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杜绝错别字?——改中考卷子有感
今天改中考的卷子,其中“看拼音,写词语”一题中,“劳动”的“劳”,有个别学生写成了“旁”,或者秃宝盖下“无力有方”;“牵挂”的“牵”秃宝盖下面的“牛”跑了,来了一辆“车”;而“拔苗助长”的“拔”非要写成“拨水”的“拨”,很是具有共性。这是为什么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学生对于“劳、旁”和“拨、拔”分不清,一是每组的两个字是形近字,二者就像双胞胎一样,长得很相像,所以学生分不清;二是对于每组两个字的读音拿不准;三是对于字义理解得不到位。那么,怎样杜绝错别字的发生呢?这就要我们老师动脑筋、想办法、下功夫让学生能分辨清楚这些形近字。
我以前的做法有:一课堂上让学生理解汉字的义。如,“劳”就是“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的活动;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劳动”一般是要出力气的,所以,“劳”的下面为“力”。二是辨其形,“劳”的上面为“草字头”下面是“力”,一般是指田间劳作;而“旁边”的“旁”下边为“方”。三是在语境中识字,也就是初学生字时,给生字多扩词,以加深印象和学习运用。如,劳:劳劳动、功劳、劳保、劳军、劳苦、疲劳、汗马功劳、劳工、劳改、劳教、劳动节,等等;而“旁”:旁白、旁边、旁观、旁门、偏旁、旁听、旁证、旁门左道,等等。四是运用多种感官形象识字,如,给生字编字谜、动作识字、表演识字、小品识字、韵语识字等等。五是制作生字词卡片,做到卡片不离手,识字不离口,随时随地都要有识字的意识。六是多运用,及时复习、强化记忆。也就是学习生字之后,要让学生及时写写、读读、认认、用用,还要注意根据遗忘规律,多加听写,使学生记忆深刻。
总之,杜绝错别字的发生,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多动脑筋、想办法,使学生在快乐学习中,正确使用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