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K”中的成长
女儿的优点很多,毛病也不少。她喜欢听故事,可留在脑子的故事却很少,不能完整地复述;对于一大堆要背诵的课文,每次效率都很低……我暗暗发愁:得想个办法解决这些问题。适逢“我是歌手”正在热播,女儿熟悉了“PK”这一概念,喜欢上了那种竞争激烈的舞台,我转念一想,有主意了!
故事PK,你玩过吗?
那晚,吃过晚饭,我把客厅的彩色射灯打亮,女儿问:“这不是过年过节时才开的吗?”我说:今天我们以客厅为舞台,沙发为观众席,进行一个别具一格的故事PK大赛,好吗?”女儿眼睛一亮,兴奋地说:“好,我们来PK大赛!我们轮流上台,你先讲,我做评委打分;轮到我讲时,你也要给我打分。”嘿,我知道女儿肯定对这种形式感兴趣,可没想到她居然已经有一套想法了。我补充说:“故事PK大赛要像电视一样经过几轮才能决出胜负。这样吧,第一轮允许看书讲,第二轮要脱离书独立讲,第三轮允许适当续编故事,怎么样?”女儿满意地答应了。
我先像模像样地出台自我介绍,然后选了《海的女儿》的故事,大致记下起因、经过、结果后,自信地站在“舞台”上,完整地脱稿把故事讲完了。“评委”给了我点评:“讲得还不错,声音响亮,普通话标准,而且能够不看书。不过,就是不够有感情,最后得分——99分。”轮到女儿了,她读了一篇《盒子里的吻》,考虑到是第一次,我的评价比较宽松:“能认真地读故事,观众喜欢听,比较有表情,但因为看了书,扣一点,99分吧。”第一轮PK分数一样,进入第二轮。这次,女儿紧张地先看了书,把故事记下来,她的大胆讲述赢得了我100分的评分,而我却再一次因感情不够而被她扣分。第三次,她在讲《小壁虎借尾巴》时,小壁虎与妈妈的一段对话全由自己创编,整个故事能独立组织语言动情讲述了。我再一次为她的进步高兴,并且“光荣”地认输。
我想,作为家长,家教方式也需要不断调整,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心智特点,给予孩子适当的帮助。
女儿在PK中一天天进步,我与女儿的PK赛也还在继续进行,就像生活中的各种PK一样,我愿与女儿一同成长,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创新中为女儿铺垫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