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程篇
——邂逅荷花
车窗外,高速路两旁是蓊郁的树木,一碧千里的农田。
接着出现了一洼洼的水塘,水塘的中央都安装着供氧装置,咕咕的冒着水柱,这应该是养鱼的鱼塘,也看到勤劳的渔民在水塘边上劳作着什么,水里没有一叶小舟,那鱼儿是如何看护的呢?
飞速的行驶,没有容的我仔细的追问,详尽的思考,就匆匆的划过了几十里,水塘的波纹在阳光下泛着的光仿佛还在晃我的眼——
忽然,我惊呼起来!
夹杂在水塘中忽然出现了一弯荷塘。接着是一片片的荷塘,那擎在水面上的荷叶异常的繁茂碧绿,偶尔亭亭的立着一株荷,清雅脱俗,这对于一个长至快四十岁的人就没有见过荷花的人来说是多么大的惊喜呀!
而我与荷花的感情却远远不止于此——
因为对荷花的喜爱,我给女儿起名为——若菡。希望自己的女儿如亭亭玉立的出水芙蓉,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女儿一定会成长为花中的君子,我坚信!
还因为我带着孩子在荷花课程之与荷生活过一段时间,一路走来,我们从《诗经》到《离骚》再到《古诗十九首》,我们从江南民歌到乐府民歌,从朴素自然如天籁一般的民歌中我们汲取着营养,在涵咏玩味中我们一路收获。
我们一路采撷一路吟唱,我们已经通身感染了诗词的芬芳荷花的味道。此时看到荷,我心中涌动的起止这些——
山有扶苏,隰有荷花。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想到江南民歌中的“莲叶何田田”,想到“接天莲叶无穷碧”,他们多好的描绘了莲叶的繁茂呀!
想到“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
想起我问孩子们“菊,花之隐逸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这三种花你喜爱哪一种?为什么呢?”
我们一起走进了“庄子老子的道”和“孔子孟子的儒”,一起在“逍遥自由快活”和“艰苦担当卓绝”中进行着自己的人生抉择。
我们一起轻吟着——我愿为莲,入泥三分,出水三分,只把临水的姿势,描画成纯洁的写意,于宁静中轻吟低唱,在淡泊中迎风摇曳,粉红,嫩白,一缕晨光,一束奇香,轻轻的一舞,淡淡的一笔,从唐诗宋词的意境中窈窕逸出。
李白说:“心如世上青莲色。”
孟郊说:“道证青莲心。”
白居易说:“似彼白莲花,在水不着水。”
我们一起说:“我们愿为莲!”
路边是树飞快的向后移去,我的思绪随着车窗外的莲叶的氤氲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