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课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作文

发布时间: 2017-12-04 10:47:09 作者: rapoo

今天终于有时间坐下来,对这一段的工作做一个回顾,如实的记录下来,也是为了以后真实的再现这一段有意义的忙碌。

课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暑假忙了一假期,为的是九月份国家教育司要对我校申报的国家级课题《中小学的衔接》进行验收,我们需要做的工作非常多,也非常繁杂,因此,我们从上学期,就开始围绕这个工作忙碌,在这忙和累的过程中,却让每个人都有了不同的收获。关于这个课题,走的路也是曲折,漫长。

05年,在殷都区农村中小学整合的时候,招聘过来一位名师,她对这个课题的研究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她叫王志红,是全国的语文学科带头人,安阳市名师,是一位思考性的教师。那一年,殷都区让申报课题,说实在话,当时一听这个名词,都觉得这是和我们不想干的事,因为课题太深奥了,它好像不是我们普通老师能做的工作。王老师鼓励我们说,课题好多都是第一线教师做出来的,其实我们平时做的好多工作都有一定的研究和借鉴意义,只不过我们并没有意识到。看着她胸有成竹的样子,那就报一个吧。通过几天的查资料和商量,确定了一个主题《中学生的主体性教育》,这是别的学校研究过的一个课题,但仅仅是理论,没有实际性的操作,我们就把它当作一个切入口。那年的冬天,这个火星闪了一闪,但并没有想到三年后它会对我们学校的工作起那么大的带动作用。

因为我们学校申报的晚了,所以只申请了区级的,也很少有人在对它报以多大的希望,只不过每到学期末的时候,王老师都会让我们写一篇《主体教育在学科中的渗透》的总结,写的时候,也都是看王老师的面子,因为我们觉得实在没有多大的意义。07年九月份开学的时候,才知道,这个课题已经升级为省级的了。当看到大门口大幅的祝贺标语时,才感到有了一点收获。

这一年,区里成立了教研所,学校设立了专门的教研室,并且聘请姚文俊作为殷都区的教育顾问。姚文俊老师的指导起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姚老师,课题的研究不会这么顺利。姚文俊原来时人民大道小学的校长,也因为他,让人民大道小学闻名于全国。他就是做课题研究的,主攻方向是德育。在课题的带动下,不仅让他知名于教育界,也让和他一块儿研究的刘可钦成了教育的研究专家。这一年,他带来了刘可钦的《主体性教育》一书,并把我们的课题和七年级的并到了一块儿,这样《中小学衔接》才正式出台,也正式把德育作为突破口。

实际上,现在想起来,我们平时做的许多工作都为这个课题作了铺垫。教研室曾出过一份报纸,学校积极鼓励我们教师投稿,并制订了一系列的奖励措施。后来的教育网也是我们经常光顾的地方。我们学校可能是殷都区最重视教师札记的学校,开始时是校领导检查,后来是校长批阅,有时校长的批语比老师写的都多。在教师的例会上,校长会经常对好的札记进行表扬和鼓励,这也无形中促进了札记质量的提高。开始的时候,教师只是把札记当成一项任务去完成,后来,慢慢的札记就多了老师的思考和研究,成了老师自己去做的一项工作了。这一学期,小学部又多了一项规定:教师可以不写教案,但每周要写三篇教学心得或感悟,这也是一种研究。明显的,这一学期来后,就感到学校的教研氛围特别浓厚,每个人都成了一个思考性的教师了。

上一学期,我们的课题升级为国家级课题,殷都区有三个,两个小学,一个中学,我们是中学里唯一的一个。这是我们学校的荣耀,也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荣耀。我们平时做的很多,但却是零散的,没有形成系统和文字性的材料。如果来验收的话,就需要做许多的文字材料。我们是在姚校长的指导下,王校长(王老师已提成副校长)的具体布置中,一点点完成。我们把教师札记、班主任心得和德育个案整理成册,中小学生必读诗篇汇编成册,教师礼仪正式提出来写成方案,德育在活动中的渗透也编成了一个个生动的节目,我们平时开展的许多活动也通过照片的汇集,当把东西都摆在那儿时,才意识到自己做的有多用心,学校也由于重新的布置,加重了书香的氛围。

一暑假,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几乎没有休息,现在仍在忙碌,在忙碌的同时,我也在思索,课题的意义究竟何在?

我想有以下几条,对于学校来说:第一,搭建了专家指导学校工作的平台,真正得到和专家交流思想的机会。第二,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学校有了与众不同的地方,不再是为了成绩而教,为了升学率而管。第三在于提高学校整体的管理水平,而不仅仅是教学管理,真正把教研寓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每一个教师都能在教与研的同时提升自己,在教师提升的同时,提升整个学校的教师素质。

对于老师自己来说:第一在于找到一个问题,让专家来引领你进步。第二是找到一个机会,让领导帮助你解决困难。第三是找到一个借口,让同事或同伴帮助你解决问题,第四是找到一个理由,让自己系统地思考一个问题,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读书人网 >六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