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让我们的教育之梦在书海中划桨作文

发布时间: 2017-12-06 11:23:57 作者: rapoo

让我们的教育之梦在书海中划桨

文/嘉杰

我90年参加工作,在这二十年中,我和在座的各位一样把自己当做蜡烛两头点燃,虽说也让我们认为的优秀学生成了才,但每当夜深人静时,心中总有些失落,有些困惑,有些恐惧,更有些忧伤,因为在教育教学中,一些不当的教育方法总引起我的自责,一些低效的课堂教学总让我愧疚,日复一日的高耗低效劳动更让我不断地反省自己:难道教师的生活就是如此辛苦劳碌,难道教育就是如此枯燥乏味,难道学生的学习生活就该是如此艰辛么?教育是种诗意的栖居难道只是一个教育的神话么?我无时无刻不在寻求这个答案,为了改变自己,更为了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

2007年3月,我无意间看到了管建刚老师写的《不做教书匠》一书,仔细阅读之后,被管老师对教育独到的见解所震撼,书中阐述的许多见解和理论对我的困惑都是极好的诠释,更值得庆幸的是金校长对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的倡导,对我乡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关注,重新唤醒了我沉睡十多年的阅读和写作的激情,在四年间,我读了将近一百本书,主要是文学和专业方面的书籍,给我影响最深的是被称为教育圣经的《给教师的建议》,通过阅读让我感悟到:一切教育都要以促进、保护学生的自尊为宗旨,任何损伤学生自尊的做法,都是危险的,不值得提倡的。《静悄悄的革命》让我重新思考教学当中更为本质的一些问题,让我懂得只有在“润泽的教室”里学生才能健康成长。阅读《爱心与教育》可以感受到教育的纯粹、纯真和圣洁。阅读《教学勇气》,让我重新认识自己,用心灵拥抱教育。阅读《新教育》重新燃起了我的教育激情。是阅读让我对自己曾经的教育思想产生了叛逆,是阅读让我对曾经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了反思,更是阅读让我对自己曾经自以为是的“经验”进行了否定。通过四年的阅读让我真正领悟了“专业阅读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这句话的内涵。

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知识的容器,不是为了装饰自己的脸面,更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资本,而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构建,为了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更睿智和高效,书看多了,就养成了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就会有写作的冲动,从2009年10月份至今,我坚持写教育随笔,在教育教学中,每当有所感触时,及时记录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晚上回家后,再进行思考和提炼,现在在校讯通博客撰写博文164篇,有96篇被校讯通推荐,并被评为第179期博腕,有7篇被河南省教师读书会推荐。我认为阅读写作还只是低层面的东西,最重要的是把阅读到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提升为自己的能力,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更科学和高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长的快乐。这应该是我们教师阅读写作的高层面的追求。

通过阅读,我觉得自己成长了,于是就把自己的成长和我的学生一起分享,今年春节开学后,我们班成立了星星读书会,共有32名会员,我们共同制定了读书会章程和活动行事历。每周一中午第四节为固定的阅读时间,虽开学仅一个多月,学生就利用业余时间读了3本书,每人撰写读书笔记或读书感悟20篇。杨静同学在读过《拾起你的尊严》后写道:弯弯腰,拾起你的尊严,只有自己守住了尊严,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赵银飞在读过《经验》后写道:不要被固有的经验束缚了自己的思维,要敢于打破常规,只有这样你才能有生存与成功的希望。杨豆同学读过《爱是没有条件的》一文后写道:爱,是一种感情的寄托,也是一种感情的表达方式。许多时候,爱的传递是不需要条件,更不需要理由。当我们向希望工程捐款时,我们仅为表达对那些失学儿童的同情而献出一片爱心;当我们毫不犹豫地向受灾地区捐款、捐物时,我们仅表达了对他们的一片关怀;当我们施舍于路旁的乞讨者时,我们也是出于内心对他们的爱怜。因此,许多爱是不需要条件的,许多爱都是源自人本性的东西,让爱像正午的阳光般灿烂。虽说他们的语言还显稚嫩,虽说他们的感悟还显肤浅,但是让孩子们的灵魂在文字间游弋,让孩子的思想在文字间丰盈,让孩子透过文字看生活,让孩子在生活中感悟文字,让孩子的成长因阅读而丰润,让孩子的人生因阅读而靓丽,让孩子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这也许是我三年之后送给他们最珍贵的礼物。

做一个睿智的教师,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做一个会知性阅读的教师,做一个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是新时期教育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有不甘平庸,不甘只做教书匠的勇气,静下心来,捧起经典,与大师对话;拿起笔,书写自己的生命传奇,与自己的思想碰撞;放下架子,蹲下身来,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的心灵对话。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每天进步一点点,用教育梦想的烛光照亮生命的每一分钟,用行动的履痕让梦想厚实,让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回眸都花香满径。

读书人网 >六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