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读书汇其实,最早开办读书汇,是为了让女儿多个玩伴儿,也是为了给孩子减压。看孩子们快乐的戏耍,大人们聊着育儿心得,也是一种享受。我们的线下读书汇就这样坚持了一年多。但是线下的总是有限制,受天气影响,人为的原因。我们的读书汇有时一个月一次,甚至更久。
建立微信读书群是得益于沛沛妈。沛沛妈建了个经典读书班,邀请我加入。我进了群却没有干实质性的东西,偶尔听听,孩子一副不感兴趣的样子,也不敢逼了。就这样听着听着竟忘了。就成了我偶尔听听他们的经验,看看他们的心得收获。
而女儿背《离骚》也快四个月了,效果嘛?可以说是一般。有时候需要提醒,能自己自觉的背,但是背完后边的,前边的忘记了。用她自己的话说“老背串”。我想还是记的不牢固的。这让我想起了沛沛妈的137记忆法。我为什么不试试呢,这样既加强了女儿的记忆,又提高了阅读的质量,还可以和同学们交流……这样一举多得。于是,我对女儿说,“恬恬,咱们的快乐阅读营也建了有一段时间了。要不咱们每天早上、中午、晚上把你们每天学过的英语啊、语文啊念一遍。也可以读故事、背古诗……你说行不行?”我的建议得到了老公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女儿的赞同。
第二天早上我六点起床(平时我们都是六点半起床),女儿也的起来了。“妈妈,我今天先背《离骚》吧。”女儿洗漱完毕坐在了书桌前,摊开了我们打印的《离骚》。“不行我得先念一遍,不然出错了就糗了。帝高阳之苗裔兮……”女儿的朗朗声传来了。我赶紧做饭去了,老公拿起了一本书陪着女儿。“嗯,我还要背一下今天的英语呢,对了语文还要预习一下。”女儿又开始计划自己的下一步任务了。快七点了,我让女儿停止了读书。群里是一点反应都没有。“我想可能大家都不知道,咱们没有提前说。再说没有人读,咱们就来个独角戏,绝不放弃。”我给女儿打气说。 中午我们还在吃饭,手机微信提示音传来了,我打开一看,是一条语音。原来是张琪张琳开始了讲成语故事。女儿加紧了吃饭的步伐,完后拿起手机开始交流去了。我们的群里只有六个人。因为不想不是志同道合的人加入,不喜欢发小广告什么的。所以我们的群是非诚勿扰的。孩子们还没有准备好,妈妈们开始在群里聊开了,也想让自己的孩子加入,不背古诗,就是念念语文,读读英语也好。有了家长的互动,再有家长的鼓励,还有孩子们的你追我赶的心里,群里,三个孩子念的更起劲了…… 到了晚上,王钒冰第一个出来了“……shenzhen is a big city……”我一听全部是英语。“恬恬,这是不是你们的课文?”我问女儿。“嗯,老师让背的。我也背一遍。”女儿不甘示弱的对着手机开始背了起来。群里竟出现了竞争的局面,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不行妈妈,他发音不准,我帮他纠正一下。
“女儿又背了一遍英语课文。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整个群里热闹起来。一会儿女儿的《离骚》又开始了,她要完成当天的任务。“我让张琪张琳在网上搜了《离骚》,可是她们念五句都困难,你竟然能把它背下来,真厉害!”琪琳妈妈发来了消息说。“张琳的普通话真好听!“谢朴汐妈妈夸到。”“我要让孩子想你们学习!”杜毅凡妈妈说。……孩子们得到了鼓励,更起劲了……
又一天早上,女儿积极的起来,自觉地开始了早诵,虽然还是一个人在唱独角戏,但是女儿的热情不减,而且读起来信心十足。
现在我们的群里已经有了14人,虽然响应的只有四五个,但我相信经过我们的感染,大家一定会行动起来的。
我知道“万事开头难”。不管怎样我一定陪女儿坚持下去。
我们的线上读书汇会一如既往的走下去。我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