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丰盈生命!
鲁迅先生曾说过: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去挤,总是有的。的确,我们的手像沙漏,时间慢慢地从我们的手中漏掉,而我们却茫茫然转圈,还总感叹:想做什么什么事,可没有时间啊!我想说的是:不是我们没时间,而是我们没有善待手中零碎的时间,让他们得意地从我们手中偷偷溜走。看看博客圈中的“小鸟妈妈”的充实生活,人家还绣十字绣,还看博写博,还照顾老人,还能织毛衣,我猜想人家私底下肯定藏书丰盛,阅读精心,要不,怎么会有那么高的才华、那么流畅的文笔?生活充实,有条不紊,这是人家的能力,真得向她好好学习。
每天的零碎时间,我们何不把它串联起来,用一本书,哪怕是一次读它一页,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一周、一月、一年、甚至几年后的收获也是让我们不可估量的。何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内在气质的提升、语言表达的提高、分析处事能力的改变都是我们阅读的最大收获啊!
积攒零碎时间,用阅读丰盈我们的生命,这应该是我们每个人所应该做的。作为一个老师,我更应该把阅读融入自己的生活,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再转化为能力,让自己的工作更得心应手。
阅读,精彩自己的课堂。作为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如果只是拿着课本干巴巴地讲课本知识,想必学生也是昏昏欲睡,效果不佳。可如果我们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了,学生想去听,想明白,那不就成功了一半了吗?比如我们在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时,学生对李大钊根本不熟悉,只知道他是共产党员,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对文中李大钊面对敌人的表现却理解不深刻。于是我把自己读到的有关李大钊被捕后受到的严刑拷打、及当时报纸上对他的评价给学生们讲了出来,讲到敌人用竹签串指甲花、又生生地把指甲给剥掉,同学们皱着眉,咬着牙,那情形是对敌人恨之入骨,同时,对李大钊先生的大无畏的革命气概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当然这节课同学们听得也非常认真。
阅读,影响自己的教育。作为老师,如果不懂得点儿教育艺术,那也可以算是教育上的“文盲”。因为学生是个性鲜明、有思想、有头脑的人,需要的是引导改变,而不是强制执行。教育艺术从哪里来?当然是从别人的丰富经验总结而来,我们可以少走弯路,去阅读,去学习,把别人的经验拿来,让自己的教育更符合教育规律。当我初踏上讲台时,不懂这些,对学生没少下功夫,可学生不领情,不听不说,还故意对着干。怎么办,我读起了教育专著:《教师教学艺术》、《教育教学一百个案例》、《做最好的老师》、《漫步教师心灵》……虽然开始有点硬着头皮读的感觉,可用用上面的方法,确实有效,也就习惯性地从书里找方法了。什么谈心法、公平法、自主法、还有爱的方法……总之,从中受益匪浅,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很有利。慢慢地也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做笔记的习惯。
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为我们排忧解难;
书,是我们的指路明灯,为我们照亮方向。
拿起书本,浮躁的心境会瞬间安静;读起文字,让我们的心在安静中变得深邃。是啊,让书化作淙淙溪流,用它来净化我们的心灵,来滋润我们的心田,让我们的心中沃野千里,让我们的生命因书而更加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