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雕虫小技(二)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8-13 11:21:45 作者: rapoo



雕虫小技(二)

我在《雕虫小技(一)》中,谈如何让孩子们写出的记叙性文章思路清晰,描写生动,情感细腻时,要求孩子们在写记叙性文章时,要“实”要“细”。

其实,让文章达到“细”的要求,我们还应在语言的“细腻”上下功夫。

作文语言是否有感染力,是关于文章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我们有的孩子的习作显得苍白无力,无鲜活灵动的色彩,归结到一点那就是语言不生动。所以我们应告诉孩子们,在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词语的锤炼和语句的扩展,这样文章才能有“灵气”。

词语的锤炼

一个呆板的词语犹如一个画面的小污点,影响了画面的整体美;而一个灵活的词语有时就象一滴水彩,能使整幅画增添不少的亮色。

如:“早晨,阳光柔柔地照进我的卧室,轻盈的小鸟便在树技上婉转地鸣叫”。我们可把这句改为:“清晨,阳光柔柔地洒向我的居室,轻盈的小鸟便在树技上婉转地吟唱。”“早晨”一词过于口语化,改为“清晨”这一书面用语,则增添了抒情的色彩;“照进”一词又显得僵硬,与本句想表达的意境不符,改为“洒向”一词则有了动态的美;而“吟唱”一词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增强了句子表达的意境美。

再如:风不知何时涌进(溜进)屋里。(“溜进”,不知不觉,拟人化了)

   弟弟从门口跑(闪)进来。(“闪”,速度之快可想而知)

上述的下例子可说明,我们注意词语的锤炼,让重点的词语新鲜、活泼起来,都明显增添了原来词语乃至整个句子的质感和美感,同时也提高了整篇文章的色彩。

语句的扩展

我们先比较一下这两个语句:“早晨,阳光照进我的卧室,小鸟便在树上鸣叫。”我们把它扩展一下:“清晨,(明媚的)阳光(柔柔地)洒向我的卧室,(轻盈的)小鸟便在树技上(婉转地)吟唱。没改动前的句子,是个典型的写实的句子,没有美感,而改动后,那清新、明丽、舒缓的意境则充分地表现出来了。再如: “老师走到他跟前,说:‘你回答这个问题。’”改为:“老师(悄悄地)走到他跟前,(摸着他的头微笑)道:‘请你回答这个问题。’”括号中的词语把老师的神态、动作描写出来了,也表达了老师对在课堂上中精力不集中的孩子善意的提示和特有的师爱。

这说明,写实的句子,孩子们随口就能说出,但没有美感可言。我们可以让他们在句子上点缀附加成分(表示修饰的词语),使句子的内涵准确丰富起来,从而使整篇文章也随之鲜活起来。

当然,我们也不能无限制地添加语句的修饰成分,这要根据文章所要表达的意境和主旨来考虑适度地添加。这样让添加的词语只能增添句子的色彩而不成为句子的累赘,使语句所要表达的意思朦胧起来,所要表达的情感模糊起来。

当然,要达到词语的锤炼和语句的适度扩展,需要一定的训练,这就要求我们的孩子们在完成习作后,要反复地修改,逐字逐句地推敲、揣摩、品味,久而久之,他们的文章一定会文采飞扬。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