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当孩子不再仰视老师【妈咪本月谈第六期

发布时间: 2017-12-26 10:48:23 作者: rapoo

当孩子不再仰视老师

当孩子不再仰视老师【妈咪本月谈第六期】作文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升高,当年那个喜欢牵着老师衣角仰着脸看老师的小朋友仿佛就在眨眼间个头已经窜过了老师,甚至都需要老师抬起头看他了。

当我们的孩子不再仰视老师,并开始尝试着理性分析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自己一向敬仰的老师,老师的地位在孩子眼中已经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当我们的孩子不再仰视老师,且自我感觉满腹经纶的时候,对老师的敦敦教导不再会像小时候那样全盘接受,面对老师的批评,也不再会像低年级时那样无条件服从,甚至开始质疑老师的权威。

当孩子不再仰视老师【妈咪本月谈第六期】作文

作为孩子的家长,我觉得出现这种问题应该是必然的,孩子大了,自然就会有一些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老师的职业是神圣的,但老师不是神话,他们也会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当孩子老师就某个问题的看法无法达到共识时,已经长大的孩子也会慢慢学着一反小时候唯老师是从的神态,甚至会用强硬的态度挑剔起老师的言行举止。

事实上,孩子有时候对老师的不满和看法只是心中的小牢骚想和家长发泄发泄,所需要的也只是个倾听者的共鸣而已,老师并没有达到实质性的冲突阶段,所以,我们不妨绕开孩子所诉说的问题本身,和孩子聊聊解决问题的方式。

比方说,仔细聆听完孩子的牢骚并认同孩子的观点后,不妨温和地提出:既然不满这位老师,那就想想办法吧。

面对孩子对老师的不满,让孩子把老师当做朋友应是最佳的师生关系。朋友之间可以闹别扭,可以发牢骚,甚至也可以有争执。

但是,既然你觉得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是对的,你就证明给这个朋友看,不管是用积极的行动还是优异的学习成绩,只要别把问题仅局限于经常发牢骚上就好,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慢慢懂得,要想人家尊重自己必要先尊重别人的道理,这对他今后与人融洽相处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当孩子不再仰视老师【妈咪本月谈第六期】作文

所以,当孩子不再仰视老师,我们没必要非让孩子屈下膝、弯下身子。站直了,坦坦荡荡地老师诚心交流吧!看到一点点长大的孩子,不仅是我们家长,老师们又何尝不是满腹欣慰呢?

附记:很遗憾,这期【妈咪每月谈】并没有吸引到小博友的跟帖,分类整理了部分老师和家长们的精彩发言,以供大家借鉴学习。在此,也十分感谢“十里荷香”老师以专文形式对本期话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

老师博友谈经验:

宁宁妈妈:这一阶段孩子的自尊心特别强,尊重每一个孩子,给孩子留点面子。比如:有一个孩子上课扭头跟别人说话,低年级时,你可以直接点他的名字让他注意。而到了中高年级“批评”孩子要委婉、含蓄点。有一次我跟6年级的学生聊天,学生向我透漏,烦死以前的那个老师了,因为她批评同学时太厉害了。我觉得对待学生不能光凭厉害镇压学生,学生服你只是表面上的;如果学生从心底里佩服某个老师,那么学生不仅喜欢这个老师,还喜欢上他的课。不能用同一种方法教育1-6年级的学生。遇上师生冲突时,确定是学生的错,我会用先抑后扬的方法,慢慢地给学生做工作。以后课堂上我会特意注意那个学生,发现进步、优点及时鼓励表扬。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慢慢地那学生就会朝好的方面发展。如果是老师冤枉学生了,我会给学生道歉。

