
我让朋友带着峰到操场锻炼身体,我带着儿子也去。峰是个阳光少年,运动场上显得特别活跃。朋友想让我给峰指导一下作文,但又担心他不肯写。我说:“这事交给我吧!”朋友还是有点担心峰不给我面子,因为在家她让儿子写东西,儿子总说:“你自己咋不写啊?”
我们先在草坪上做仰卧起坐,看一分钟内能做多少。结果峰正数第一,我倒数第一。然后,坐在草坪上,我兴致勃勃地提议:“咱三个(儿子、峰和我)写文章比赛吧!敢不敢比?”“那有啥不敢的?写啥啊?”峰的态度出乎了朋友的预料。“比如,写一个人、一次活动、一种植物……我们可以商定。”我说。“写人的话,写谁呢?”又是峰在接腔。一番谈论后,我们定下三个话题,约定在一周内完成。峰很愉快地接受了。临别的时候,峰居然还叮嘱我:“余阿姨,你别忘了哈!”
朋友悄悄地对我竖起大拇指,我告诉她要学会“忽悠”,对于这种精力过剩的孩子,要让他在运动中发泄一下,激发他的兴趣,适当运用激将法,同时大人的积极参与也让他觉得学习不是负担。
说了这么多,其实是想说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还需要因人施教、因势利导哦!
同时,我还想温馨提示一下,要想让孩子与不良情绪说Bye Bye,首先就要承认孩子有不良情绪是正常的,然后要积极地帮孩子为情绪找个出口。体育锻炼、写日记、与同伴交流、读读励志书、听听歌、培养广泛的兴趣等都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心态、开阔的胸襟、良好的性格、稳定的情绪。不妨试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