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静静地等待上课作文

发布时间: 2017-10-16 11:07:33 作者: rapoo

静静地等待上课

静静地等待上课,是我们新学期对师生的要求。

课前2分钟,音乐响起,师生昂首阔步去教室。

教师静静等待在门口,调整自己的情绪,让自信充满心房,让微笑写满脸庞,温情的目光像阳光一样,撒给天真可爱的孩子们。

值日班长快步走上讲堂,通过一问一答组织课前诵读活动。

“我自信!”

“我优秀!”

“我进步!”

“我成长!”

“我成功!”

“我快乐!”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一、二……”

这种约定的口令组织课堂,比声嘶力竭的吼叫管用。

一问一答中,说闲话的,做闲事的,正闲思的逐渐停下来,参与问答,参与《三字经》、《弟子规》以及经典诗词的诵读。诵读声压着嘈杂声,正气压着邪气。

一段美文诵完,学生从课间游戏的兴奋中,课前活动的懒散中,静下心来。随着值日班长一声“静息”,脚放平,身坐起,双手伏案,侧头静息,全体同学进入10秒钟的闭目养神状,气定神闲,进入一触即发的候课状态。

候课是一种优秀习惯。学生可以学会张弛一道,可以学会情绪控制之法。

如果没有候课,铃声响了,学生慢吞吞来到教室,找课本的,喝茶水的,说笑话的,逗着玩的……这些司空见惯的课前状态,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自由散漫的时候,人的智商是非常低下的。

而且,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既是对学生的,也是对教师的。如果老师进入教室了,学生我行我素,熟视无睹,就会破坏教师的上课情绪。进入教室,学生安安静静,起立问好,真诚而洪亮,教师情绪不免为之一振,受其影响,心境就好,心境好,文思如泉涌,滔滔不绝,智慧火花不断迸射,教学就会超水平发挥。

如果教师走进教室,学生如同没看见一样,乱糟糟,教师就难免有情绪,发火吧,不想,不发火吧,郁闷,教育的智慧被阻塞,打乱上课思路。更难受的是,火压了又压,好不容易停止了吵闹,刚要上课,一声报告,迟到了!停止讲课请他进来?一回头,忘讲到哪里了。不理学生只管讲?也知道很是不妥。这实在是很烦心的一将事情。

所以,抓好候课,是为了学生,更是为了老师。

如何形成候课习惯?

我们第一要明白的是:习惯需要的是训练而不是埋怨。

训练需要明理激情。所以,老师要首先给学生讲清楚,候课是尊敬老师的表现;候课是调控情绪的艺术;要讲“静生慧,躁塞智”的道理;讲人人都希望笑脸,笑脸需要互相感染;讲专心候课,其乐无穷……

态度决定行动,行动形成习惯。学生愿意这样做了,还要知道怎样做。首先,坐姿要规范。脚放平,身坐起,手放桌上,昂首挺胸,目视前方黑板中缝。其次,诵读要专注,声音底气要足,语调抑扬顿挫,入情入境忘我,中规中矩无杂念。然后,要重视诵读内容的选择。朗朗上口的,积极上进的,活泼欢快的,易诵易记的,大家熟知的,不断更新的。教师要了解学生喜欢读什么,应该读什么,然后,按记忆规律,复习和学习新的结合在一起,循序渐进。

为了训练学生,班主任要突击检查几次。反复要求,反复训练。

为了形成合力,任课教师要提前候课,既不要越厨代庖,过早进入教室,亲自组织,也不要不管不问,无视不守规矩的学生。

当我们能够静静地等待上课的时候,我们知道了尊重,我们学会了情绪控制,我们懂得了课堂分分秒秒的珍贵。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会学习,首先学会听课,学会听课,首先学会候课。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