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都喜欢告状,本来一丁点的事情孩子不依不饶,因为在孩子心里这就是大事情,作为家长我们处理起来也要慎之又慎了。这不,我儿子又来打官司了。
敲门告状
晚自习第二节,儿子在教室外敲门,泪流满面,问及原因,说是哥哥打他了,对于孩子间的矛盾我已经习惯了,就想着随便安慰几句让他回家,没想到儿子不依,非要我断清这个官司,正上课我很无奈。
“哥哥拿什么打你了?”我帮儿子擦去眼泪问道。
“拿嘴!”儿子气愤地说。
“开什么玩笑,”我觉得太可笑了,嘴巴怎么会打人呢?我第一次听到这么个新词。
“妈妈,你回去批评他,我快气死了。”儿子又一次眼泪哗哗的。看来这一次和往常不同,儿子真的是委屈极了。
“行,我回家非教训他不可,不过,告状得写一个状子,你回家去写好,妈妈就像包公升堂一样帮你打官司,怎样?”我想先用个缓兵之计,毕竟还没有下课。
儿子觉得也有道理,想了想就同意了。
写状子
本想着儿子回到家就睡了,小孩子嘛,一会就忘记了,谁知这次他可是认真了,还真的就写好了。
我的状子
今天哥哥用“嘴”打了我,我很伤心,因为我有个题不会,我问哥哥,哥哥不教我,还批评我,让我抄一百遍,还不让我睡觉。我很生气,我觉得哥哥这样做不对,他就应该教教我,不能用嘴打我,我恨哥哥。我想让他回他家去上学,不让他在我们家这上了。
接状子——想私了不容易
下自习我赶紧回家了,这家伙还在等我,不过眼泪没有了,哥哥(我外甥)早已经回寝室睡去了。我觉得这个官司还真是非接不可了。
我还是想安慰几句把儿子的情绪平了得了,毕竟是孩子们的矛盾,伤害谁都不合适。
“哥哥说你几句有什么呢?不至于这样吧。”我小心的劝。
“不行,他那样做就是不对。”儿子很生气了。
“哥哥不教你是不对,咱就不和他一般见识了。”我抱着他说。
“哼!每次你都批评我,都原谅哥哥,你偏心,他又不是你儿子。”估计这是最大的筹码,父母应该向着自己的孩子才对。
“你看,哥哥正在咱这里上学,他妈妈不在身边,哥哥多可怜,你就体谅一下吧。”我想儿子是善良的。
“不行,那他回他家上学不得了,为什么非要在这里上?”谁再说小孩不懂事,我就跟谁急,看!这脑筋。
说实在的,外甥在这里上学我也很累,这家伙不听话,都是一个孩子,谁也不让谁,而且外甥每次干什么都得和弟弟平均分配,记得最清的就是分瓜子,十一个瓜子分到最后打起来了,因为多一个,都想夺取。儿子开始的时候总是让,可每次都是他吃亏,也就学会了争理。
而这次就让儿子得了一个大理。他能放手吗?看来想私了真不容易。
升堂
今天,我决定正式的升堂打这场官司了。
法官:栋梁妈妈=张昊大姨妈
原告:李栋梁,现年7.5岁,二年级。
被告:张昊, 现年11岁,六年级。
状告理由:被告张昊没有履行辅导原告李栋梁的职责,而且还恐吓原告,使原告身心受到伤害。
审案过程:
法官请被告陈诉理由——
我弟弟问我题,我不能告诉他,告诉他不就告诉他答案了吗?我就让他想,我怕他不想,就告诉他让他抄一百遍,晚上不让他睡觉。(我晕!这是什么逻辑)我觉得这种方法很合适他,我认为自己没有错!
法官请原告叙述——
我两个字不会写,你不给我写,我怎么完成作业呢?我也没带字典,我哥哥就是想玩电脑,不想管我。
“什么?玩电脑?”我立刻就生气了,“我让你们一起写作业,学习一个小时再玩,原来你什么也没干呀。”我对着外甥一顿批。
“就是,我哥哥什么也不学,就知道玩。”儿子这一句话起到了很好的火上浇油的作用。接下来我终于找到了狠批外甥的借口了。
“跑题了,不要转移话题。我就知道你想转移话题来批评我,太阴险了。”外甥的话险些让我晕倒。
“那你批评弟弟是不对的。”
“我说他几句怎么了?有没有打他!男子汉大丈夫就知道哭,丢人。”
“你打我了,用嘴打了。”
“用嘴怎么打你?胡说八道吧你。”
“你嘴巴的话打到了我耳朵上,耳朵又跑到我肚子里,又打到了我心脏,我疼哭了。”儿子好像是哲学家。
宣判无效了
“好,本法官认为,你作为哥哥不应该一味地批评弟弟,要帮助他,你这次做的不对,判你败诉,给弟弟赔礼道歉。”
“我不服!”外甥喊道,“我要上诉”
“去吧!外面有棵大柳树,看你能不能上去。”儿子的话让我们哈哈大笑,顿时不愉快忘记了。
“走,去上树,你们两个比赛一下,看谁爬得快。”我灵机一动说。
于是,外甥在上面,儿子在下面,一个向上拉,一个使劲往上爬。
“还打不打官司了?官司还没打完呢?”我喊道,“快下来,咱们继续打。”
“没空”外甥喊。
“不打了”儿子说。
刚好,我正想歇会,宣判无效了,一场官司风波结束了。
【妈妈反思——
嘴巴打人,儿子给我上了一堂教育课,让我明白了语言的伤害比肢体的伤害更重;强制执行,外甥给我一个警示,很多时候我们总是用批评来代替帮助,于是,孩子也学会了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待他人。自我反思,真正的败诉者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