三花: 作为四年级的老师,我很有压力的,呵呵,现在班里的确有几个孩子已经跟我差不多高了。虽然个子长高了,但是孩子们的童心犹存。在和他们交流的时候,我不再像低年级那样搂搂她们,抱抱他们,毕竟孩子长大了。对待中高年级的孩子,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也要学会“察颜观色”,从体态上来说,和他们手拉手交谈,或坐下来面对面,也可以在散步的时候进行交流,用这样的方式,首先可以让孩子从心里消除对老师的戒备心理,愿意老师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从心理环境上来说,作为教师要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心灵,去了解孩子,接纳孩子。让孩子愿意和你说话。我们要读孩子喜欢的书,了解他们喜欢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寻求到和孩子共同的语言密码。

小园一隅:严爱有加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我现在任教六年级,采取的就是教育日记的方式和学生沟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经常因为自己的过错对学生进行检讨呢,因此,孩子们有心里话也愿意跟我说。个人观点,孩子仰视老师,一味相信老师,于己于人都不利。本次期中考试,我班有个特别生因一时冲动和监考老师发生了矛盾。他的行为按我们常人的思维就是有点暴力倾向了。当时监考老师特别生气,我在规劝监考老师的同时,让这个孩子到我办公室冷静20分钟。后来,我让他坐下和我面对面交谈,走入他的内心世界,原来是 因为考场上好几个孩子都在捣乱,老师唯独盯着他不放,于是他气愤不堪,就恶语相向。冷静下来后,自己都后悔死了。我帮他分析原因,借机帮他电话联系监考老师,让他承认错误。我想,要想让学生理解自己的苦心,作为老师首先应该理解孩子们。

十里荷香:当孩子不再仰视老师,那就表明孩子已经长大,遇事时他开始有了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想法,这是可喜可贺的,但这个时期的孩子的思想还处在尚未完全成熟期,如若处理不当必定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那么作为孩子的老师,更要正确审视和面对孩子们了。为此写了一篇博文,详情请大家参阅:http://blog.xxt.cn/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Id=4065409

家长博友话心声:

水绿如蓝:家里有个上二年级的孩子,他很喜欢老师,放学回家也要老师凑一起,这个年龄的他基本上没有表现过对老师的不敬。但偶尔也会有埋怨,有一次他埋怨数学老师课堂上做口算太多,烦人,我告诉他,老师这么做是为了提高你们的计算准确率,为了上好课,老师需要精心备课,要多理老师的良苦用心认真听课才对。在我的劝解下,儿子很快认识到了自己错误的看法。我觉得孩子要亲师,亲近老师,尊敬老师,理老师,才能重视老师的教导,认真上好每一堂课。遇到孩子抵触老师,千万不能轻视,一定要与孩子做好沟通,否则伤害的只能是孩子!有很多学生喜欢哪个老师,哪门课就有兴趣,学得比较好;讨厌哪个老师,哪门课也连带着没有兴趣,学得就很差。

我爱米奇:现在的00后不比我们这些70后上学时对老师的态度,当时我们对老师是“唯命是从”,而现在的孩子特别是高年级的孩子个性特强,都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了。有时甚至会反抗。但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在孩子面前注意树立老师的形象,避免在孩子面前评价某位老师。(特别是负面的评价)。

可儿妈妈:当孩子不再仰视老师时,我们应该首先站在孩子们的角度上去考虑,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这样孩子才能听我们说下去。接着我们要抓住老师的优点引导孩子去理老师。这学期开学没几天,孩子的语老师兼班主任就生病住院了。于是,孩子班上的语文课就像没娘的孩儿一样,今天这个老师代一节,明天那个老师代一节,很少有老师能一直代下去的。当然,这些老师的水平各有千秋。孩子喜欢跟我讲哪个老师讲得好,哪个老师讲得不好等等。我告诉孩子:老师讲得不好,或许是因为她没有教过你们高年级的课,或许是因为她没有备好课呢?再说了,老师能来给你们代课,你们应该感谢她才是,要不然,你们的语文课又该上自习了。孩子点点头,若有所思地回答:也是,天天上自习课也真没意思。有个老师就是教低年级的,是临时来代我们语文课的,老师说,她没教过高年级,作文课怕上不好,所以她把作文课跳过,留给我们原来的老师讲。我接着说:多实在的老师啊!不会就是不会,这样的老师,你们真该感谢她才是!孩子会意地点点头。

