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拜年的那些糗事作文

发布时间: 2017-12-17 10:47:16 作者: rapoo

拜年的那些糗事

时间是个魔法师,它让许多东西渐渐变得美好,包括记忆。

我不喜欢拜年,从小就不喜欢。但回忆起小时候拜年的那些事,我还是忍俊不禁。现在的孩子或许不会有这样的拜年体验。

正式的拜年是从大年初二开始的。初一只是在本村里串串,兜里塞满各家拜来的瓜籽、花生。初二一大早,我们几个孩子就会穿上新衣服起床。然后,就为去姑姑家还是舅舅家开始争执。这种争吵会持续到挎着筐出门。

二姨家最近,大姨家最远;舅舅炒的菜最好吃,姑姑最不会做菜。为这距离和口味,我们会争执半天,最后由妈妈出面,强制镇压才平静下来。初二的早上妈妈最忙碌,现在想想也最为难,因为有几个竹筐或提篮等着她去一一装满,何况还有几个孩子在身边吵得恨不得把房顶掀掉。

我得补充介绍一点,那时农村拜年的方式是:用一圆圆的竹筐或塑料提篮(比现在所用的东西环保呢!)装上肉、糖、果子、大馍(超大的圆圆的馒头)、油饼等,上面用布蒙上。拜年一般没有什么代步工具,常常是步行,好在亲戚住得也不远。

拜年的乐趣从启程开始。我们通常会约上一同去拜年的,各自挎着竹筐或是提着篮子就出发了。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好不热闹。途中自然要歇歇的,尤其是大姨家很远,更有歇的必要。故事就发生在这歇息的时候。这时,大家都会忍不住揭开布,将筐里的东西“检查”一遍。我在逐一摩挲之后,目标定在那包果子上。妈妈包的时候,一旁的我就垂涎欲滴。那种月牙样鼓鼓的果子里灌满了黏黏的甜汁,想想就觉得嗓子眼里都是甜的。那些可爱的果子被一张牛皮纸裹着,外面加了一张红纸,用线捆着。这时,我常常禁不住这果子的诱惑,打开纸包,捏一个果子放进嘴里,啊!那叫一个甜啊!忍不住再捏一个……惊觉果子不多了,赶紧将其包好,尽量按原来的痕迹包裹,用线系上。但,明显和原来的饱满不一样。不过,那时的我们是不管那么多的,又欢天喜地地继续前行。

拜年更有趣的是在吃晚饭告辞的时候。我们家的孩子心眼都特别实,我当然如此。我趁姑姑(以姑姑为例,到舅、姨家的情形以此类推)不注意把竹筐里的东西一股脑倒掉准备回家。(用通俗的说法,这样把东西都留下的叫“连筐磕”)姑姑连忙拽住筐,把东西往里捡。这时,一场拉锯战就开始了。姑姑、姑父往里捡,我从筐里往外捡。双方都累得气喘吁吁。于是,在一番推推搡搡后,一些东西留下了,一些东西装进了筐里。而且,他们还要往筐里添几个自家做的馒头或炸的油饼、油条。然后,我被姑姑“押”着往外走,走了一截,姑姑往我兜里塞红包。这个我也是不肯要的,又是一番推让。最后,在姑姑声色俱厉的批评里,我收下了红包。可是,肉、果子等筐里的这些东西我还是不肯带回去。趁姑姑不注意,我丢在地上就跑。等姑姑发现,我已跑远了。

回家的路上,数着兜里2元或5元的压岁钱,心里美滋滋的。看看别人挎着满满的东西往家走,而我的筐里空空的,颇有些成就感。回到家,妈妈总会笑着说:“不用看,三丫头准是空筐回来了!”不知,妈妈的话语里是否有嗔怪的意味,但我认为那是褒奖。

远去的岁月因回忆而变得充满温情,而拜年的那些糗事也渐渐变得令人回味无穷。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