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之我见作文

发布时间: 2017-12-26 11:04:06 作者: rapoo

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之我见

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则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张志公语)多少年来,教师害怕教作文,学生害怕写作文,学生的作文兴趣呈明显的冷淡趋势,许多学生认为作文是一件“苦差事”,讨厌作文,甚至谈“文”色变。我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做了大量的摸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教师的表率作用

作为语文教师,选择教语文,首先自己得会作文,能作文,常作文,这是先决条件。“身教胜于言教”。老师的文章写得好,不仅会使学生“信其师,听其教”,更会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记得99年我教五年级时,县电视台《教苑广角》栏目组要在我班录制一节活动课。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就先给学生下达了一个任务:写一篇文章——《一节有意义的活动课》,并且老师要和你们进行作文比赛。因为我们班这节录像课要在县电视台《教苑广角》栏目播放几次,更因为老师还要和他们进行这节课后的作文比赛,所以孩子们的上课热情和写作兴趣都非常高。结果这次习作比哪次都写得成功。我的《一节有意义的活动课》还在全国教师范文比赛中获得了国家级二等奖!当我把获奖证书给孩子们“炫耀时”,看到的是孩子们的惊讶,是对老师五体投地的佩服!我不失时机地又把此稿投到《周口日报》社,结果,不但文字变成了铅字,而且还得到了微薄的20元稿酬。当我们师生津津有味地品尝着老师的“胜利果实”,我想,孩子们会从心底里萌发一种愿望——像老师一样,写好作文。

二、学生的榜样力量

在作文方面每个班级中都会有几个“凤毛麟角”者,这几个“凤毛麟角”者就是班级学生的榜样。培养榜样,运用榜样,是榜样力量的全部工作。我每教一个班,都会发现并培养七、八名“作文尖子”,鼓励他们向报刊投稿,告诉他们发表不是目的,投稿本身就是一种提高,并给他们讲述一些名作家“屡败屡战”的轶事,从而使学生端正心态,又热情不退。当然,我自己也热情高涨,不时给报刊寄一些学生作文。我班学生尹路的作文两次在《周口日报》教育专刊发表;方会华的作文获全国小学生作文大赛二等奖;施韶华的作文获全国小学会生作文大赛一等奖。让这些少数人先“红”起来,他们的奖品和微薄的稿酬迎来了全班学生羡慕的目光,在他们的带动下,其他学生的写作兴趣就会被激发起来,有了兴趣,就不愁写不好作文了。可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三、广泛阅读

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加强阅读。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在读中写,在读中模仿,从读的作品中学习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技巧,揣摩写作方法。这样在下笔之时,就可以做到胸有成竹,挥笔及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读过的书,记下的材料,似乎并不留在脑海里,但当主题一产生,要写作了,这些潜伏的知识、材料,就会从四面八方涌来,使你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正是 “会吟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偷”。

四、拥抱生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点缀,而是生活本身”。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什么样的说教也不及亲身体验来得有效。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做生活的的有心人。对小学生来说,受年龄、生活经验、观察水平等的局限,不可能时时留意观察生活中发生的事,普遍的现象是到了写作的时候才着急。我告诉学生,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许多事情往往是富有哲理、可以写作的,只要注意观察,并加以领悟就能写出好的句子或文章。例如让学生弯腰捡纸屑,体会纸屑虽小,但人人皆扔,便影响了校园的美观,也影响了自己的形象,自觉捡起来,事虽小,但既美化了校园,又提升了自己的行为品质,乐在其中;学校水龙头哗哗地流淌,你主动关紧了,事虽小,但体现了你节约用水、爱护公物的好的品质。告诉他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还带学生站在风中感受风,来到雪地欣赏雪景。教室前的一盆菊花,操场旁的一棵垂柳……只要经过观察思考,动笔写写,一定能写出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佳作。正如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写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五、体验生活

文学家以写作为生,尚且要“深入生活”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作品,刚刚起步学习写作的小学生,当然更要好好地观察生活,了解生活,体验生活,才能写好作文。

体验是个体获得经验积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体验不深必然导致学生习作无病呻吟,假话盛行。日常生活中,学生体验的机会不多,游戏则能弥补这一缺憾。有幸聆听了李白坚教授的作文课《抢橡皮》,很受启发。于是我也尝试着进行了《上课吃花生》的作文课教学。我给每个小学生发了一颗花生,首先让学生们用心观察:这颗花生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上面有没有突起的横纹和竖纹?摸一摸,是滑溜溜还是毛糙糙?衣服硬不硬?个子高不高?身子胖不胖?猜一猜,肚子里有几个宝宝;闻一闻,有什么香味?躺在桌上的花生像什么?然后,让全班学生按碎花生,倾听花生破碎的声音。最后让学生用牙齿去咀嚼,用舌头去品尝。这节课后,孩子们收获的是自信、兴趣和激情,因为他们上课从来没有吃过东西,这绝无仅有的形式,让孩子们耳目一新,兴趣盎然。而老师呢,收获的自然是一篇篇生动有趣的作文了。这是传统教学下的孩子们写作时根本无法体验到的。孩子们通过习作体验,情不自禁地用文字表情表意,酣畅淋漓,再不愁“无米可炊”,再也不用咬破笔头、挖空心思去编了,反而不吐不快,完全忘记自己在作文。

