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
——践行道德课堂模式有感
无论是高效课堂,还是道德课堂,作为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和学习发生对话,老师绝大部分的作用是对学生学习的引领、点燃、唤醒、激励。作为老师,要从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学习的认知规律出发,要做到五个一:编制一个导学案;给学生一个学习方法的指导,构建一个学习组织,组织一个学习流程,明确一个基本任务,即学会不会的。
我们的道德课堂的基本模式或流程,即自学——展示——反馈。自学就是自主学习,即学生独学、同桌对学、学习小组内群学;展示即发表、暴露、提升;反馈即教师归纳、提升、拓展。
自从参加了“区域教育‘郑州样本’——道德课堂建设整体培训”,我就学以致用,努力践行道德课堂。如,这两周,我们学习了《太阳》《月球之谜》《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果园机器人》四篇课文。这几篇课文是围绕“神奇的科技世界”来编排的,《太阳》《月球之谜》写的是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果园机器人》展示了现代科技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学习这几篇课文,我采用了“道德课堂”的基本模式,让学生“先学后‘交’,然后再‘教’”。分为三步,自主学习20分钟,展示交流10分钟,反馈拓展10分钟。以《太阳》一课为例:
上课伊始,我们采用谜语引出课题,并以此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而
学生独学后,出示对学要求:1、同桌合作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2、相互说说自己围绕独学的问题所画的词句。
学生对学后,进行群学。由组长负责,分工交流:1、生字的识记方法,个别词语的理解;2、对照所画的内容读一读、说一说“课文中都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组内要达成共识;3、向组内同学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内容,并整理小组内不理解的词句。
现在该展示自学成果了,1、学生自告奋勇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交流生字识记的方法以及自己对词语的理解;2、学习小组内派代表当小老师进行学习成果的交流(太阳的特点),而且,一人交流,一人板书;3、提出小组内不理解的词句,其他小组相互质疑、释疑。
反馈拓展阶段时:1、提问学生对个别重点或关键词语的理解,如(繁殖);2、老师出字谜,学生猜字;3、探究太阳的特点:大、远、热,并引导学生探究本文突出的写作方法:列数字,举例子,对比,打比方等。4、总结写说明文的方法,指导学生朗读课文。5、拓展太阳的相关知识。
学生独学时,老师不停地在班上巡视,提醒那些磨磨唧唧的学生和思想开小差的学生;对学时,在环视全体学生的同时,我总是与班里的两三个“个性”学生进行交流,并多以鼓励为主;群学时,要求组长要敢于担当,要注意引领同组同学赶快进入合作学习环节中,而且注意交流时尽量压低声音、人人发言、有序发言。
展示阶段,我会在学生自主自愿的情况下,有意给我们小组(个性学生)争取发言的机会,使其尝试成功,建立自信,并让同学对其转变看法。
反馈阶段,我会对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强调重点内容,点拨学生“似是而非”的地方,并适时进行拓展、延伸。
总之,践行道德课堂的基本模式,我感觉老师课前要多下功夫,对于自学阶段提出的要求要具体、具有指导性,并使得学生充分运用读、说、写、画、思考等多种方法来学习,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提出的问题要合理、要有研究价值、难易度适中。而课堂上,老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学习的主人就是学生,要引领学生发生学习,学会学习,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与能力;在关注全体同学学习状态的同时,特别要关注“个性学生”,要尊重学生的差异。说心里话,道德课堂模式下的课堂,老师要比以往轻松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