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细节彰显智慧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8-29 10:51:18 作者: rapoo

细节彰显智慧

这是年级主任,同时也是语文老师的陈老师听我的课后给我的一个评价。他说,这节课,有很多细节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给了他很深的触动。

陈老师举了他印象最深的几个例子。

一、“盖”字带出的意外

在讲课文的最后两段时,同学们自学之前,我提示了八个文言文中比较重要的八个文言词。之后,检验同学们的自学效果时,我的“得意弟子”姚壮起来回答。他没等我一个一个地问,就依次解释了各个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但是,当他把第八个词语说完了以后,我以为已经结束了,让我没想到的是,他马上接着说:“还有一个词儿,就是‘亭亭如盖’的‘盖’,它在这里的意思是——”姚壮还没有说完,下面立刻就有同学小声提醒他:“‘盖’字老师没提。”姚壮一时愣在了那里,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我看到姚壮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他在教室最后一排,后面或坐或站着一溜领导和教师,那一瞬间,他有点尴尬。

“嗯,对,姚壮提示得对,是老师忽略了,其实这个词也挺重要的,请姚壮给大家讲解一下。”

姚壮听到我如是接话,立马来了精神,声音高亢地说:“盖,古时候……”

“谢谢姚壮把老师疏忽的问题提示给了大家,谢谢姚壮给我们做了细致的讲解!”同学们把掌声送给了姚壮。

姚壮得意地坐下了,刚才的不知所措、尴尬万分已经一扫而光。

陈老师说,这个细节给他的印象特别深,如果一般的情况,老师可能会说:“这个词不重要,老师没画,你不用说了,坐下吧。”这样,保住了老师的面子,但是会让学生窘迫。而李老师很好地处理了这个意外的发生,给了学生莫大的信心。时时把学生的感受放在重要的位置,我很佩服这一点。

二、让学生读课文之前的激励

陈老师说,我还有一点印象最深的细节,就是在让学生读课文之前,李老师对学生的鼓动。

这个事情是这样的。让同学们读课文之前,我随口问了一句:“五班和六班这两个班,我最喜欢听哪个班的同学读课文?”五班的同学立刻异口同声地说:“五班!”“为什么呀?”“声音响亮!”然后开始读课文了,每个同学都在卖力地读,唯恐对不起老师对他们的喜欢。

这事有一个前因,就是同学们读完课文之后,我往往爱夸张地评价一句“我最喜欢听咱班同学读课文了,因为声音太好听,太洪亮了!”大家也很享受我这样的鼓励,每每读课文都是我预想的效果,我就偷偷笑了。

陈老师最后意味深长地笑着说:“我猜你在六班也是这样说的吧!”

我没有说话,也给了他一个意味深长的笑,然后悄悄想:陈老师,什么秘密都瞒不过你啊!

三、对学生用词不当的评价

课文的最后一段,作者没有直接写对妻子怎么样怀念,而是描绘了一个妻子亲手所种的枇杷树的细节,含蓄地表达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我让同学们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起来回答问题的是一个男同学,他说“这样写能给大家留下很多的幻想,能给读者留下很多的悬念。”听了之后,我立刻发现,这位同学的心里是知道这样写的好处的,也许是因为紧张,也许是因为他本身词汇的贫乏(因为他的成绩稍有点不理想),所以不会表达。于是,我顺势说道:“这位同学的意思是给堵着留下了回味的余地,受到了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是是是,老师!”这位同学调皮地接道。

“你看,这位同学多幽默啊,他故意地用了另外一个词,只不过是想引起大家更多的思考。”

“哈哈哈哈!”全班同学都善意地笑了。

最后,陈老师说,李老师的处理和其他人都不同,她或变相激励,或机智解围,这些细节很好的体现了她在课堂教学中的智慧,这些也是教育的智慧。

陈老师,其实我当时并没有想到教育智慧或其他的什么,当你面对朝夕相处的学生时,当你面对孩子们那一双双纯洁无瑕的眼睛时,当你看到他们因为一时的疏忽而无所适从甚至尴尬不已时,你想到的只是给予他们快乐,让他们开开心心地学习,仅此而已。

按陈老师说的,如果这就是教育智慧的话,我想,只要发自内心地爱学生,教育智慧就不请自来了啊。

那就以此自勉吧。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