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书香校园建设构想(二)作文

发布时间: 2017-12-23 10:46:48 作者: rapoo

书香校园建设构想(二)

(五)开拓读书渠道,开展家庭读书系列活动。

1、开展“小手拉大手,同读一本书”亲子共读活动,将家庭引入到热爱图书、享受阅读、热爱母语、享受经典的行动中来。学校原则上每年结合“校园读书节”开展1—2次这一活动,邀请家长一起参加。

“小手拉大手,同读一本书”活动基本要求如下:

(1)督促孩子每天阅读课外书(时间不少于30分钟),按要求做好读书笔记(形式不限,篇幅不限,篇数要求不宜过多,具体由班主任确定。),并在《“亲子读书”手册》上签字。

(2)为孩子购买一些文学书籍(可参考学校“小学生读书目录”)。

(3)带孩子到有关图书馆、图书室、新华书店等开展读书活动。

(4)有条件的家庭,可开展“网上读名著”等活动。

(5)活动期间与孩子共同阅读同一本书,并与孩子共同写出读书体会。

2、辅助措施。

(1)印发《书香校园行动告家长书》,进行宣传发动。

(2)围绕读书活动,充实家长会、家长学校的活动内容。

(3)注意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使其成为我校书香行动有力的支持者、宣传者和直接参与者、建设者。

(4)拟订好“亲子读书”手册(可与“学生读书卡”有机结合)

(六)让读书活动走向社会,为营造“学习型社会”作出贡献。

1、成立学生“社区读书会”,以小区或单元楼为单位,在家长与教师引导下,把不同年级、班级的学生联络起来,组成“社区读书会”,在假日期间开展读书活动,交流读书体会。

2、与县图书馆共建图书流通站。由县图书馆免费提供图书,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图书流通站,每周校内流通,每月更换图书,学生有更多选择,更多机会,读自己兴趣的书,自己需要的书。

3、与全县其他学校共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竞赛活动,探讨“书香校园”建设的经验,互通有无,促进全县小学生的读书水平的提高。

4、建立学校广播站和《芳草地》校刊。开设专栏,播放、发表学生读书学习心得体会,写作稿件,给学生以创作的体验,感受成功创作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读书、学习、写作兴趣。

(九)开展评比活动,促进“书香校园”形成。

为了更好地促进书香行动的扩大,将在全校进行“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读书小士”等的评选。

1、营造书香教室:在全校开展“书香班级”评比活动,通过对班级书香氛围的创设、班级图书角的建设与使用、学生参加活动的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比,每个年级评比出1/3班级为优秀班级,给予表彰。

2、评选读书明星:各班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每个月都对学生进行读书笔记进行星级评比,日记星级评比,学期末进行“读书小博士”、“读书小硕士”的评比,并按比例评出读书明星,连同事迹材料上报学校,学校对“读书小博士”、“读书小硕士”进行命名。

3、走进书香家庭:随着“书香校园”、“书香教室”的营造,学校为孩子们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学校还将对部分学生家庭进行“书香家庭”的拍摄活动,向全校学生展示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让学生把书香带进家庭,并开展“书香家庭”的评比活动。

四、成果汇报形式

学生朗诵会、故事会、读后感集册、优秀日记集、校刊、班级活动成果展。教师读后感、教育随笔等。

五、时间安排

“书香校园”创建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4年1月,为发动、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是:制定公布方案、计划,初步改变校园环境,学校要利用各种机会、各个平台向全校师生、学生家长发出倡议,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第二阶段:2014年3月——2014年5月,为重点实施阶段。

主要任务是:学校完善校园阅读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第三阶段:2014年6月——2014年7月,为总结、评估阶段。

主要任务是:各班进行评比、总结和学校评估活动。

六、活动要求

1.规范管理。各学校把此活动纳入学校常规工作进行管理,分级管理,明确职责。要有创建计划、相关制度、活动记录、成果汇报等,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2.确保落实。各年级要以“内容充实、形式多样、不断创新、长抓不懈” 为原则,所有师生全员参与,以班级为主,广泛发动,辐射家长,力求读书活动收到实效。

读书人网 >二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