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那一年不曾走远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9-24 10:43:26 作者: rapoo

那一年,不曾走远

儿子今年读初三,已经站在了第二起跑线上。小小年纪的他,学习的劲头还可以,但有些孩子却把学习看得过于无所谓了,班里的学习气氛多少也影响着儿子。过星期时,他突然问我们:“爸爸,妈妈,你们初中三年级的生活是怎样的?”
于是我们这样对他说:
那一年,妈妈篇
那一年,如是今年,春、夏、秋连旱。旱的吃水都成了难题了,需要去深井里用辘轳绞水,然后,用牲口驼回家。
那时候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就是靠父亲从那几亩贫瘠山地里刨出来的,劳动工具自然是最原始,也是最得心应手的铁脚板儿和铁肩膀。山里的田地因为地势成就了怕旱不怕涝的特点,收成自然就成了靠天收,所以抗旱实际上就成了“看旱”。父亲是个急脾气,早起风急火燎的直奔田地,将近中午时分又灰头土脸的归来,往门口一蹲,忿忿地说一句:“估计今儿还没雨!”我们姊妹几个看着父亲的眼色,默默地低着头跟着叹息几声,就赶紧知趣的躲到了一边,唯恐惹恼了父亲。当时,我们家人是不少,但跟着父亲干活的却没有。因为姐姐在神读高三,哥哥升高中不成败北留了级,我刚刚踏入初三的门槛,而妹妹也跟着进入了小学毕业班,拿父亲的话说就是“一群中看不中用的吃才”。村里像我们同龄的孩子,多数都小学毕业就帮忙干活,而在我们家里却是不顶劳力用的学生孩儿,还得为上学而花不少钱。看着父亲脸上那满是如同干涸的田地里龟裂一样的皱纹,我们也开心不起来。周末放学回家大姐就领着我们几个抄起镰刀上山为我们家的骡子割草,为它备足一周的饲料。好让它吃的饱饱的有力气干活,从而为父亲分担忧愁。

眼看我们家地里的庄稼是没有指望了,父亲就只好没明没夜的赶着牲口运碱土去神挣钱。总是鸡子还没叫就去碱窑,点着煤油灯,用镢头挖碱,然后,从几米深的窑底用辘轳绞到平地,然后,再砸成小块,灌到长口袋里,让牲口驮到神的瓷厂卖掉。别人家总是女儿或儿子和其他的大人一块负责运碱,大人在家负责出碱料,可我们家却只有父亲一人,像一架机器一样转个不停,别人都早早的备好了第二天的碱料,可父亲却不能,总是伴着月色回了家。终于,生活压弯了他的腰,父亲还是憋不住了,过度的劳累让他说出了狠话,——“今年是你们每个人读书的最后一年,读不好书、考不上学,明年都统统回来帮我干活”。听到这句话时,我并不感觉意外,不是父亲狠心,确实是父亲太辛苦了。自知理亏的我们割起草来更加努力,一有空就帮父亲去碱窑干活。我自然是帮农时最努力的一个,更是存有一点点儿私心,因为我知道我是女孩儿,并且和哥哥同班,所以我极有可能成为牺牲的对象。每天我都早起一点儿、晚睡一会儿,多干些活儿,多看些书,虽然有时我也挺羡慕同龄人站在牲口背上的潇洒,羡慕他们用自己挣的钱买新衣服,但我并不想成为其中的一员。
那一年,我不再关心窗外是否还有蝉鸣,忘却了寒暑交接。我知道了生活的艰辛,我知道能够帮到自己的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于是乎,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进入了许昌师范读书,成为一名师范生。那时候师范学校学费低,上学期间还有生活补助,还是社会上的香饽饽。生活轨迹终于没有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方向,彻底摆脱了赶牲口的命运。

但,最终因为我考上了师范,哥哥上了县城的高中,而姐姐却因为失利而没考上大学而回了家。为了解除家庭的重担,为了我和哥哥,为了减轻父亲的劳累,最终选择了退学,直到现在,我和哥哥还一直感到愧疚,要不是因为我们,姐姐复考一年,一定会考上的!可姐姐却就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现在我还喜欢帮父亲干农活儿,可是它只能是作为一种生活的调剂。父亲老了,家里也早就不是靠田地吃饭了。但他依然还是闲不住,非要耕几亩薄田。我想也是我们回味当年生活的一种方式吧!回想过去,艰涩的生活也是一种财富,父亲的狠话也是催我们奋进的动力。现在的孩子们可能正是太过幸福了,不是主动的学习,而是父母非让上学,十分不情愿的上学和不让上学却渴求上学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

那一年我懂得了学习机会的不易,是靠自己把握的;那一年我做出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选择,是正确的;那一年累并快乐着,是成功的;那一年我懂得了父爱如山,是淳朴的。那一年,我15岁。

那一年,爸爸篇
那一年,追星族正风靡校园。男生和女生追得一般是歌星、影星,琼瑶热曾一度占据了少男少女的心,甚至于有早熟点儿男孩女孩曾尝试着人生中的那份所谓的感情,已经有了涩涩的追求者和被追求者。
家中我是独子,爷爷的娇惯和父亲的呵护让我从小就桀骜不驯。因为从小身体不好爱生病,我爱静不爱动,最大爱好就是一个人看书。我当时还是爱天马行空,喜欢背着儿伙伴们独来独往。只不过从爱读书发展到了痴迷读书,但我绝对可不是书呆子的那种。不然身后也不会总是有那么一群爱听故事的玩伴儿,后来他们都成了我球场上的啦啦队。不过,随着电视的普及,我又有了一个好玩处,电视让NBA走进了我的生活,NBA让乔丹成了偶像,我知道了,篮球玩的最好的不是我们的体育老师,原来“天外有天不是吹的”。乔丹的身姿令我眼花缭乱,甚至让我觉得篮球不是一项体育了,而是一门艺术。于是,篮球成了我的最爱,我个子虽小,但我灵活,苦练的结果使我有了我的特长——善变的速度和精准的投篮。几乎每天我都是筋疲力尽带着一身的尘土回到家里,父母那嗔怪的表情我看也不看倒头便睡,那一年令父母奇怪的是整整一个冬季我都是健健康康的没有生病,连我自己也奇怪。

可岁月无情,马上要面临升学了,没有节制的玩耍让校长开始为我头疼,虽然那时我们在球场是球友,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很好的朋友。但他丝毫没有给我面子,在集会时点名批评了我。班主任老头儿(我们那时候都那么叫他,一个老民办教师,书教的一般但很严谨的一个老师)找我谈话说了句让我很容易理解的话“人人都有梦想,但是也至少要给自己留个能够做梦的机会吧?”从他昏花的老眼里我仿佛读出来了“不要像我一样到现在还是个民办的,一事无成。”回头一想,我真的是浪费了好多的光阴了。要是我真的就此毕业了,我连能够打球玩乐的地方也没有了。如果我就此颓废,我会失去所有爱听我侃故事的玩伴儿,因为没有人喜欢空想家,大喷将。由此,球场上暂时没有了我的身影,我开始属于教室里来的早走的晚的那一批人。终于我没有被生活落下来,踏上了可以走上工作岗位的征途。
感谢!那一年,我终于有了可以继续做梦的空间。那一年,我没有迷茫,能够及时醒悟。那一年,我感谢我生命中所有的相遇者。那一年我十六岁。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