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读《白说》有感
因为整个寒假里我都在读白岩松所著的《白说》一书,明白了“痛并快乐着”是我们的宿命;幸福可以无限靠近,无法彻底到达;知晓了漂亮的失败是另一种成功;所以当接到校领导的通知“继续担任两个班的课”时,我告诉自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决定做一个和自己赛跑的人。
首先,在“痛并快乐着”是我们的宿命一章中,白老师谈到了季羡林老先生在《八十述怀》这篇散文中的一句话:“如今竟然活到了八十岁未来的路不会比过去的更笔直、更平坦。但是我并不恐惧。我眼前还闪动着野百合和野蔷薇的影子。”还谈到了在1999年南联盟中国使馆被炸事件中,邓小平“绝不当头,韬光养晦”的痛苦和朱基总理痛苦的隐忍;以及生活中处处存在的不公平告诉我们:暂时忘记梦想,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每一件小事,生活迟早会回馈你一份厚礼;还有就是“越把事儿当事儿,它就越是个事儿”,其实凡事可大可小,全然取决于你自己的判断。所以对于一切安排我都坦然接受,并用白岩松给“东西联大”写的一句座右铭告诉自己“与其抱怨,不如改变;想要改变,必须行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追求人生的幸福!
但在努力的过程中,我也像白岩松一样渐渐的明白:年龄不饶人,中年其实并不像董桥说的那样“是一杯下午茶”,而是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是一个青春一去不复返,前方依稀看得到死亡的影子的尴尬年龄。但人生是一条单行线,谁都无法阻拦,不思考死亡的问题便不会活得好。所以明知如此,我们仍要努力,努力追求幸福,努力体会幸福!因为幸福像鞋,舒不舒服自己知道;又像“百分百”的黄金,可以无限靠近,无法彻底到达。
其次,从白岩松对无数的因人生失败而伟大的历史人物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失败,其实有很多意义,这些意义比成功大,或者说有一种成功必须是以失败作为助推力的。就像南唐后主李煜,如果不是彻底的家破人亡,他会写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一种感怀吗?还有被迫害致死的岳飞和当时的成功者秦桧,谁更成功?
正如白岩松所说的一样有时候,也许老天爷很着急,本想给你一个更美好、更有趣的人生,可是你在消沉抱怨当中,让机会一一错过。等你终于想到那是命运的垂青之手在敲门时,再开门已经晚了,于是那些天天都在怀才不遇的人,最后可能真就一辈子怀才不遇。所以,我们要怀着好奇心看待每一次失败,试着弄明白,这是不是老天爷在提醒自己,要开启某种更好的人生?
其实,漫漫人生长路,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与失败都不那么重要,“保持冷静,继续前行”,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做人,要有一种心理准备:历史上见,时间上见,不能总是当下见。
总之,《白说》一书就如为我量身定做的一般,告诉我无论怎样,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安静地做好眼前的事,把以后的事交给以后去解决。我相信:好过程必有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