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我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8-12 10:45:46 作者: rapoo

朝向完美的教室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笔记

宋新菊

一、在一间教室里,信任是基础。雷夫是这样做的:

1、以信任取代恐惧。

雷夫很自豪地说,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了什么,而是因为它缺少了害怕。新学期伊始,雷夫习惯在第一节课上课前的两分钟,和孩子们讨论“信任”这个议题,并与学生们分享一个例子。很多人都玩过一个关于信任的游戏:有人向后倒,由一名同学接住。这种接人游戏就算连续玩过100遍,只要有一次有人开玩笑,故意不接住,他们之间的信任就永远破裂了,而且这种破裂是无法修补的。而且,雷夫始终这样做:拥有他的信任让孩子们感到自豪,他们不想失去这份信任,他们几乎不会有这种想法,雷夫也日日反求诸己,维持向他们要求这份信任的资格。

2、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

也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身教重于言教。无论在家还是学校,父母和老师都要勇于负责。说到做到,即使在凌晨4点去为孩子们买油画用品,随时为孩子们挺起可靠的肩膀,是建立信任的最佳方式。我们不需要对孩子们长篇大论的谈我们多负责,而是要让他们把信任放在我们的肩上。

额外的好处就是,一旦建立了信任,如果发生所承诺的事推迟了也会得到很好的谅解。

3、“学生看着你的一言一行,你就是榜样。”

在雷夫心中,始终恪守一个准则——我是孩子的榜样。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雷夫都很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他总是提醒自己:绝对不要忘了,孩子们一直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别想糊弄小孩,他们很聪明,一定会识破的。你要求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先要做到。雷夫从来不对自己的4个孩子大吼大叫,也从不抬高声音说话,即使自己很生气。在家的大部分时间,他都用来阅读,因为他希望自己的孩子也热爱读书。在霍伯特小学,雷夫和气待人、认真勤勉,因为他希望自己是学生们所认识的人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那一个。

“我们不能靠教条来教学生,而应由我们的身体力行来教他们。”在雷夫看来,一天下来,老师有数千个可以树立榜样的机会,其中有些机会是特别难得的。“年轻时,我和那位不当处置学生书包的老师一样,也会发怒、沮丧,只不过没那么极端罢了。我也曾扮演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专制暴君、独裁者,现在看来,以那样的角色教导孩子,到头来只会白忙一场。”

“最近几年,我领悟了很多。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坚固而友善的避风港,就等于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成长为自信又快乐的人。”雷夫告诉记者,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赢得你的信任,有些孩子会背叛你对他们的信任。但是,如果我们想要孩子有好的表现,就必须用行动告诉他们:我们相信他们有优异表现的可能。在你所打造的美好环境里,孩子们也将茁壮成长,展现出让你和他们自己都惊奇的好表现。

雷夫说,他很喜欢坐落在洛杉矶

4、“老师可以严格,但不能不公平”

与信任同等重要的是公平。雷夫反复强调,“只要孩子们看见你赏罚不公,你就失去人心了。”几年前,他的莎士比亚戏剧团要去洛杉矶某知名表演场地演出,许多老师都为孩子们得到这样的机会兴奋不已,唯一的反对者是一位从不让学生参加管弦乐队或合唱团的老师。在学生家长的要求下,这位老师只得同意学生参加演出,但前提是,返校后每个学生每天要写100遍“我以后会为自己作出更负责任的选择”,并连写一个星期。结果这位老师不合逻辑的行为让孩子们厌恶到一整年都听不进他说的话,即使有些话是值得听的。

雷夫坦言,他也是在别的老师身上逐渐明白这种关系的。刚上讲台时,他发现学生不愿意举手提问,也不愿意说“我不知道”。不过,在听了一位特殊教育老师的课后,他很受启发。“我觉得这位老师真的很伟大,学生们尊敬他,都听他的话。我反复思考其中的缘由,发现他与学生之间建立了很好的信任关系,他总是敞开胸怀、非常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后来,我问他有什么教育秘诀。他告诉我,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不公平的赏罚实际上一点用处都没有,反而让师生间的关系越来越糟。”雷夫说,孩子并不怕特别严格的老师,但他们特别憎恨不公平的老师。比如,一个学生没有完成家庭作业,老师却要惩罚整个班级的学生。“老师可以很严格,但一定要做到公平对待每个学生、每件事。一旦孩子觉得你对他们不公平,你可能就会失去孩子们心中的信任。”

同时,雷夫建议,无论如何不要对孩子使用侮辱性的言语。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他讲述了发生在霍伯特小学的一个真实故事。几年之前,一位学生家长气势汹汹地来到学校,要求校方严厉惩处一位老师,因为这位老师对他的孩子做了很不好的事情。起因是,孩子找不到作业,他到处找都没有找到,最后索性把书包里所有的东西都倒了出来,但仍然没有找到。这个孩子的老师看到后,就告诉其他学生,以后大家扔垃圾时,不用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直接扔到这个学生的座位上就行了。

