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预习是“以学定教、同案协作”教学模式成功实施的关键。
观摩了两位老师的研讨课,他们成功的课例,向我们充分说明了一点,课前预习是本次课改的关键。
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清除了字词障碍,对文章的情节、人物、情感、写作方法等方面有了初步的感知,并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进课堂。这样学生听课时有目的性,交流讨论、解决问题时有针对性,使教学目标顺利实现,教学重点、难点得以突出和解决。并且,课前预习真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达到了“以学定教,同案协作”教学模式的追求目标。
因而,如何指导孩子们自主、有效地做好课前预习,是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如,课下、课上不同时段如何指导孩子们预习,如何安排预习方式,采取何种方法预习,预习效果的检查与展示等等,都是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加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让学生的预习有具体的目标和方法。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那么,任何一种课改也最终会付之东流。
有位小学语文老师是这样设计预习的:
《玩出了名堂》预习探究
◆读课文
我已经把课文读了( )遍,做到了正确(不添字、不丢字、不错字、不重复读)流利,并且已标出全文共有( )个自然段。本文的段落有点多,可别标错了。
◆字词
默读课文,边读边用横线加圆圈画出生字所带的词语。
一、我会读:下面的词语我都会读了。{字词略}
二、我会记:本文要求写的字我都记住了它们的字形,还给它们组了两个词写在了书上,并且不看书我也能给每个字组词。(字词略)
三、词语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我都理解了,有的写在了书上。
定时 清闲 随意 拜访 沙皇 千里迢迢
四、词句积累:课文里有些优美的词语和句子,你用我们特定的符号画出来了吗?
◆句段篇
一、把握主要内容
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你对课文有了一定的理解。现在快速浏览课文,按照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吧。
本文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讲的是 (谁)喜欢 ,利用 工作的清闲 ,做成了 ,并且在玩的过程中,突发奇想, ,随后做成了 ,进而发现了 。
二、阅读“资料袋”,收集资料
你是不是对“显微镜”和“微生物”特别感兴趣?那就别忘了读读课后的“资料袋”,有条件的就收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吧。
三、赏析优美片段
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一部分的描写?认真读一读,把自己喜欢的理由或读后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四、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如果能把自己内心的感受通过读表达出来,你就非常的了不起,快试一试吧。
五、质疑
如果你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有哪些疑问,别忘了记下来呀?
这个预习方案的设计,有一定的目标和可操作性,让孩子们明白怎样预习,预习那些内容,“我知道了哪些”,“我还有哪些不知道”,让孩子们做到心中有数,带着问题进课堂,有目的的听老师和同学们的讲解与交流。坚持下来,一定会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注重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的延伸与拓展。
上篇博文《不能成为他们的“拐杖”》中,(http://blog.xxt.cn/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Id=1061863&tempid=0.5091149209892278)我就谈到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今天听了同仁的研讨后,我更加明确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能力是主,合作学习能力是辅。
我们无论课上与课下,一定要以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习惯为最终教学目的,一定要以培养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习惯。”“习成而性成也。”语文教学(不只语文教学)重要的工作不完全在于教学生多少知识、教学生读懂多少篇课文,而是要使学生在后天的学习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一定意义上说,习惯的养成就是能力的形成。教学中忽视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教学不会是成功的教学,这是语文教学的真谛。
我们有时在课堂教学中,过分地注重了合作交流学习的倡导,有点问题就让孩子合作交流,共同探讨,久而久之,使学生形成了有问题找同伴、找老师的习惯,扼杀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有碍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并且让孩子养成了懒惰的习性。
我不是否定合作学习,只是想明确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真正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主动的、自发的合作,是他自身经过一定的努力探索以后,自己觉得不合作就难以解决了的时候再合作。就如孩子自己全身心地研究某个玩具时,你做为大人,看见他很费时费力,出于好心,你到旁边告诉他应该这样或那样,孩子不单不领你的情,有时还会烦你一样。但他经过一段时间,经过一定的努力,他自身解决不了了,他会主动找你询问,由自主研究自然走向了全作研究。这样的合作学习,会让孩子有针对性地合作,不是为了课堂气氛的活跃,而是基于真正解决问题,使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
所以,在很多时候,我希望把任务“承包”到个人,让孩子们“单干”,必要的时候“互助”,这正如“分田单干”一样,充分调动劳动者劳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他们发挥最大的能量,获取最大的收获。还是那句话:“让孩子自己找饭吃。”
以上便是这次学习的点滴体会,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指导。
tp://www.stu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