六、走出讲评新路子

1、加强辅导 淡化批语

现在很多教高年级语文的老师都有一个感受:那就是整天埋在作业堆里改作文。眉批、段批、分批、总批,一片文章经过老师的一番劳动,可谓面目全非,但是发到学生手中,学生一看,“惨不忍睹”,并不领情,看也不看,为什么?反正写得不好。结果老师落了个白辛苦,可谓事倍功半。与其这样出力不讨好,我认为倒不如写作时多指导,修改时淡化评语,把耗时费力的作文评语这种无效劳动变为有效劳动。具体做法是:在学生作文时,老师坐讲台改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把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现场指导,无疑有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这样面谈、面议,学生们的作文交上去也不会有大的毛病,因为在写作过程中他们的作文已经得到老师的指点,这样老师改作文的任务就会减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因人而异 鼓励为主
  教师在评价、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作文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又要注重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学生作文必须“求精”,而对另一些学生的作文“求通”就行了,千万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一刀切”。教师批改作文时要把严格要求与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和赏识的眼光对学生作文进行公正的评价。我们在批改作文时要学会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在作文中取得的成绩,而不是用显微镜去寻找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要努力去发现学生在作文中的进步,恰当地指出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我们评价作文时要学会用一双孩子的眼睛,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小学生作文。一个教师对孩子习作的赏识,绝对不是表示他的水平低,缺乏鉴赏能力,而恰恰显现出了教师的教育智慧。因此,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在阅读学生习作时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在评价孩子的习作时多一些欣赏和赞美,让孩子产生对教师的信赖和亲近,使他们打开自己内心世界的大门,让内心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让刚刚尝试用笔表达的孩子们在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赞美中,点燃对语文对文学的兴趣,揭开作文的神秘面纱,消除他们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和望而生畏的想法,让学生觉得作文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从而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3、形式多样 及时有效
  作文评价与批改结果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可以采用等级来表示,也可以用评语来表示;还可以采用多种评价形式进行综合评价。平时我们常说的精批细改只是作文批改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而已,但不是惟一的方法。那种认为老师把学生的作文改得越细越好的看法是片面的,如果教师在所有作文批改中均采用精批细改这一方法,要把每一篇小学生作文均改成小学生优秀作文的想法和做法那是不太现实的。因为好的作文是很难一次成功的,学生的能力提高也是循序渐进的,教师绝不能急功近利,揠苗助长。
  事实上,如果学生每次把作文本交上来后,教师都要经过十天半月的批改后才能进行评讲,那时学生对自己当时是怎样写作的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等老师把批改好了的作文本发到他们手里的时候,他们大多只是浏览一下成绩或评语而已,而对自己的习作连认真地看一遍的兴趣都没有了,即使老师把他们的作文改得再仔细,对学生作文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反而使老师的批改显得劳而无功了。所以我们在批改他们的作文时,要尽量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争对学生习作的实际情况,以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不断提高为目的,灵活运用作文评价与批改的方式、方法,让学生能及时从本次作文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4、修改权利 还给学生
  教师要把作文的评价与批改和其它作文教学环节紧密地结合起来。我们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既要培养学生学会写作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既要教给学生写好作文的技能、技巧,同时也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式、方法。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修改文章的权利首先应属于作者本人。”我们除了要重视学生作文的指导和批改外,不要忽视了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这一重要环节。我们要认真上好作文讲评课,让学生在讲评课上注意倾听老师和同学们对作文优缺点的评价,仔细阅读自己的习作,全面理解教师批改的意图,找出自己习作中存在的不足,然后再对自己的习作认真进行修改,把修改作文的权利还给学生。
  因为,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主要还得靠学生自己,不只是老师单方面应该努力的事,所以,教师是绝不可能包办代替得了学生写好作文的。在作文评价与批改中要让学生从习作的被动地位转向主动地位,努力让学生从习作的实践中去体会文章写好以后要认真修改的道理,让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看到经自己修改过的作文比原来更通顺了、更流畅了,从而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以增强学生对写好作文的自信心,提高写作的兴趣,进一步养成认真进行习作、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从而不断提高作文水平,最终使学生成为作文的真正主人。

总之,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渠道很多,方法也很多。只要我们努力去做,勇于探索,就一定能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读书人网 >二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