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先交代一下事情:
为了配合老师的教学要求,也为了让儿子在生活中能灵活运用学到的东西,不断的让他得到实践和巩固,我们全家可是用劲了办法。上楼加减台阶、逛街加减大树,甚至于吃饭的时候都让他算“爷爷吃了几个丸子,奶奶吃了几个丸子,妈妈吃了几个丸子,……全家共吃了多少丸子?”。并且,为了不让他觉得枯燥乏味而不断在提高兴趣,全家人都站在和他一样的起跑线上,又是计时又是比赛。还不断在给他封个头衔,什么“我们家的小小神算手”、“小小计算器”、“速算先锋”。这几天,他们学习人民币的认识,家里每个人给他东西的时候,都要先让他计算一下,通过了“买卖关”东西方能得手。儿子在鼓励和欲望的指引下,也算乐此不疲。这不,一场新的“交易会”开始了:
我的第二篇数学小日记:
————“交易”的乐趣
“吃饭了!”奶奶在厨房里喊了一声。妈妈就像炮弹一样从沙发上“发射”了出去,直奔厨房,边跑还边喊着:“卖饭卖饭了,想吃的快来买啊!”
爸爸也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到餐厅,看了看桌子上妈妈摆好的饭菜说:“老婆,我买一碗米饭,半盘儿青椒炒肉,外加半份西红柿炒鸡蛋,多少钱?”
妈妈微笑服务:“米饭一块五一碗,青椒炒肉三角钱一汤匙,西红柿炒蛋两角钱一汤匙,剁椒鱼头五角,京酱肉丝七角,要买多少,自己算好了,拿‘票儿’来。”
大家可能不知道,妈妈说的“票儿”是我们家自制的‘代餐卷儿’。就是全家每个人把自己要吃的饭算出来需要多少钱,写在一张小纸条上,交给妈妈就行了。这个算帐的小纸条儿就是“票儿”。
我赶紧找到我的彩绘纸,趴到餐桌上算了起来:
嗯,一碗米饭我吃不完,我要半碗,需要七角五分钱;先要六汤匙青椒炒肉,需要一元八角;两汤匙西红柿炒蛋,需要四角;京酱肉丝我要四勺需要二元八角。于是,我在我的“票儿”上这样写:
七角五分 + 一元八角 = 二元五角五分 + 四角 = 二元九角五分 + 二元八角 = 五元七角五分
我把写好的“票儿”交给妈妈。妈妈接过去看了看,笑着说:“好!你可以吃饭了!写多少盛多少不能多盛啊!不够的一会儿再交‘票儿’。”
我一看,爸爸正对我挤眉弄眼呢:“儿子,我的小神算,我算不出来,求求你帮帮爸爸吧,不然我没饭吃了!”
呵呵,我的“笨”爸爸!
给爸爸算完以后,又帮奶奶算了算。爷爷和妈妈的是他们自己算的,不过,妈妈说:“为了公平起见,我的计算需要找个人监督检查一下,这个任务交给李帅成同志了!”我帮妈妈检查了一遍,她也算对了,妈妈也吃上饭了。
注:为了儿子的日记更生动,妈妈做过修改,红字为妈妈添加的语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