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在左,行动在右

在周五的年级长例会上,团委的马书记领着大家了学习了北京教育学院
这篇文章我早在2011年05期的《班主任》杂志上拜读过,当时自我感觉很受启迪,印象颇深。时至今日,再来学习,仍感觉文章振聋发聩、耐人深思。
作为一名长期扎根一线的班主任,我太能理解
现在想来,这分明就是自己前一阵子工作状态的写照。
作为毕业班的班主任,肩上的担子着实不轻。期中考试后,为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在期末的全市一模考试中有新的突破,我着实下了不少功夫:先是分层次召开了三批家长会,以鼓劲为主,同时提高要求;接下来又在这三次家长会的基础上我们班级又举行了隆重的经验交流分享会,学生及家长反响不错;班级内部,我
起初,学生们确实是干劲十足、斗志昂扬,牢记
与学生们朝夕相处,他们的状态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明白这种状态批评肯定是不凑效的;于是,我说教过,也引导过,甚至经常想办法动员过,但是均收效甚微,总感觉工作做不到有些学生心里去。我每天忧心忡忡,却使不上劲,渐渐地我也有些心灰意冷,脾气也变得烦躁起来,尽管我一直压抑着内心的烦躁,但是我觉得学生们能感觉到我的不开心。后来,我发现,有些学生开始躲着我。这让我更加难过烦躁。
那一阵子,我感觉我和学生好像进入了一个怪圈,而且我们彼此的状态还互相影响,以至于彼此越来越不开心。我们到底怎么了?我一遍又一遍的在心里追问自己。通过观察、交流与发现,我渐渐明白了很多。
终于上周二的下午,我非常坦率的向学生们袒露了我的心声,我的压抑,还有我的困扰。没想到的是,学生们也回应了我以莫大的真诚与坦率。其实,我们是朝夕相处的一家人,大家的苦恼近乎一致:我们一而再而三的强调一模考试的重要性,说一模就是中考的前奏,直接影响甚至决定这我们来年的中招报考,无形中我们把自己的神经绷得太紧了,以至于一模似乎成了我们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老师们压力重重,学生们何尝不是呢!重压之下,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感受到的就不是动力,而是惧怕失败的忧虑与颓废,不在失败中灭亡,就在失败中疯狂!
周豪杰同学在学习日志中写道:不要去过多的关注结果,尽力了就行,静下心来就会有收获。我想,是这样的。我终于走出了困扰我多日的怪圈,我也明白了最后一段日子我的工作重心——静静陪伴在学生身边,为他们加油,也为他们减压。
冷静下来之后,我也思考了很多,也想明白了很多。记得以前读过一篇博文《老师,累了你就歇歇》,现在想想,累了就该歇歇,特别是让脑子好好歇歇;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感觉累,不是因为我们干的工作多,而是因为我们忙而无序,忙的没有价值感,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停下来整理思绪,然后再轻装上阵,好的状态才会有好的工作效果。
就像
思想指导行为,行为反哺思想。思想在左,行动在右。这是专业发展的两翼,是
好文章,与大家分享之,愿我们都能乘着思想和行动的双翼展翅高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