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忽视了我们的眼睛
昨天遇到了一个朋友,闲聊中得知,她的孩子比遥遥大一岁却已经近视了,配戴眼镜已有一年。她总结原因是:第一爱看电视;第二长时间写字。由于孩子特别喜欢书法,已在书法班学了三年。每天回家除了作业之外,就是趴在桌子上写字帖。时间一长,眼睛就近视了。看得出她很是忧虑,孩子这么小就戴上了眼镜,以后还有漫长的求学之路,可怎么办呢?
听了她的话,我也说出了我的担心:随着遥遥自己看书的兴趣越来越浓,时间越来越长,我也开始担心他的视力,慢慢地想限制他读书的时间和数量。
谁知道,让一个孩子爱上阅读不容易,让一个已经爱上阅读的孩子停下来更不容易。
原本商量好的每次读书30分钟左右就要休息一下眼睛,做做眼保健操什么的,可是一旦看起书来,他就很难自觉控制。虽然有时姥姥不断的提醒他,可他都一边答应一边继续看书,眼睛怎么也不肯从书上挪开。几次都是被姥姥硬把书拿走,他躺在沙发上生一会儿闷气做为结束。
下班回来,姥姥悄悄地“汇报”了情况,让我又好气又好笑,同时也感到棘手。虽然眼睛的重要性,我跟他讲过很多次,可怎么才能让他自觉地爱护自己的眼睛呢?
晚饭后散步的时候,我问遥遥:“遥遥,想不想听故事呀?”
“想呀,快讲快讲。”遥遥立刻来了精神。
“古时候,有个深度近视的人。一天傍晚,他走到一个小树林迷路了,他四处张望。正好路边一块大石头上蹲着一只乌鸦,他还以为站着一个人呢,于是走过去对乌鸦说:‘请问,这是什么地方啊?’乌鸦当然没理他。于是他又更大声地问:‘请问这是哪儿啊?’结果,乌鸦被他吓得飞走了。于是这人气呼呼地说:‘哼,既然你不理我,我也不会告诉你,你的帽子被风吹跑了!’”
“哈哈哈……”遥遥听了大笑起来,“这人真傻啊。”
“他可不是傻,”我纠正道,“他只是看不清楚而已。”
“别人肯定会以为他是傻子,哈哈,妈妈,再讲一个呗。”遥遥还没听过瘾。
“嗯,好吧。”我还没把正式话题引出来呢,当然也就爽快地答应了,“还是这个近视的人搬了新家,想把全家福挂在墙上,他看到墙上有个钉子,就拿起照片往墙上挂,谁知镜框一下掉在地上摔碎了。原来那不是个钉子,而是个苍蝇飞走了。这个近视眼气坏了,四处一看,又看到墙上一个黑点,气呼呼地说:‘我打死你个臭苍蝇。’于是抬手就一巴掌,谁知他‘啊’地一声惨叫,原来他打的却是个钉子!”
“哈哈哈……这人怎么这么笨啊,哎哟,笑死我了。”遥遥这次笑得蹲在了地上,“后来呢?还有没有关于他的故事,再讲一个。”遥遥意犹未尽。
“还有最后一个,”我又继续讲了起来,“有一天这个人又迷路了,看到河里竖着一个牌子。他想:‘也许是个指路牌吧。’可是他看不清楚呀,于是就脱了鞋子趟水过去看,等他走进一看才发现牌子上写的是:‘此有鳄鱼,请勿下水’!”
“啊哈哈……”遥遥又一次大笑起来,然后问我:“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
“没有后来了,因为水里有鳄鱼……”停了下,我又说:“我说了这是最后一个故事了。”
“呃,其实……这人也怪可怜的。”遥遥忽然同情起那个人。
“是呀,只怪他的眼睛近视了,”我这才切入正题,慢慢地分析道:“第一次,他只是闹了笑话而已,最多别人说他傻。第二次,他也只受了点伤,最多养养伤。可这第三次,却是要了他的命。”
“那他为什么不配个眼镜呢?”遥遥马上开始帮故事里的人想起了办法。
“我说了他古时候的人嘛,那时候没有眼镜。”嘿嘿,我早想到了,“再说了,就算是戴了眼镜就没问题了吗?”我又补充道:“第一,不美观吧?戴久了眼睛容易变形。第二,不方便。比如你现在特别喜欢游泳,游泳的时候你戴着眼镜,你说方便吗?”
