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边让默默进行过“镶嵌式”仿写练习,就是借用一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把中间的段落换成自己的内容(具体内容参见博文《“镶嵌式”仿写练习》地址:http://blog.xxt.cn/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Id=1135729)。今天,默默又试着写了一篇,请大家指导。
安妮公主寻猫记
故事发生在一个没有猫的国家里。有一天,一个外国人到这个国家来旅游,他给国王带来一只可爱的小猫。国王把小猫送给了自己的女儿安妮公主。
安妮公主太喜欢这只小猫了,反正你就是用父亲给她的全部宝贝换她的小猫,她也肯定不乐意。可是一天晚上,小猫突然不见了。安妮公主特别伤心,呜呜的哭声惊动了整个王宫。国王非常着急,派人连夜上街张贴《寻猫布告》。
布告是这样写的:“安妮公主的小猫丢了,有谁捡到赶紧送来,奖黄金一万两。记住,小猫的特点是‘两耳朵尖尖,一身白衣衫’。”
第二天一早,卫兵报告说,有人带小猫领奖来了。国王高兴极了,连鞋都来不及穿就跑出了王宫。可是一看就傻了眼,原来面前这只“两耳朵尖尖,一身白衣衫”的动物不是小猫,而是一只小白兔。
不行,第一张布告没有把猫的特点说清楚。国王下令马上贴第二张《寻猫布告》,布告上写着:“记住,小猫的特点是‘长尾巴,上树快”。
布告刚贴出不一会儿,又有人带着小猫来领奖。国王一看,又错了!这个“长尾巴,上树快”的动物,原来是只松鼠。
安妮公主找不到心爱的小猫,饭也吃不下,两眼哭得又红又肿,正坐在镜子前发呆呢!忽然,窗外传来熟悉的声音——“喵!”啊,小猫出现在窗台上,安妮公主扑过去,紧紧地搂住小猫,快活地亲呀亲呀……
国王在一旁拍着脑瓜,自言自语道:“原来第一张、第二张布告都没有说清楚猫的特征,结果闹了大笑话。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喵喵’叫才是猫的特点啊!”
注:蓝字为原故事开头结尾,中间红字为默默仿写内容。
妈妈的话
这是今天中午午休之前,默默读的《感动女孩的公主故事》中的一篇文章。我一看,结构正好符合我前边对默默训练的“镶嵌式”仿写选择文章的特点——并列式结构。所以,我就让默默大致给我讲了讲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她搞清楚国王的告示贴出去后之所以人们把一些不是猫的动物当做猫,一是猫的特征介绍不清,二是布告上的描述正是猫和其他动物相像的地方,于是我启发默默看看猫的特征还和什么动物相像,于是就有了这篇小仿写练习作品。
小朋友,请你仔细想一想,除了默默写到的小兔子和松鼠,猫还和什么动物有相同的特征呢?拿起笔来试一试吧!
附:原文有关内容
1、国王第一次贴的告示是把小猫的特征描述成了“别看年纪小,胡子可不少”,结果有人把小山羊当成了小猫。
2、国王第二次贴的告示是把小猫的特征描述成了“大眼睛,会上树,还会捉老鼠”,结果有人把猫头鹰当成了小猫。
3、国王第三次贴的告示是直接画了一幅画,结果还是有人把老虎当成了小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