还有一次,代课的语老师放学后给孩子们布置了一篇作文,但这一天是周二,多数孩子晚上有英语课。于是,有两个孩子作代表去找了代课老师,希望老师能取消这篇作文,或者过两天再写也行。可老师这样回答她们的:上辅导课是你们的事,布置作文是我的事。老师的回答让孩子们很无语。孩子们便打算联合起来对付老师,办法就是:不写作文,看老师能拿他们怎么办?当可儿把这些告诉我时,我问她:“你打算怎么办?”可儿回答:“我上完辅导课回来再写,可能会写不完,明天我接着写。妈妈,我觉得这个老师一点儿也不理解我们。”“老师是有点不理解你们了,可老师事先并不知道你们有辅导课呀!再说了,老师完全可以不给你们布置作文的,她只是代课老师,何必招同学们烦呢?你说老师为什么非要今天给你们布置作文呢?”“因为今天我们刚学完《穷人》这一课,老师希望我们能趁热打铁,写出续写来。”“这就对了,说到底,老师也是为了你们好。只是老师的方法稍有点欠妥而已。我们理解一下她,好吧?毕竟她给你们班代了这么长时间的课了。”“妈妈,那我今天争取完成吧!”

春风暖暖:孩子对某个老师不满时,作为家长,首先需要弄清楚问题是在老师那边,还是在孩子这边,如果在老师那边,我们可以主动地、心平气和地与老师沟通,委婉地给老师提提建议。如果是孩子的问题,或者老师方面的问题不大,我们要教育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多体会体会老师的难处。我就曾经遇到过两次这样的事情:一次是在孩子小学时,班上有同学上课不好好唱歌,老师罚全班同学抄生词,孩子回家说烦死音老师了。我就引导他:同学们上课说话不尊重老师的劳动,惩罚也不为过,这事换了我们自己,也会生气。说实话,老师做得有点过,但是和孩子一起埋怨老师更增加孩子的烦恼,还不如疏导孩子的情绪;另一次是孩子这学期老师刚换了个历史老师,这个老师喜欢在讲台上走来走去,孩子说老师晃得我头都晕,听不进课,我们几个家长一起私下给老师说了说,后来老师讲课时改变了很多。所以,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一定要及时疏导好孩子的情绪,抵触老师,受害最大的还是孩子,因为孩子会由抵触老师到抵触老师教的课,影响学习成绩,只要老师没有道德方面的问题,要教孩子去适老师而不是一味地埋怨老师。

心帘:我想到晨蒙在三年级升入四年级的前一天晚上知道了班主任不再教他们,孩子当即留下了眼泪,向我说起了老师的对他的好,担心下个老师对他不像从前的老师,我就告诉孩子,人生当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无法改变的就必须适应,还特意写下了一篇博文“一起爱上新老师”,告诉孩子们要爱老师,老师才会爱自己。低年级的孩子对老师还是仰视和爱的,偶尔回来他也说数学老师有时候会打同学们,上课还玩手机游戏,有时候还经常批评同学们,遇到这类情况,让我感觉他好像对老师有意见,我就会把老师的某些优点再次告诉于他,告诉孩子,老师也是平常人,他也会有小脾气,爱批评人,总是同学们表现不好了,他才会那么做,告诉孩子,要尊敬老师。《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作者尹建莉曾说,现在的小学门槛较低,好多小学老师的素质甚至不如做家长的朋友,可我们的孩子受他们教育,所以必须学会适应。当孩子不再仰视老师时,代表着我们的孩子已经长大了,有思想了,有观点了,爸爸妈妈要及时的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鼓励他把想法述说出来,对孩子的一个阶段的成长大有益处。