在雷夫看来,这位老师不仅错过了绝佳的教育时机,而且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心理伤害。“如果我们侮辱孩子,就永远都不会成为他的老师,即使你有很好的知识传授给他。对不起,孩子们已经永远记住了伤害,以后所有的教育都是白费的。”

二、56号教室里的课程

第三章P29,终身阅读课程

第四章P44,写作课程

第五章P62,趣味数学课程

第六章P69,检测技巧训练课程

第七章P81,历史课程

第八章P92,自然课程

第九章P101,艺术课程

第十章P117,体育课程

第十一章P127,经济学课程

第十二章P137,问题解决课程

第十三章P151,电影课程

第十四章P165,游学课程

第十五章P182,摇滚音乐课程

第十六章P194,道德公益课程(圣诞课程)

第十七章P201,莎士比亚戏剧课程

雷夫老师的课程从类型上看很全面,从课程的深度上看真的很卓越,雷夫老师的课程因为用心,方法也非常的实用,我们拿到自己的教室里,只要努力结合自己的班级实践,一样可以在岁月的穿越中彰显课程的魅力。

我从雷夫老师做的这些课程中不断汲取着营养,拿到我的教室里研发我的课程,其中“梅香阁儿童写作课程的思考和尝试”上我下了很大的功夫,在实践和思考中,我对雷夫老师的写作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始研发的课程的。

研发梅香阁儿童写作课程,从儿童成长品质上构建,按体验生活,反思自己,超越生活三个步骤走。这个课程是在思考“儿童写作”“写作与阅读”“读写一体化”“童书引领”等问题很久后付诸实践的。在“吻醒”“激发”“倾吐”“创造”的成长轨迹下一步一个脚印发展而来的,本着让课程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参悟到成长的点点滴滴,真正与孩子们当下的学习、生活形影不离,相互编织,相互启迪,不留痕迹的用孩子们喜爱的方式“活起来”,蓬蓬勃勃的彰显着课程的鲜活的生命成长力。

在梅香阁,三年来孩子们在“踏上幸福的列车”“书写自己生命的传奇”“向世界证明自己的卓越”的主题文化熏染下,我们将写作课程和“语文教材整合”,与“晨诵课程整合”,与“阅读课程整合”,与“班会课程整合”,与“每天的生活”紧密整合。每一个孩子都日不停笔书写,班级博客记录着孩子们成长的最真实的痕迹,这也是是写作课程意义的呈现。

(附:《梅香阁儿童写作课程的思考和尝试》)

三、教师对于教室的作用和意义

雷夫老师说:一间教室能带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间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

这就是一个教师对于教室的作用和意义。

正如常丽华老师所说——我有一个朴素的理想:让每一个生命都在教室里开花,让每一个孩子能在清晨醒来时,对即将开始的一天充满期待和向往;让每一个孩子结束一天的学习回家时,能对教室充满留恋和不舍。她对于教室的理解和定位也同时决定了一个教师怎样在教室里工作才能创造这样的教室。

雷夫老师这样做出回答:我是个教育中总能准备找到目标,从不偏离跑道的人,我对教育和学生有信徒般的坚持,父亲般的亲切,还有哲人的敏锐,专家的自信,战士的勇敢……我拥有的智慧,拥有的力量,所以,我能创造出奇迹。

这样的教师对于教室的意义将是无限的。

我们应该有了这样的正确指导后,无限的相信教师的这种力量,无限的相信教师的这种潜能,并努力的成为能产生奇迹的那个人。

四、教室文化

教室文化及班级文化,包括墙体文化系统和课程文化系统。

我在教室里的墙体文化主要包括这几点:道德发展人格图谱,马斯洛需要层次图,儿童阶梯阅读图。

四年级的班级文化主旨为“踏上幸福的列车”,五年级的班级文化主旨为“书写我们生命的传奇”,六年级的班级文化主旨将定位为“向世界证明我们的卓越”。

以六年级为例介绍我们的班级文化。

在教室的班级文化布置中,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用行动习惯证明自己的卓越——个人和小组明星榜“我是明星我闪亮”;

用学业成绩特长证明自己的卓越——“让光出来”红星榜;

用美德证明自己的卓越——美德少年光荣榜;

用文字证明自己的卓越——写作步步高。

日日行进,天天成长,每一天的行为和习惯,思想和进步都会记录在这个光荣榜上。

五、开学第一天的准备工作

1、班级文化布置

2、开学仪式

(附:六年级下期开学仪式,文字和课件)

读书人网 >二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