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凡是那些除了课本以外什么也不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他还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再阅读。”这就强调了阅读名著文本的重要性。要学好语文,光靠课内是不够的,还必须阅读一些课外读物。课外阅读对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思想品质是不无裨益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 万字,初中阶段不少于300万字。
看到上面的阅读标准,再来反思我们现在的孩子们,是不是我们很多孩子都存在阅读的缺失,现在是一个被电子产品充斥的时代,很多孩子都喜欢看电子产品,回到家看电视,玩电脑,在外面玩妈妈的手机游戏,就是很少看到孩子会主动去看书。

记得在班级里,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孩子在聚精会神地看书,我心里一阵窃喜,毕竟我自己喜欢读书,也就特别喜欢爱读书的孩子,我就悄悄地走到她身边,可是结果却令我很失望,原来这个孩子在看漫画书,我不喜欢孩子看漫画书,但是现在很多孩子都喜欢看像《爆笑校园》之类的漫画书,因为看这种类型的书不需要动脑筋,只是看别人的笑话,现在很多的孩子都喜欢幸灾乐祸地看别人的笑话,遇到别的同学考试考砸了,而自己成绩很好,遇到别的同学上课迟到了,受到老师批评了,就会哈哈大笑,一点同情心都没有,就喜欢看别人出丑,就喜欢看别人的笑话,我想可能就是跟孩子喜欢看一些不健康的书籍有关,所以引导孩子们进行经典阅读,进行沁入心灵的阅读才能真正唤起孩子们内心深处的真善美。让书香侵润孩子们成长的美好时光,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才能变得丰富多彩,孩子们的生活有了书香的相伴就会变得更加阳光灿烂。

那么怎样指导孩子们去阅读呢,这就需要一些专家或者是老师的正确引领,记得儿童阅读推广人薛瑞萍老师说过::“如果一个老师连自己都没有读过的书就向学生推荐,那就是不负责任。”所以一个老师要想向孩子们推荐一些书籍,首先自己要先阅读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很多名师也都是喜欢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我就很喜欢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前年教四年级,有幸遇到同样爱读书的张慧老师,我们陪伴孩子们一起阅读,那一年我们班级的中午饭间辅导时间都是陪读孩子们一起阅读,孩子们天天都读书,我们也是天天都读儿童文学作品,我们一起读过《笨狼的故事》系列,读过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系列,还读过精美的曹文轩写的纯情小说和散文系列等等,和孩子们一起侵润在书香之中,真的是人生的一大享受,我感受到了做一个老师的幸福,那一年和孩子一起阅读的美好时光,给我留下了很深刻、很美好的印象,真的很喜欢和孩子们一起读书,更喜欢和孩子们一起交流读书的感悟,看到很多孩子们写出的一篇篇读后感,我真的很感动。记得那一年的孩子们在阅读的陪伴下,写作能力不知不觉就上升了一个层次,孩子们写的的成长日记也达到了高峰,我们班级孩子写的成长日记还被校讯通主编的《阅读的力量》收录了,我真的感到很开心很高兴,孩子们也收获了阅读的快乐和幸福,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一起体验阅读的力量,一起感悟阅读的快乐,那就是我们教师最大的幸福。

今年在引导孩子们阅读的时候,我也提醒孩子们在阅读的时候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相配合:一是将通读与细读相结合。就是在通读的过程中,遇到了精彩的文段,便停下来反复品读,以加深印象;二是默读与朗读相结合。读长篇小说多是默读,这样阅读速度很快,但是,在重点部分,要慢下来,不妨大声地朗读一会儿,声情并茂,走进并感受作品情节;三是阅读与摘抄相结合。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做些必要的摘抄,写些阅读感想等。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要根据需要,及时查阅资料,为阅读提供必要的支持。我把从小城老师那里学到的好方法及时介绍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受益匪浅。

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孩子加入到阅读经典的行列里来,阅读优美的儿童文学作品,走进阅读的世界里,你们的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也会给自己留下一个金色的美好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