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想穿短袖的衣服,不想穿长袖的秋衣了。”大女儿坐在床边对爱人说。
“不行,早上有些冷!”爱人一边洗漱一边回答。
尽管已过了立夏,但清晨还有一丝的凉意。
“可是我们班的XXX和XXX穿的是短袖啊!而且这样洗脸时就不用挽袖子啦!”大女儿晓妍继续说着,小女儿在一旁静观事态的发展。
“其他的四十个小朋友呢?”我接过女儿的话茬问道。
“他们穿的是长袖衣服,可是有两个小朋友穿的是短袖衣服啊!”小女儿也在一边帮姐姐说话。言语间,她们自己已经穿好了短袖的汗衫。
“我们在外面再套一件厚衣服,中午天热了也不脱的。”虽然孩子们这样解释,我仍然不放心,担心孩子们玩起来时把外罩衣服脱了。如果冻感冒了,家长又该忙活啦!
“快把衣服换了,必须穿长袖的秋衣!”我不容置疑的说。
“凭什么呀?我偏不换!”大女儿瞪眼看着我,一脸的不耐烦。
孩子们五周岁以后,逆反心理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大女儿,有时候说话让我很尴尬。
怎么办呢?看着怒目而视的大女儿,我一时语塞。现在的任何言语都是徒劳的,我认为。
“晓悦,你穿上长袖的秋衣好吗?爸爸送你去幼儿园。”我转而哄起了小女儿,希望从她这里得到突破。
“可是姐姐呢?”小女儿一边换衣服一边问。
“她如果不换上长袖的衣服,就不让她去幼儿园了。”我故意大声的说,其实是让晓妍听的。
“凭什么呀?不用你管!”此时,大女儿晓妍仍然怒气冲冲的坐在沙发上。
“晓妍,你以后再用这种口气给爸爸、妈妈说话,小心修理你!你今天在家里待着吧,别去幼儿园啦!”面对女儿的执拗和顶撞,我也一时怒不可遏,但内心马上告诫自己:冷静!
母亲走过去劝起了大女儿。
“你爸爸也是担心着凉啊,小孩子要听家长的话才对。你爸爸是老师,年龄很大的学生还听他的呢!”
这时大女儿晓妍哭了起来,她也许是看我的态度很坚决,没有退让的余地,便在奶奶的帮助下,穿上了长袖的秋衣。女儿的脾气我了解,只要冷落她一会儿,很多事情都好解决。
有时孩子的执拗是一种表象,对于事情的正确处理方法,只需要家长多一些坚持。
爱人下楼发动车去了,客厅里只留下了我和母亲、两个女儿。大女儿坐在沙发上揉着眼睛,不时的瞟我一眼。
“爸爸,你原谅我吗?”她小声的在问。
“以后不许这样了,爸爸原谅你!”
两个女儿背着书包下楼去了,事情也得到了“平息”,但我的心却一时难平。因为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今天我处理的方法正确吗?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和提高呢?怎样才能更好的凝聚家庭教育的正能量?
我一边想着一边拿出了手机,给爱人发了一条短信:在教育孩子时,希望你与我保持一致,不要怕她们不高兴,只要是正确的我们就要坚持。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我觉得大女儿晓妍以后需要一位严格的教师来管理,而晓悦却需要一位慈祥的教师来教育,这也许就是因材施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