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孩子自由行
我是一名教师,每年有寒暑假的休息调整时间,需要我去开阔视野,积淀感悟;我是一位妈妈,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为她创造各种各样的条件去认识、去发现……这一切,让我爱上了自由行,确切的说,是带上孩子的自由行。孩子五岁半了,我们一起去过北京、上海、西安,去过青岛、威海,刚刚又去了福建土楼、厦门和香港。有人会说:自由行,该多累呀!带上孩子,怎么受得了?身体的劳累是会有的,但每一次旅行,孩子都会带给我成长的喜悦,带给我心灵的震撼,这带给我的快乐却会有几天。所以,那点劳累又算得了什么呢?
带上孩子自由行,一起学会统筹计划。自由行,没有现成的旅游路线,没有直达的旅游巴士,一点一滴都要自己操心。自由行中,遇上需要决策的事情,我们总要叫上孩子,让她参与计划,参与安排,甚至上车、上船的票就是我们站在一边让她去购买。不知不觉中,孩子就学会了做事有计划,选择最重要的事来做。就拿这次出行来说吧!在香港时孩子贪恋迪士尼公园出来晚了,入关道路不熟耽误了不少时间。结果从深圳湾进关,离火车开车只剩四十分钟了。怎办?此时,孩子自己说:“我们赶快去火车站吧!这是最重要的呀!”赶到车站,只剩5分钟,“我就上车吃点方便面吧!”做事的重点孩子一下就抓准了,更为孩子的懂事感动:她早在上迪士尼地铁专线就喊饿了,匆忙中竟没有一点时间来买吃的。
带上孩子自由行,一起放松心情。自由行,时间尽在自己的掌握中:我们可以在海边呆上一个下午,只为孩子对浪花舔脚丫的浓浓兴趣;我们一大早就到海边,只为孩子想坐在海边读书、想在海边滚椰子;我们可以在傍晚流连在城市的闹市区,只为孩子选择她喜爱的纸和笔;我们可以在鱼丸铺的小吃店呆上好一会儿,只为孩子想看看叔叔怎样调制那杯杯美味佳肴……这自由,让我们随处都能找到家的感觉,让我们随处都随心所欲:在威海的海边,我们徐徐踱步,让海风尽情吹散我们的头发;在黄埔江边,我们追逐嬉戏,让外滩成为孩子成长的见证;在香港古老的有轨电车上,我们昏昏欲睡,让孩子细细欣赏香港的繁荣景象;在厦门的鼓浪屿,我们边走边看,闹了一出全家走散的游戏。
带上孩子自由行,一起磨炼意志。想吃饭而没有饭店必须得饿肚子,要坐车但时间匆忙必须得跑步,这些都是磨炼孩子的时候。记得一岁多时,要五点多赶飞机,孩子准时起床,而这次赶火车饿着肚子一路飞奔上电梯,孩子是越来越老练了。出门在外,体力消耗必不可少,但孩子是我们出门的伙伴,而非携带的物品,所以,每次为孩子配备一个小书包,带上自己心爱的小玩具或者自己的小衣服,一起担负旅游的装备。这不,这一次出门急没得带,孩子就弄了几出丢东西的事:刚入香港贪宣传页,爸爸在帮她接在手里时丢了出行的八达通卡;刚入迪士尼就把门票丢了,好玩的项目要预约只好由爸爸妈妈分别陪而不是一起陪了。
带上孩子自由行,一起开阔视野。在旅途中,我们爱欣赏风景,特别是在家中所没有的事物让我们过多关注。这不,去福建西部欣赏客家土楼民居,很幸运,为我们解说的就是大年三十给胡锦涛总书记解说的江老先生,我时时注意听着江老先生的讲解,感受着客家人的独特风情,而孩子则蹲下身去欣赏旁边鸡圈里的老母鸡吃屎,她看得是不亦乐乎。要上观景台了,她则对蒲公英恋恋不舍,对脚下的泥土是倍感亲切。但这有什么呢?她似乎没听,但晚上回到宾馆,便坐在桌前,非要把今天看到的土楼画下来。别说,画得还像模像样呢!你能说孩子没有收获吗?所以,我们外出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孩子有一个环境:不问孩子能够接受多少,只求心中曾经有过,将来有兴趣自会深入了解。
带上孩子自由行,学会相互关爱。孩子小时候,每到一处,我们就会打电话给家中的老人报平安,现在,这件事就是她来做了。每到一个新地方,孩子总不忘给我要电话,告诉爷爷奶奶,自己在哪里,吃了哪些好吃的,看了哪些风景。
其实,旅游是种心态,是换种环境的放松,更是在不同的地方寻找心灵的栖息地。毋须匆忙赶景点,上网一搜,典故解说信手拈来;毋须匆忙照相,网上的宣传照片角度就好得很。放松内心,让心灵去释放、去碰撞、去震撼,这才是旅游的目的。这样一来,我们的自由行就是身心的放松,就是心灵的愉悦,旅途的劳累自然不在话下了。这不,刚从香港回来,她就说了,她以后还要到不同的国家呢!我爱自由行,还会和孩子一起自由行下去的。希望你也来和我们一起寻找自由行的乐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