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海燕》教学设计评析作文

发布时间: 2017-11-30 10:52:30 作者: rapoo



《海燕》教学设计评析

《海燕》教学设计(来自网络)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作者及课文的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此为基础目标,我认为应该再具体些,细化到字词的掌握理解,以及课文的朗读需要达到的目标。)



2、理解象征、烘托、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此为核心目标。除了体会写作方法的应用外,感知海燕这一形象更应该作为细读文本的重点。)



3、品味语言、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此为拓展延伸目标,重在与学生的生命产生交集。如何培养学生这些情感态度,有些空洞。)



(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来看,还不够具体,存在比较多泛泛而谈的词语,指向还不够清晰。)



教学重点:



分析海燕的形象和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象征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屏显)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高傲(ào) 呻吟(yín) 翡翠(fěi)



掠起(1üè) 困乏(fá) 蜿蜒(wān yán)



(第一板块:检查预习,以突破字词为主,同时也应该有对学生朗读的检查与把握,毕竟这是一首散文诗,还是需要从朗读中把握情感,以及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的。此环节感觉还不够细致。)



二、我与文本交流



1、师范读课文



《海燕》既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的节律和流动感的油画.文笔粗犷,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朗读时候要注意体会,朗读语速不可太快,虽感情起伏而定,要有激情。(老师的范读,在某些方面会起到引导的作用,但是真正能够读出合宜的情感,还是需要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慢慢地进行感知与浸润的。)



2、感受形象,体味情感



(1)这是一只 的海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这个大问题的设置还算本节课的一个亮点,需要围绕这个大问题展开文本细读,没有体现出学生的学习过程。)



(2)课文写了哪几幅画面?海燕各有怎样的表现?



把海燕的活动放置海面上暴风雨来临的典型环境中,以此来烘托海燕的性格海面上自然景象的变化愈来愈险恶,而海燕的战斗情绪愈来愈高涨当暴风雨在酝酿之中时,海燕早已按捺不住对暴风雨的渴望和欢乐,热切地迎接新生;当暴风雨逼近,海燕在风吼雷鸣中飞舞着,欢笑着,号叫着;当暴风雨即将爆发时,海燕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鼓舞人们积极行动起来



海燕是矫健勇猛、心情欢快、斗志昂扬、无所畏惧形象海燕,一种善于搏击暴风雨的海鸟,是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形象



暴风雨来临三幅图景:来临、逼近、到来 海燕:渴望、迎接、呼唤



(此环节可以包含在上个大问题之中,展现出学生围绕大问题讨论学习的过程,才能够看得出学生的思维理解,以及对海燕形象的理解把握。)



三、我与作者交流



(一)学习对比及作用



1、抽学生朗读46节,用文段中的词句概述这些海鸟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的种种丑态;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些海鸟?



——对比衬托出海燕无比英勇、乐观的形象



2、作者对这些鸟怀有怎样的思想感情?



——鄙视,摒弃



(二)学习象征意义



1、走近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屏显) 高尔基写这首诗是在1901年俄国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夜,当时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沙皇反动政府加紧了对人民的镇压,正是革命与反革命激烈搏斗的时候高尔基当时在彼得堡,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了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的残暴罪行他为了热情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就写下了《海燕》这篇散文诗



2、(屏显)象征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来表明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被象征的本体)象征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情感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而且化“抽象”为“具体”,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离和感染力



3、讨论课文中各种事物的象征内容



海燕(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



暴风雨(俄国人民反沙皇专制的斗争)



大海(俄国广大的革命群众)



风、云、雷、电(沙皇的统治势力)



海鸥、海鸭、企鹅(俄国资产阶级中形色色的政客)



(此环节为写作方法学习的环节,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在这个时候出示,对学生理解象征手法有一定的帮助。)



四、我与同学交流



1、再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赏析



(与自己的生命产生交集,也是在对文本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在这个时候重新回到文本,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赏析,就显得比较重要。这个时候的选择是结合自己的生命特质的,对后面的拓展延伸有着辅助的作用。这个环节设置还算成功。)



2、联系社会生活: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既有温煦的爱的阳光照耀,也有各种各样的“暴风雨”的考验结合自己实际,想一想,《海燕》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有益的启示?



(把握形象,展开联想、想象,然后作出有条理的分析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地发表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从文本走向生活,这是体现文本价值的常用方法。)



五、 课堂小结



面对“暴风雨”,海燕不是畏惧,而是勇敢地迎接挑战它勇猛坚强,乐观自信,以大无畏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心搏击“暴风雨”它是“胜利的预言家”那么当我们有了“暴风雨”考验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像海燕那样勇敢地面对困难,充满自信,坚强勇猛地和困难作斗争,这样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



六、课后作业



除了海燕,课文还描写了海鸥、海鸭、企鹅在暴风雨来临前的表现请你想像一下,海燕在海上振翅飞翔时会有什么想法,它对海鸥、海鸭、企鹅会说些什么,试以“海燕的宣言”为题写一段话,充分表现出海燕的心理活动



设题意图要求学生开动脑筋、发挥想像,深入体味作品中的形象,另一方面也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



(此环节觉得应该放在分析写作方法的环节之中,对学生体会对比写法会有更强的促进作用。留到课下,反而没有太大的意义。作业倒不如设置为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写写自己从海燕身上得到的启示。)



板书:



海 燕



高尔基



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



对比 海鸥、海鸭、企鹅象征俄国资产阶级中形色色的政客



暴风雨象征俄国人民反沙皇专制的斗争



大海象征俄国广大的革命群众



风、云、雷、电象征沙皇的统治势力,



(总评:



从新教育有效框架来看,此篇教学设计的作者对文本的解读还不够深入,有什么样的解读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目标的确定,但此篇设计的教学目标还不够直指课文的重点,有些泛泛而谈,不够具体。教学过程的设计有些浮于表面,虽设置了比较妥当的问题,但是没有深入,没有展开,学生的课堂活动还不够。)



读书人网 >一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