“不方便!那我就没办法戴泳镜了。”遥遥叫了起来。
“是啊,所以眼睛是我们最重要,又最脆弱的器官,如果我们不爱护它,一旦受损了就没法挽回,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次遥遥没有作声,不知道在想什么。过了一会儿,遥遥忽然说:“妈妈,我以后每次看一会儿书就做眼保健操,但是我怕我忘了时间,你让姥姥提醒我一下吧。”
“好呀,姥姥提醒你,你会不会又不高兴呀?”我故意问道。
“怎么会呢,姥姥是为我好嘛。”呵呵,看来遥遥这会儿脑子又清醒了。
于是回家后和遥遥商定,以后看书时间每30分钟左右休息一次,可以做眼保健操,也可以站在阳台上极目远眺(幸好现在住的楼层高,北边的阳台视野极好)。要是自己忘了时间,就由姥姥帮着监督提醒。
希望这些措施能帮助孩子减少近视的几率。
现在孩子似乎特别容易近视,而且近视的孩子也比我小时候多多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除了大环境之外,很多时候也是我们认识上的一种误区。不是有了正确的读书姿态、光线充足的环境就可以防止眼睛近视。近视,更重要的是以下几点的原因(找了一些资料,希望对大家也有所帮助):
原因之1.看近处的时候太多
在城市里,人们的视线大部分时间都在5 米以内,你根本无法跟孩子解释什么是地平线,因为根本就看不见!正是因为城市里视野不开阔,缺少可以提供给孩子极目远眺的环境,不需要用远视,所以,他的远视功能就会越来越弱。
原因之2.户外活动时间太少
现在的生活空间太狭小,孩子大多数时候都在室内活动,近距离用眼的时候很多,而孩子的眼睛适应性是很强的,它会自己调节去适应这个近距离。而且,在屋里的时候多了,看电视、玩电脑的机会也就增多了,如果再不注意距离、姿势,很容易让眼睛过度疲劳。 在户外,物体再怎么近,也要比屋里远。有研究证明,常在户外运动的孩子比不常出门的孩子更少患近视。
原因之3.以室内游戏为主
以前我们玩的什么?打陀螺,扔沙包,捉迷藏,滚铁环……总之,大多数都是户外的集体活动。户外活动时,眼睛会自动调节去看不同距离的东西,远近交替地用眼,使眼睛的睫状肌得到调节,不会感到疲劳。
而现在家长出于安全、方便等原因,多数情况下是让孩子在家里玩。即使约了小朋友一起玩,不是去他家就是在你家,还是以室内游戏为主。这样,孩子都在近距离用眼,眼睛的负担很重。
原因之4.灯光强弱不当
“灯光够不够亮?我担心灯光太暗了会影响孩子的视力。”我们一般都这么想。实际上,眼科专家认为,现在孩子看书、写字的灯光不是太暗,而是太亮了!过强的光线会使孩子的眼睛很容易感到疲劳。孩子需要的是柔和的光,而且要保证光线来自于孩子的左前方。所以,晚上孩子看书、写字时,可选择能调节明暗度的灯,将亮度调到柔和为准。
原因之5.图书纸张、印刷太“讲究”
越来越精美的印刷、越来越讲究的纸张,使童书越来越具观赏性了。不过,这些精美的图书也有可能伤害到孩子的眼睛呢。铜版纸反光太强,晚上感觉尤其明显,直晃眼睛。这种晃眼的光医学上叫眩光,它使得你要看的东西更不清楚,眼睛更容易疲劳。
原因之6.配眼镜太随意
给睫状肌散瞳验光是让孩子眼睛的睫状肌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这样才能查出孩子视力不好的原因,到底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是远视还是散光。常规的散瞳验光需要一周时间才能恢复自由阅读。性急的家长往往会选择快速散瞳剂。但快速散瞳时,孩子的睫状肌只是处于不充分麻痹状态,并不是完全放松,这时候得出的检查结果并不准确,有可能会给孩子配了比实际度数要高的近视眼镜。这样,孩子的近视就会向更深的度数发展。
原因之7.近视眼镜度数太高
你希望孩子配眼睛后视力能达到多少? 1.5 ? 1.2 ? 很多家长和孩子都这么要求。是啊,配完眼镜才看到0.8、1.0,那怎么行?不过,有经验的大夫还真不会给你的孩子这么配。他会先问问孩子上课坐在什么位置,如果坐在第一、二排,矫正视力达到0.8 左右就行。即使坐在后排,配上眼镜后能看到1.0就行了, 绝对不给配1.2 以上的。这样,他的近视程度不会增高,或者增高得很慢。反之,如果一配眼镜就要能看远到1.2、1.5,并且用这副眼镜看书写字,他明年的眼镜度数肯定要明显增高。
看来近视的形成原因很多,既有我们自身的原因,也有大环境的原因。但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从此不让孩子看电视、看书;也不能放任自流,让孩子总是在近距离用眼。我们要尽量引导孩子注意和爱护自己的眼睛,除了劳逸结合地放松眼睛、做眼保健操、还要尽可能的极目远眺。面对繁重的课业和炫目的多媒体世界,就算不能完全避免视力下降,但至少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它吧。千万别忽视了我们的眼睛,毕竟它是我们心灵最明亮的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