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明写物而实写人 构思别具匠心作文

发布时间: 2017-10-15 11:04:06 作者: rapoo

外界事物作用于我们的大脑,于是我们有了各种各样的思想意识,带着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再去看外界事物时,这些事物又都打上了我们思想感情的烙印,所以,我们不但可以以景物描写来衬托自己的感情,达到“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境界(如朱自清《荷塘月色》),而且可以巧妙构思,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某一个具体外物上,通过写这一外物而写自己,达到“明为写物,实则写人”的艺术效果。请看刘颖真同学的习作:

不不不哭

——“高三族”一感

在晚自习开始二十分钟后,我背着书包走出了教室。沉甸甸的书包在肩却没有像往常那样给我踏实的感觉,我只觉得它是我身体的一部分,与生俱来的一部分。

骑着车,我出了校门,可我心里知道,我可以逃出教室、逃出学校、逃回家、逃回到自己的房间,我也可以逃过老师、逃过同学、逃过父母,可我又如何逃得了自己的心!

一路下坡,我碰到的竟全是绿灯。真想什么也不想就这么蹬下去,一下又一下用力把黑夜和旁人的喧嚣蹬走。

我最终还是按照三年不变的路线到了家。撑了一路、撑了一天、撑了太久的我还是被父亲善意的问话弄哭了:

“吃饭了吗?”

“吃了。”

“别看电视了,去写作业吧。”

“不想写。”

“那就去睡觉。”

“不想睡。”

我和父亲这一天来的第一次对话就这样结束了。父亲没有任何表情地继续看着电视,我坐在那儿,哭了。因为我的生活的确是父亲眼中那简单的三件事,他没有错,只是长久以来我没意识到罢了。

布谷鸟的叫声响亮地回荡在耳边,未曾谋面的布谷鸟,你告诉我,你是否为自己不变的“布布布谷”感到过单调?这“布布布谷”是不是你们世代吟唱的不变的曲调?

“布布布谷、布布布谷、布布布谷——不不不哭。”

擦干眼泪,我才终于明白你叫的是“不不不哭”,我听你的,我不哭了。

手边的碗里放着红得发黑的樱桃,母亲说这是她吃剩的,给我留的。可我知道,这是母亲在刻意把发黄的吃下去后专门为我挑出来的。为什么,为什么父母们总是尽全力把他们所能提供的最好的给我们,而我们却只是把不想要的、干不了的、干砸了的东西或事一古脑儿甩给他们呢?

其实,他们知道我的单调,他们是在用成人的方式来告诉我:我要无声地忍耐下去。当初生的布谷鸟得知自己一辈子将只能有一种叫法时,它们的父母是不是就用那句“不不不哭”来安慰它们幼小的心?

面对明天,不不不哭!

高三单调的生活使作者不堪忍受,当作者为此哭泣时,听到了布谷鸟的叫声“布布布谷、布布布谷”,作者以己推鸟,“悟出”其叫声是“不不不哭”,最后又以鸟而写自己,“当初生的布谷鸟得知自己一辈子将只能有一种叫法时,它们的父母是不是就用那句‘不不不哭’来安慰它们幼小的心?”布谷鸟尚且能够以“不不不哭”来提醒自己,更何况人?所以文末作者激励自己“面对明天,不不不哭!”

统观全篇,文章构思精巧,明写布谷鸟而实写自己,写己写物交融,物我一体,精妙之极。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文中“我”与父亲对话的描写,看似平淡,实则高妙。在父亲眼里,“我”只有简单不过的三件事,内容“简单”,所以语言形式也就极其简洁。以语言形式的简洁表现“我”生活内容的单调,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实在是高明之笔。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