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我教默默“的、地、得”(还编了顺口溜

发布时间: 2017-10-27 10:40:37 作者: rapoo

默默在写作业尤其是造句或者写作文的时候,经常这样问我:“妈妈,这句话里该用哪个de?”

我知道这又是她对三个词“的地得”分不清了。其实以前她是没有这个概念的,只要出现这个音,她一律用“的”字代替,有时我看出来她写得不对,但是觉得她理解不了,讲了也没有用,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后来随着她学的字越来越多,我就简单地给她说该用哪个,也没有讲具体的用法。

而昨天的语文作业中,我发现有这样一道题:

在下列的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词语。

唱得( ) 听得( ) 读得( )

写得( ) 画得( ) 做得( )

以前我总以为一年级的孩子不用把这三个词分得很清,可是现在的题目虽说是让填写其他的词语,但明明考查的就是“得”的用法呀,我觉得我不能坐视不管了,时机已经成熟,就讲讲“的地得”的用法吧。

母女关于“的地得”的对话开始了——

“默默,妈妈先告诉你三句话,每一句中都有一个‘de’,你看看‘de’后的词语有什么特点啊。”

我说的三个句子是:

1、我的铅笔。

2、妈妈的书。

3、爸爸的篮球。

“告诉妈妈,这三个句子的‘的’字后边的词语都有什么特点?”

“都是我们三个的‘东西’!”她很自信地张口就来,而且还特意加重了“东西”的音量。

“对了,那么这三句中的‘de’该用哪个呢?”

“当然是用‘白勺的’。”这个应该难不住她,因为这个是用得最多的,但是我要她懂得规律性的知识:“你能给妈妈说说什么样的词语前边才用白勺的吗?”

“就是表示什么东西的词语前边。”

“对,一般是表示事物的名称的词语前边用‘白勺的’。”我没有说出名词的概念,怕加重她的负担。

“妈妈再给你说三个带‘de’的句子,你听后告诉妈妈这三个de后边的词语有什么特点。”

我说的三个句子是:

1、我小心地削铅笔。

2、妈妈专心地读书。

3、爸爸高兴地打篮球。

我说完句子,默默的答案马上就来了;
“这个我们考过,是表示动作的词语。”经她一提醒,我也想起来了,第一次单元测试,卷子上有一道题就是让找动词的,当时因为不懂动词,默默还失分了。

“对,妈妈告诉你啊,表示动作的词语前边的‘de’是土也地。”同样没说出来动词的概念。

“妈妈再给你说三个句子,分别有‘de’,这次你看它后边的词语有什么特点。”

我的三个句子是:

1、我把铅笔削得尖尖的。

2、妈妈读得很好听。

3、爸爸打篮球打得真棒。

“尖尖的……很好听……真棒……”这次默默有点卡壳了,嘴里在不住地念叨着,“妈妈,是不是都是表示干事干得怎么样的呀?”这次可是不自信了。但是特点还是说出来了。我趁机表扬:

“完全正确,就是这样的,妈妈告诉你,这三句话中的de就用双人得,说明干事情干得怎么样的时候,前边就用‘双人得’。”

三种用法都分析完之后,默默大概知道了什么情况下该用哪一个,我们母女俩还即兴编了一个小顺口溜:

白勺“的”后是“什么”(即带名词),

土也“地”后带“动作”(即跟动词),

双人“得”后看“效果”(表示怎么样)。

其实默默现在只是初步了解了这三个词的区别,具体运用的过程中肯定还会搞混,我知道孩子学习任何知识都不会一下就掌握得很牢固的,但是有了这个小顺口溜做基础,再加上不断的练习,我相信孩子会分清的。

说明:我和默默只是从一个一年级孩子的角度简单的说了说这三个助词的区别,其实它们还有很多的用法,考虑到默默的接受能力就没有说。朋友们别挑我的刺儿啊!

附:默默填的作业答案

唱得(动听)听得(入了迷)读得(认真)

写得(漂亮)画得(美)做得(好)

读书人网 >一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