紫心妈妈:当孩子不再仰视老师,说明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评判标准。当孩子对老师不满或不喜欢某位老师,会直接影响到这门功课的学习,家长不能去贸然指责孩子,简单训斥孩子,多听听孩子对老师的评价,和孩子一起分析一下原因。当女儿说到某老师的做法她认为过分的话,我先不急于反驳训斥她,而是让她把话说完,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感受她的感觉,然后再站在客观的角度,引导她换位思考,帮助她分析原因。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对老师不要随意指责,更不要恶意评价,在孩子面前要维护老师的形象,即使个老师管理方法有问题,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三道四。实在有问题可以老师了解或向学校反映。我的一个朋友的孩子很调皮,经常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受批评。他回家向妈妈告状,说老师偏心,处理问题不公平。朋友听了以后很生气,也没有详细调查,就认为是老师的责任,为此还去学校找过老师闹,影响很不好。后来孩子养成习惯,一受到批评就把责任推到老师身上,对老师很抵触,自然也影响到学习。朋友为此很苦恼,后来只好托关系给孩子办了转学。

作为家长要鼓励孩子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家长首先要做到尊师重教,并以身作则,为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当孩子不再仰视老师,鼓励孩子老师做朋友。多多体谅老师的辛苦,让孩子用包容、欣赏和感恩的心理去对待老师,对待身边每一个人,家长要多老师沟通,把孩子的心理需求反映给老师,取得老师的理解和配合。

稚子妈咪:当孩子不再仰视老师时,说明孩子在慢慢成长,慢慢长大,开始有了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作为家长我觉得首先应该先孩子表示祝贺,祝贺他(她)长大了!当孩子不再仰视老师时,也预示着孩子开始进入逆反期。这时候沟通很重要,亲子沟通是关键。要俯下身子,尊下来,和孩子成为朋友,随时倾听孩子的声音。让孩子打心眼里把你当做朋友,而不是妈妈。

青林:可能我家玄玄上二年级,还没有自己太多的想法。到目前为止,孩子对老师还是拥有非常崇敬的意念。他认为老师说的就是真理,很维护老师呢。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会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到时我得多多观察,并随时做好他的思想工作,化解矛盾,沟通还是很重要的。教子之途,路漫漫啊!多谢各位优秀的妈咪们分享这样宝贵的经验,我少走很多弯路喽。

冲锋妈咪:今天孩子学校运动会我亲眼目睹了孩子们对老师的不再听之即从了。这正是初中之前青春叛逆期的前奏啊!可是如何对待这个特殊时期呢?——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孩子需要理解所以走进孩子们的内心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啊!!当然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内心谈何容易啊?有时候家长们的“经验之谈”胜过“倾听孩子”!

飞马驰骋:女儿进入四年级以来,曾不止一次地提起过老师偏心:面对同一错误,处理方式明显有差异。虽然作为旁观者,她还是感到不解,说很多同学都感到不服气。我在试着帮助分析化解时,女儿一五一十地“还原”着课堂上当时的情形,确实如此!咱不能不承认孩子们的眼睛也是雪亮的,所以我也是寥寥几句“应付”了过去,试着让孩子正确对待。可内心里还是对应对的“苍白”而不安,相信随着孩子的长大,这样的“考验”会越来越多,该怎样把握好说理的尺度呢?

