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走进全国第十二届友谊校论坛作文

发布时间: 2017-12-24 10:40:18 作者: rapoo

走进全国第十二届友谊校论坛

11月,初冬时节,美丽的青岛胶州,张开双臂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界同仁,“全国第十二届友谊校校长论坛”在这里隆重举行。我们河南省濮阳市油田一小作为友谊校的一员,也被邀请参加,并进行学术交流,而学校派我担当此重任。

本次论坛活动定于11月16日和17日,为时两天。16日是聆听两位专家的讲座;17日上午走进胶州市实验二小听评课;下午友谊校代表学术交流。整个活动安排紧密,服务周到。我认真聆听,积极参与,大方交流,感到开阔了视野,历练了成长,真是不虚此行。

一、 走进专家,解读新课程;

这次论坛的主题是“课程与课程育人”。因此邀请到的专家是国家教育部课程中心主任曹志祥。他首先讲了教育家型的校长应具备的能力:要有教育理论的研究能力;要有教育发展趋势的判断能力;要有政策的执行能力;在教改、政策的实施中要有控制能力。

接下来来就新课标问题做了以下解答:

新课标修订的背景:一是不能脱离国情;二是要有国际眼光,把国际发展的潮流放入我们的教育中。

新课标修订的原则:一是继承传统,检验的标准有三点:学生要有成功的感觉;教师要有成就感;社会要有认同感;二是体现综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整合;三是适度和创新,不能制造差异;四是减轻负担,率先从小学突破。

曹主任旁征博引的讲述,让每一位聆听着都在不知不觉中更新了教育理念,对今后的教育教学起着引领的作用,人人都感到受益匪浅。

下午邀请到的是台湾交通大学陈明璋教授,主要从“认知数位教学”中讲了如何进行注意力引导。他委婉的台湾话,儒雅的风度,把高深的认知理论深入浅出地娓娓道来,让我们耳目一新。他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讲课要有条理;

2、 优先处理刺激度强的;

3、 动的东西优先处理,掌握学习者的工作记忆;

4、 课件中动的和学习东西毫无关系,把相关信息按照脉络去处理;

5、 人在快速阅读的时候都能抓住特征;

6、 人无时无刻不在接受自动资源;

7、 如果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目标专注的话,处理信息时要有目的;

8、 在教学过程中要非常小心你传递的信息,不要让学生有挫折感,要让学生喜欢到学校来上课。

回顾自己曾经的教学设计,往往过于从自己的主观意识去设计,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沟通性和同步性方面有欠缺。今后要谨记教授讲的通路理论:让信息通路无障碍,要做到零库存(没有浪费的信息);不缺货(工作记忆的东西都很圆满);调货快速(浏览相关信息做横向思维,补充他的学习),让我的课堂设计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学生兴致盎然地走入我的课堂,收获知识,提升能力。

二、走进课堂,学习新方法;

第二天,我们走进了胶州实验二小的课堂,聆听了两节阅读课,一节作文课。听完之后,我觉得这几节课都以原生态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都上得扎实有效,让我们对该校的三环节教学模式有了完整的认识。所谓三环节,即:自学——读讲——实践。自学环节完全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自学,注重培养的是自学能力;读讲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悟,自己读,自己讲,并在课堂上展示交流自己学习的成果,注重的是人文性的培养;实践环节是进行练习,达到积累运用的目的,注重培养的是运用的能力。

三节课听完,邀请了三个人来评课,我是其中的一位。有一个意外小插曲,因为本次参加这次活动的基本上都是各校的校长,因此,主持人介绍我的时候也说“下面有请赵瑛校长点评。”我赶紧予以纠正,可不能当冒牌校长,我说:“我纠正一下刚才主持人的介绍,我不是校长,是一位扎根在教学第一线,非常热爱教育事业的,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今天,我就从教师这一个角度,来谈谈我听课后的感受——

我主要从两方面来评价今天的三堂课。一是全程观摩了贵校的三环节教学模式,我认为有三个优点:模式清晰,理念新颖,可操作性强。所谓的模式清晰,是在每一个环节都有配套的导学案和检测卷,“课前预习、课堂思路,课后检测” 环环相扣,已经形成固定的模式,学生头脑中有了一个清晰的学习思路,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所谓理念新颖,是它符合新课标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可操作性强,是这样一套模式,我们很多学校可以借鉴并吸纳,便于学习,便于应用。

