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送给孩们
今天下午,孩子所在的西关学校要举行“讲文明”节目汇演。此次活动是为了配合济源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动“小手拉大手,文明进校园”。清明节的假期里,孩子的班主
看过帖子后,我也只是让晨蒙对着电脑练了两遍,想着:开学
没想到,昨天晚上接住学电子琴的儿子,他却告诉我:“妈妈,明天学校要举行“讲文明”节目汇演,我们班的节目是诗歌朗诵,由我,宋苏倩还有屈扬参加演出。”
“是吗?是谁让你们来参加的,你们连一次都没有排练,怎么来参加呀?”
儿子接着说:“今天下午我们三个人没有上课,美术老师(代班主任)让我们在办公室把诗歌背会了,我们三个人还自编自导,加了表情和动作。只是不太熟练,我想晚上让他们俩来参加再练习几遍,好吗?”
听孩子这么说,感觉到他还是蛮有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于是,晚上7点半,三个孩子聚在家里,开始了排练。观众只有一个,就是“我”。
第一遍开始了,在小班长苏倩“一二一”的口号中,三个孩子排成一队,迈着整齐的步伐上场了。让我惊叹的是:那么长的一首诗歌,仅仅下午两节课的时间,三个孩子把背下来了,上场表演表情庄重,有板有眼,很是那么一回事。只是有的动作做的不到位,胳膊伸的不够展,目光没有一直注视观众。晨蒙的动作过于拘谨。孩子们偶尔会忘了词,停顿下来。三个人一起来朗诵的时候,不够齐。
这些错误在我看来都是情有可原的,别的班的孩子们已经练了一个星期,而他们才练习了两节课,而且是在没有班主任在场的情况下,自发来编排动作。来为班集体争光。
于是,在我这个外行,并不专业的“老师”的建议和指导下,孩子们一遍遍的来练习,来尽量克服我指出的缺点。没有不耐烦,没有不情愿。其间,我还让孩子们给班主
可是,晚上休息的时候,晨蒙还是担心的对我说:“妈妈,别的班的同学都练了一个星期,而且
思考了一番,我对孩子说:“晨蒙,
也许我的一番话,使得孩子心中的担忧释怀,他很快就睡着了。
今天中午,我从单位回到家中,给孩子拿出昨晚洗的干干干净净的校服,再配上鲜艳的红领巾,白色的袜子,目送他离开家门。也许他们不会获得名次,但那已经不太重要,我想把掌声送给这三个孩子,为他们迈出自己人生舞台的第一步鼓掌,为他们的自信心鼓掌。
孩子们朗诵的诗歌 文明礼仪之歌
追着小鸟,走进密林,
追着小溪,走进深山,
追着蝴蝶,走进花丛,
让我们走进礼仪之窗。
让小锤去敲醒每一个人,
让我们带着礼仪走进学校,
让校园充满欢声笑语,
高高扬起我们的双臂,
去拥抱一个美丽的梦。
把自己变成文明树,
去体验文明的欢乐;
把自己变成礼仪花,
去感受礼仪的乐趣。
走进礼仪之窗,
沐浴文明礼仪。
等你从礼仪之梦醒来,
你会悄悄告诉小伙伴:
什么是礼貌,什么是尊重,
什么是自爱,什么是自律……
人人从我做起来
要让大地绿起来,
要让天空蓝起来,
要让江河清起来,
要让空气净起来,
要让花儿开起来,
要让鸟儿唱起来,
要让环境好起来,
人人从我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