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朗读和默读 带学生读书(六)作文

发布时间: 2017-10-29 10:50:34 作者: rapoo

朗读和默读

——带学生读书(六)

果然,晚自习前朗读的内容换成了《奇风岁月》,选择长篇小说朗读给同学们听是在班级里的新的尝试。小说的内容也符合同学们的口味,看那种状态,应该是被吸引了。

五分钟朗读放在晚自习前,有读书引领的要求,也是班级管理的需要。学习了一整天,到这个时候,同学们比较疲惫,也比较浮躁,不能完全静下心来投入晚自习的学习,自习课效率低,纪律变差。原来是用这五分钟时间由值日班长进行一天的总结,表扬优秀,批评后进,以期给同学们进行提醒,但时间长了,这种点评就无法引起同学们的重视,起不到原来设想的“震慑”作用,实际上,这是“堵”的方法。大家都知道,“堵”不如“疏”,能让学生在比较放松的环境里听一些有吸引力的故事,注意力会重新集中起来,浮躁的心也能因此沉静下来,晚自习的效率会提高很多。

当然,此举更重要的还在于朗读故事本身。我要求朗读者能够选取优秀小说作为朗读内容,并且故事要有连续性,如果学生听了今天的朗读还渴盼明天的朗读,就达到了要求。我相信,朗读者会因此而更加用心筛选内容,这从客观上提升了他读书的用心度,同时同时,他的朗读技巧也会同时有所提升。朗读者的收获满满,听众(同学们)则有可能因此认识一本新书或重新认识曾经读过的一本书,让书的内容更加深刻的留在记忆中。

这种朗读作为学生读书的一部分,是很重要的。另外,学生还需要更多的阅读训练,《朗读手册》中提到“持续默读”的概念,我试着采用这种方法。

每周五的语文课都是班级固定的阅读时间。隔几个星期,我会从图书馆借书给学生,人手一本,比如这次借来的是《西游记》的上册。但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读这本书,所以,学生自己手中也有不错的书。这样,周五阅读之前,学生就准备好了要读的书。我对他们的要求是:不标注,不停顿,不写笔记,确保阅读的持续性。这样,一节课的效率会提高很多。

读书而言,仅仅是每周一节语文课是远远不够的。还有大量的时间掌握在学生手中,饭前饭后,午休前后,课间,自习课上。提到自习课,从作业的完成情况看,学生分配时间比较合理,所以我从来没有自习课限制读书的要求。

时间一天天过去,学生手中的书越发丰富起来。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