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旗“序曲”
倒了一杯咖啡,一股浓浓的醇香扑鼻而来。我喜欢喝咖啡,舍不得那有点苦、回味时又有点甜的感觉。一如,我做班主任的感觉。
想来,我总是有大胆的想法。比如今天早上的升国旗。早在两周前,就知道该我们班升国旗了。恐怕对这件事最上心的就属刘帅了,因为他担任升旗手。根据学校的惯例,每周一升旗四五六年级的班级轮流制,每个班级一学期能轮到两次,轮到哪个班级,主持人、演讲人、升旗手、护旗手都由班级包办。对于这等事,我是“不屑”于去安排的,谁是值周班长,这周的班里大小事务都由他来处理。偏偏学校下达升旗安排时,班里的值周班长因病请假了,又恰逢那节是我的课,只好我“代劳”了。
于是,我在班里问:“谁愿意担任升旗手?”班里有几个爱表现的女生怯怯地举了手。考虑到学校的旗杆已经生锈,往往升旗时因升旗手力气不大,国歌已停,而国旗仍在半空中徐徐不肯上升。我补充道:“最好是力气大点的男生。”那几个女生失望得放下了手,班里瞬间安静,没有人敢举手。刘帅这时问:“老师,能不能让我担任升旗手?”我问:“你确定力气够大吗?”他兴奋地点点头,“恩,大的了!”
“好,就你吧,你愿意试试,就给你机会吧!”我话音刚落,班里炸开了锅:“老师,他学习不好。”“老师,他纪律不好。”反对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刘帅刚刚还高兴得合不拢嘴,顿时偃旗息鼓,耷拉着头,不再言语。
的确,从调到这个学校的几年来,无论哪个班里的升旗手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或班干部,听一听升旗手简介就知道了。“xxx,学习优秀,在xx比赛中获什么奖。”“xxx,担任班里什么干部,是老师的左膀右臂。”大概都是之类的介绍,因此,每次的升旗亮相都成了好学生的“专利”。而刘帅呢,自我班以来,语文考试就没有超过20分,学习成绩可想而知。他自己也老说:“估计书上的字认识我,我却不认识它。”平时爱迟到,上课趁着老师不注意,就往嘴里塞个吃的东西。要非得挑他一个优点,那就是凡事都很积极。竞选班干,他积极;回答问题也积极。尽管竞选失落、回答错误,但只要有表现的机会,他绝不落后。鉴于他的种种表现,所以同学们才反对他当这次升旗的“门面”吧!
我整理了一下思绪。说实话,对于刘帅的差成绩,我并不反感。也许他就属于那种学习障碍型的学生。再说,他也在努力改进自己的缺点。从天天迟到变成偶尔迟到;上课也尽量控制自己不偷吃东西;最值得一提的是,上周定学习目标。他鼓足了勇气,在分数目标后填了30分。还羞羞地对我说:“老师,我要考30分,你给我发奖不?”我笑着说:“当然发,能考30分,你至少进步了百分之五十呀!谁有你进步空间大呢?给你发进步奖。”最近,他也会找着小组长听写生字了,要搁在以前,哪能摸到他的人影呢?这些都说明他在努力进步。我有什么理由对他说不,而打消他的积极性呢?
于是,我试着说服大家,“我相信刘帅的进步,大家一定能看到。我经常说,我对你们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绝不以成绩的好坏把你们划分成三六九等……”最终,升旗手的“任务”如愿以偿地交给了刘帅。
打这之后。刘帅每天放学后就到旗杆那儿练练,好不用心!恰逢元旦调休,轮到升国旗又取消了。他就整天催问什么时候轮到我们啊。终于熬到了今天,他穿着整齐的校服,佩戴着礼仪带,不时地低头瞅瞅自己的装扮,偷偷地笑笑。他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幽默、乐观。出旗、升旗,在国歌声中流畅地完成升旗任务,我远远地对他竖起了大拇指,他笑了。
我确实不知道,我这样的行为对他能有什么意义。但我觉得,学校的任何一种行为都是一种无言的教育。至少我没有再心里放弃他,他也不能放弃自己。有些时候,做了就比不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