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图当做剧本写
(作文两地书⑧)
【龙龙来信】
小城老师:
真不好意思又打扰老师。上周我们写了看图作文,没想到只得了30分(满分100),这糗可大了。要知道,我小学二年级就学过看图作文的呀,我也最喜欢写看图作文,看一幅图,表一幅意,多简单的事啊!可是,这次栽跟头了。老师指着我的作文说:“记叙文是展开形象的,你怎么只是照抄图中的对话,概括图片的意思呢?”我感到很委屈,过去我们就是这样写看图作文的,如果说这样写是失败的,那我们小时候的看图作文不就白学了吗?真是有点想不通!
小城老师,到底看图作文应该怎样写呢?您是作文指导专家,敬请您给我指点迷津。
您的学生 龙龙
5月23日
【小城说雨的回信】
龙龙:
首先,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二年级学习的看图作文方法,并没有过时。只是,二年级的看图作文起点低,只要求说明图片的大致内容。而到了高年级,教材里安排的看图作文训练少了,可是,写作要求与低年级时相比就高了许多。这里的“高”,指“高”在了表述上。凡是记叙性的看图作文,到了高年级,需要表达的形象化和故事性,需要我们看着图片讲述出一个生动的故事出来,而不能再局限于枯燥地解说图片内容了。你的失分,原因应该出在这里。
接下来牵涉到一个问题:记叙性看图作文应该怎样写呢?
我给你介绍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把图当做剧本写。
一、图与写作是什么关系?
图和写作的相同点:都是对生活片段的艺术加工,都是展示情景、表达感情的。不同点是:表达的方式不同,图用的是线条,写作用的是文字。虽然二者的对象都取材于生活,可是看图作文提供的写作对象是图,如果不以图为对象去写,当然就会失分;如果以图为对象,只是照抄原图对话或简单解释图面内容,这种不触景生情而写出的文章,也难以得高分。
二、怎样把图当做剧本写?
我们不必把图当做写作的对象,而应该把图看做剧本,把每一幅画面当做替你设计好的一个情节(故事)。我们只需请演员来表演这个剧本里的故事就行了。我们以小学5年级学生连秋硕的看图作文《“考试”》为例,来看看怎样通过剧本(图画)来表演故事。
小作者先根据“剧本”请来了演员:晓明和珍珍。接下来演员就粉墨登场表演了。
“考 试”
晓明和珍珍一直是最好的同桌。晓明平时爱贪玩,不把学习当回事,上课还常常分心,有时甚至玩得忘了作业。为这事,珍珍没少劝说他。这天月考,晓明可抓了瞎。看着数学测试题,他那打游戏的激情,现在都变成了无奈。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晓明看着空白的卷子,恨不得把答案从后脑勺里抓出来。可是,挠破头皮也没辙啊。
【文章先简要介绍二人的关系和晓明的状况,为下面的故事发展做了必要的铺垫。而后,进入故事,晓明为做不出题抓耳挠腮。这里小作者调动了自己的生活体验,所以“表演”就显得真实、生动形象,而且到位。】
“惨了惨了,这眼瞅着就要交卷了,我可不能抱个大鸭蛋回家,要不我的屁股就要遭罪了,咋办,咋办……有了!”晓明使出了杀手锏。他注意到老师正低头摆弄着手机,就轻轻地用胳膊肘碰了碰珍珍,并向她使了个眼色,示意她把卷子挪一挪,好借机看看珍珍的答案。可珍珍只是抬头看了他一眼,把卷子捂得紧紧地,并对他摇了摇头。
【故事的主要情节是:晓明由答不出题而产生偷看的心理活动,并使眼色让珍珍出手相助,以便“参考”一下珍珍的试卷答案,可是珍珍没有答应。这里用细节描写演绎了图画这个“剧本”。】
晓明气急败坏,但由于老师在场,他忍住了怒火,只好胡乱画了几笔,就匆匆交卷了。
一下课,晓明看周围没人,就责怪珍珍:“抄你几道题有那么难吗?你想想:被同学欺负时,是谁保护你?竞选班长,那关键的一票是谁投给你的……”
“这些我都知道,但你也不能弄虚作假呀!你本来很聪明,为什么要做些自欺欺人的事呢?你要争气的话,就靠自己的实力,拿一个好成绩来!”珍珍泪眼汪汪地说。
“哼!别以为就你优秀!”左晓明气愤地扭过头去。他心里暗暗地说:“走着瞧!”
【这部分对画面有必要的补充,以语言描写为主,更像剧本里的对白,它的作用是推动情节的发展,和第三幅图的作用是一致的。】
一晃一周就过去了。星期天,下起了大雨,晓明正在家一头雾水地看着老师布置的作业,突然,一阵敲门声打破了宁静,原来是珍珍来了。她把雨伞放到门后,微笑着说:“我是来帮你补课的,不欢迎吗?”
倔强的晓明正打算说:“不用你管”,可这话还没说出口,两行泪水就不争气地流了出来…… (连秋硕)
【这是故事的结局,也吻合了图画的内容,甚至连图中细枝末节的“星期日”、“雨伞”,小作者都注意到了。不只如此,小作者还在结尾为我们做了适当的文字留白,阅读时便有了较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纵观全文,我们会发现,整个故事情节是完整的,合乎情理的,就像四幕小话剧,一环扣着一环地发展。这些不是靠概括图意,而是靠合理的想象,靠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表演,于是,这篇看图作文就精彩起来了。
三、看图作文要注意什么?
有一则谜语:“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谜底是“山水画”。画面上有山有水有花有鸟,也有各种色彩,但没有声音,是静止不动的。而看图写记叙文,则要求我们把图上的画面由“静”变“动”,由“无声”变“有声”,由“平面”变“立体”,也就是说,要借助图画提供的形象,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再创造,要把图上的人物写活,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我们的任务就是,根据画面上提供的内容,由图上的事物联想到自己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物,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合理的联想,巧设比喻,拓展延伸,把事物前后的情况与画面上的情况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生动的故事。
因为图是独立不连贯的,在展开合理的想象时,应根据画面的写作需要,对图进行必要的补充。如《“考试”》中的“晓明气急败坏,但由于老师在场,他忍住了怒火,只好胡乱画了几笔,就匆匆交卷了”,就属于补充的画面。正是这些贴近生活的想象,才使文章的内容严密和丰富起来。
龙龙,关于看图写记叙文的问题,我先谈到这里。有什么问题,你可以随时询问。
祝你开心、进步!
你的大朋友 小城说雨
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