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温馨的家是天使飞翔的起点作文

发布时间: 2017-10-28 11:21:30 作者: rapoo

孩子是上天送给我们的天使,天是因爱而生,没有了爱,天使就失去了翅膀。

——题记

小时候的记忆里,家是是一个很温馨的地方,尤其是农村的家。早晨,随着曙光和妈妈叮叮当当的锅碗瓢盆交响曲睁开朦胧的睡眼,又在妈妈的催促声中踏上上学的路。中午,被饭菜的香味牵着回到那个小小的窝,端起饭碗坐在门口的小石头墩上一边唠嗑一边香喷喷的吃着饭。晚上,没有电视,早早的熄了灯,在黑暗中听大人们有一句没一句的闲扯,渐渐的沉入梦乡。家是一个让人安心的地方。

现在的家比以前漂亮了,坚固了,可是变成了一个空巢,没有人,还叫家吗?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新名词——留守儿童,也就是在一些贫困地区,由于父母双双出外打工,只能由年迈的爷爷奶奶带着或寄养在别人家年幼的孩子。可是我认为,留守儿童不仅仅出现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里,甚至一些富裕的家庭同样也出现了大量类似的情况。

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带给成年人更大的生活压力,很多家长因工作无暇照顾自己的孩子。早上来不及做早饭是很正常的,中午干脆不回家,晚上回到家以后已经夜色阑珊,有时候,孩子们已经入睡了,社会上各种形式的“午托班”,“托教班”应运而生,家庭成员之间几乎没有沟通,更别谈什么家庭教育了。

我曾经做过一次家访,原因是我几次三番的叫家长,孩子都说家长不在家。于是我特意选择了中午正吃饭的时候到他家搞了一次突击。门敲开了,家里装修豪华,各种电器一应俱全,可是只有孩子在家,正在煮方便面。经过了解,孩子的父亲做建筑生意,长年累月不在家,母亲在工地帮忙,一周回来一次,还有一个小妹妹在幼儿园全托,两周接一次。不知怎的,心里面有点酸,他连初中还没毕业呀,家在他的心目中,会是什么样的呢?后来我在班里做了一次调查,我们班50名学生中,有45名学生的家长是做生意,或者在工厂三班倒。他们的吃饭问题基本是在外面解决的,和家长见面的时间很少,还有一些孩子在午托班。他们共同的特征是学习成绩差,喜欢上网吧,花钱散漫,有一部分同学甚至经常性的不回家。可是,能只怪孩子么?

古老的《三字经》告诉我们“养不教,父之过”。法国著名的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在他的教育学专著《爱弥儿》第一卷中也用了大量篇幅论述了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他说:“不能借口贫困、工作或人的尊敬而免除亲自教养孩子的责任。”

我们现在再看看一些发达国家对家庭教育的态度吧(我不是专家,没有进行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和信息采集,我是从一些文艺作品中搜集有关内容的)。在著名小说《简爱》中,简爱的童年生活因为父母双亡是不快乐的,而作者对寄宿学校的态度是否定的。影片《音乐之声》同样表达了对寄宿学校的不赞成。现代美国电影《克莱默夫妇》则真实地反映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及当代美国人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克莱默因为工作忙而失去了妻子,当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他宁愿牺牲自己的工作也要带着自己的孩子。影片《真实的谎言》中,男主人公因为工作繁忙忽视了家庭,结果妻子去寻求刺激,女儿偷自己家的钱,交男朋友。等等。这些内容也许不是作品反映的主题,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却从中看到了现实生活的影子。美国家庭喜剧片《成长的烦恼》更针对家庭教育揭示问题,提出警告。

现代社会中,发达国家的很多家庭都选择了夫妇一方上班,一方做专职家庭妇女。像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婚后就做了专职的太太。在美国甚至有法律规定:不能让12岁以下儿童单独呆在家里(《广场空荡荡》)。这和我国古代“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生活方式是一致的。

当然,妈妈在家当专职的家庭妇女不是说要盯着孩子学多少东西,,那是老师的工作。最重要的是有人在家给孩子营造一种温馨的家庭环境,和谐的家庭气氛,这都是爱的表达,它将对孩子的道德观,家庭责任感,生活习惯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是无可替代的。

经济条件固然重要,可千万别因为经济而放弃了孩子!当然,这是一个社会问题,可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必须要克服种种困难,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让天使飞翔!

读书人网 >六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