小草依然:是啊,孩子已经是六年级了,真的不像小时候那样仰视老师了。有时回来也会发泄对老师的不满。说某某老师并知道实情,过于偏袒某个学生了,同学们都很气氛;说某某老师的语言过于严厉了,不给同学们留情面;说某某老师经常占课等等;这些状况在低年级是没有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是非观念日益成熟,有了自己的想法,但还是不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还不能客观分析事情的本身,也不能乐观豁达地对待身边所发生的一些琐事。作为家长,我们真的先要学会倾听,先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理解他,宽慰他,而后再去帮助他分析,向他解释,让他学会换位思考,试着去理老师,毕竟老师也是凡人,孰能无过呢?孩子虽然长大了,但毕竟还是孩子,他们把老师神化了,认为老师不应该有这样那样的错误,老师永远都应该是对的才行。

我经常告诉孩子,老师真得很辛苦,他们要面对一个班学习上参差不齐的学生,要煞费苦心地想办法提高总体成绩,同时他们也有家庭,也有自己的孩子,也有很多生活琐事要处理的。遇到烦心的事,免不了会对学生们发发脾气,处理同学之间的纠纷,他们还是有分寸的,被偏袒的同学,是老师在给他改正的机会;有很多学生太过顽皮了,老师不对他的管教严厉些,他好像不会认真对待自己的错误;占课会后很多情况的,比如有的老师临时有事,上不了课,总不能让你们自习吧,所以改上其它课程了,而你们以为老师又在无缘无故地多上了他的课;有的时候,是因为你们的接收效果不好,为了加强你们对知识的记忆等等。总而言之,老师占课多半是为了你们,是老师放弃了休息的时间啊!归根结底,当孩子不再仰视老师的时候,我们看到孩子正在长大,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但作为家长,我们要和孩子适时沟通,让他学会辩证地看问题。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错误真的在老师,他又非常不满和较真,我们不妨老师、孩子一起面对面地交流,不要给孩子留下难解的心结!

路路妈妈:路路的英语老师因为怀孕了而由新老师来替课,但是相比原来的老师有着多年的带毕业班经验而言,新老师只是刚从学校出来的新手。孩子们从原来对英语老师的崇拜到现在英语老师的失望,孩子们的内心落差是很大的。从课堂纪律到学习成绩都有了一些变化,放学路上孩子们也是七嘴八舌的说新老师的很多教学问题。我和路路认真谈了谈,她对于这个新老师和大家的想法基本差不多。她说新老师上课没有激情,不会提问,发音和原来的老师相比也差很多。我只能耐心的给她讲,一个刚从学校出来的老师在教学方面可能会出现一些经验不足,但是老师一定是满含着热情想去教好你们的。只是和你们相处的时间短,还不太了解你们,也不知到该用什么合适的方法去教你们。只要给老师时间,给老师以信心,老师会让你们刮目相看的。路路听了我的话点点头。经过了一段时间后,再问起新老师的状况,路路说现在的课堂纪律和学习方面比起刚开始时已经好了很多,大家慢慢都在相互适应中。对老师的态度也都有了改变。对于孩子如何看待老师的问题,我们做家长的要先细心问询原因,在和孩子耐心沟通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再和孩子探讨。这样孩子看待问题方面就不会是片面性的,可以更利于解决师生之间的问题。

皓天妈妈:作为家长,当然很希望老师关注自己的孩子,上课多提问,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相信这也是大多数家长内心的想法!但是,站在老师的立场上,一节课就40分钟,有整节课的安排,不可能每一个孩子提问到,兼顾到,这也在情理之中,家长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孩子喜欢某个老师,就会不由自主地爱屋及乌,儿子自从上五年级,对新换的数学老师格外喜欢,以前不爱做的题,现在都是主动去做,不会的还去问老师,这很难得!但这并不代表他不再喜欢其他的科目,对每一个老师也都非常尊敬!当老师因为某些事情处理不当(在学生眼中),也请老师不要有任何想法,学生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比较单纯,也比较单一!儿子也经常给我讲有些老师怎么样,偏心谁,我都会给予正确的解释与引导,告诉他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看待,他也就不再纠结什么了!不管怎么说,家长希望孩子在学校快乐成长、快乐学习!

再次感谢如上老师和家长们的积极参与,更多精彩详见第六期【妈咪本月谈】帖子:当孩子不再仰视老师

http://q.xxt.cn/singleq/browsepaper.action?cid=10207290&pid=707480

读书人网 >三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