我想:这样一套模式汇集了实验二小集体的智慧,发挥了专业共同体的作用,进行了“年级备课、整本书备课、单元备课”。每个年级在运用的过程中,还不断进行了修订,达到完善的地步,如果坚持下去,良性滚动起来,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减轻教师的负担,二者相得益彰。

第二,我来谈一谈贵校的作文教学。概括起来也有两大优点:目的明确,训练到位。所谓目的明确是在整本书备课中已经形成了一个训练体系,每一课都抓住一个训练点,一课一练,一课一得,处处渗透着“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所谓训练到位是他们将习作教学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在语文课中渗透习作指导,指导写作方法,引导写作技巧,使读写结合达到了落雪无痕,飞花入梦的境界。一课一练的训练强度,扎实有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之后,带着满满的收获,我们又参观了校园,各种功能室,展览室,能感觉到这是一所充满着文化气息,充满着人文关怀的学校,这里就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家园、学园和乐园。

三、 走进论坛,交流新理念。

下午时间比较紧,一点多大家都来到了会场,先是听了东道主胶州市实验一小和实验二小的两位校长的精彩报告,接下来就是六所来自全国各地的友谊校的经验介绍,他们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生动诠释了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展现了各自的教育理念,工作作风和教育成果,让我们看到了走在教育战线的一群排头兵的英雄形象。

先上场的重庆巴蜀小学的“数字化课程开发”和西安新知小学的“经典古诗文诵读课程”,都让人耳目一新。我是第三个发言的。我汇报的主题是《让作文走入生活 让生命绽放异彩》——河南省濮阳市油田一小五段三线生活化作文。

因为这项实验我一直参与其中并走在前列,有很多可展示的做法和亮点,如果展开来说俩小时也说不完,可是今天的论坛上俩小时内有六所学校要汇报,所以只给每家12分钟的发言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展现报告的精华和灵魂,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头一天晚上就在宾馆的灯下挑灯夜战,精心修改。毕竟是自己的亲身实践,因此才有了修改时的得心应手;毕竟历练得多了,因此才有了汇报时的镇定自若。我先从大的方面介绍了我们这个课题提出的背景,并进行了内涵的解读,告知了大家此课题的六个创新点,然后用真实的案例,结合我班的实际做法,从“课堂——阅读——生活”三条主线,分“低——中——高”三个段分别进行了生动的介绍,最后以我班取得的成果为例,以点带面,体现我校这项实验的突出成就。

我用简洁清晰的语言,生动详实的内容,突出创新的成果,将我校的作文实验完美呈现,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听众。会后很多学校的领导老师都说——

“你们的实验很有创新!”

“你们的成果很突出!”

“能看出你为此付出了很多!”

“你们班的孩子真幸福!”

“如果我的孩子能在你的班上就好了!”

……

一句句中肯的评价,一句句真诚的赞美,如一条潺潺的小溪,轻轻流入我的心际。我把我校的宝贵经验推广出去,我圆满地完成了领导交给我的任务,我舒心地笑了……

最后,友谊校的创建者刘永胜校长做总结发言。他围绕“课程改革我们应做的哪些事”展开了六个方面的陈述——

第一,必须把握新课程人本主义和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做到课程育人,离不开“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三结合,离不开“自主、合作、探究”的三种方式;

第二,必须把握课程体系,做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利用好时间,要有所作为;

第三,必须把握“课堂教学改革”的模式,做到不同的学科、课型要有不同的模式,从建模到出模,还教师的个性化,还课堂的百花齐放;

第四,必须加强课程管理制度,创新校本研究,开展读书活动;

第五,一定要建立起教学与学业的评价机制;

第六,要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辅助教学,跟课程的整合可以结合起来。将来,移动设备可能在教育机构中成为主流,游戏的学习会广泛应用,让计算机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

会议结束后,晚上又欣赏了一台精彩的文艺演出,胶州大秧歌和茂腔,让我们领略了胶州文化;两个学校师生同台的演出,给人带来了赏心悦目的美妙享受;最后“会旗”的交接仪式,让我们对美好的明天充满期待。希望在明年友谊校的论坛上,我们油田一小会有新的经验介绍,再带给大家新的震撼。为此,我们油田一小人还要众志成城,潜心钻研,执着前行!

走进全国第十二届友谊校论坛作文

走进全国第十二届友谊校论坛作文

走进全国第十二届友谊校论坛作文

走进全国第十二届友谊校论坛作文

走进全国第十二届友谊校论坛作文

走进全国第十二届友谊校论坛作文

读书人网 >三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