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语言描写”枝头绽放的别样花儿作文

发布时间: 2017-12-29 10:50:42 作者: rapoo

“语言描写”枝头绽放的别样花儿

——兼评《吨和克》《被窝里的“访谈”》《牛在天上飞》

英国学者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一书中写道:“对话是城市生活的最高表现形式之一,是长长的青藤上的一朵鲜花。”单说“语言描写”,我们都不陌生,从学习语文开始,就知道“说话”的三种书面表达形式;也了解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的独白、对话及其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但是,在实际作文中,我们往往偏重于记叙,对人物的语言描写明显关注得不够,尤其是在中小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一个这样的问题:文章看起来很流畅,条理也很清晰,可总是给人一种干巴、乏味的感觉,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在语言描写上深下功夫。

语言描写的一般格式要习练好,做到驾轻就熟,这对于提升作文的表达水平是很重要的。这篇文章,重点说一下语言描写枝头绽放的别样花儿,希望同学们从这里窥望到语言描写的精彩之处。

一、常规式语言描写

常规式语言描写,指我们记叙中正常化的人物对话,它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着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在作文中,为了使所描写的人物更加栩栩如生,通常要伴之以人物说话时的细腻的表情、动作、姿势、语气、语调等。这里以阿童木22的《吨和克》为范文,来加深一下常规式语言描写的印象。

阿童木22 http://blog.xxt.cn/6410406742

吨很胖,克很瘦,吨经常盛气凌人欺负低矮弱小的克。

一天,牛大哥叫吨去量一头大象,吨听见牛大哥的叫声,轻蔑的看了一眼象,嘴里说:“不就一头大象吗!我很轻松的就知道大象有多重。”吨站起身来,用手把克推到一边,还用力踢了克一脚。

“躲一遍去,要你这克有什么用呢?”吨很不耐烦地说。

克不卑不亢地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的优点我应该向你学习。”

这时,牛大哥又拿了一个鸡蛋,让吨量一量,吨把鸡蛋拿在手里,就是不知道有多重,傻眼了,牛大哥又叫克量一量,克很轻松的就知道鸡蛋有多重。

吨心里想:“这回克要说我的本领低了。”吨没有想到克不但没说吨,反而很谦虚地说:“我只能量轻的物品,你可以量重的物品,还是你的本领大。”吨脸红了,非常不好意思。

吨和克成了好朋友,吨再也不欺负克了。

这篇文章语言描写的比例要大一些,但它仍属于常规型语言描写的范畴。我们要求语言描写为刻画人物形象服务,这个“服务”就是通过对话凸显人物的个性特征。这篇文章中的两个人物形象是“吨”和“克”。用“吨很胖,克很瘦”的拟人手法来形象化两个重量单位的“大小”,同时明确点出了“吨”的“盛气凌人”的个性。接着,着力表现“吨”的“盛气凌人”。“吨听见牛大哥的叫声,轻蔑的看了一眼象,嘴里说:‘不就一头大象吗!我很轻松的就知道大象有多重。’吨站起身来,用手把克推到一边,还用力踢了克一脚。‘躲一遍去,要你这克有什么用呢?’吨很不耐烦地说”,从“吨”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表现,我们清楚地看得出“吨”是多么傲慢、自大、蛮横,以“老子天下第一”自居,不把“克”放在眼里。寥寥数语,就突出了“吨”的性格特征。

面对着“吨”的不可一世,“克”怎么样呢?它并没有以牙还牙,而是“不卑不亢地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的优点我应该向你学习’”,从这一句话里,我们已经初步看出了“克”的平正、谦虚、宽容、礼让的性格。当“牛大哥”让“吨”量度鸡蛋的重量时,“吨”“ 傻眼了”,这时就展示了“克”的长处。按照“吨”的思维推理,“这回克要说我的本领低了”,然而,“克”的话大出“吨”的意料:“我只能量轻的物品,你可以量重的物品,还是你的本领大”,语言不多,一下子凸显出了“克”不但谦虚大度,而且有自知之明的品质。“克”用言行为“吨”树立了榜样,并使“吨”提高了认识,得到了进步。在这里,童话取材很巧,而常规性语言描写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剧本式语言描写

有些文章,把对话作为主要描写手段,来展示一段经历,有点像剧本那样,在描写中附有非常简要的提示性场景、神态、动作、心理描写,就像剧本中的舞台说明,但它又不是真正的剧本。

真正的剧本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而剧本式语言描写只略有一点剧本的“形”,而没有剧本的“质”,这是最关键的区别之处。我们以妞妞牛的《被窝里的“访谈”》为范文,来解读一下剧本式语言描写问题:

被窝里的“访谈”

妞妞牛 http://blog.xxt.cn/zhuhan001

啊,冬天中最惬意的事情你知道是什么吗?嘿嘿,当然是躺在暖洋洋的被窝里等着太阳照屁股呀!今天像往常一样很早就醒了,但是仍躺在被窝里等太阳哩!可是妈妈走进我的卧室,坐在床边对我进行了一次访谈。

妈妈(一本正经地):朱含小朋友,你的成绩这么好,一定少不了爸爸妈妈的功劳吧,你对你的爸爸妈妈有什么评价呢?

我(笑眯眯):我的爸爸妈妈很严厉,妈妈发起脾气像老虎,爸爸发起脾气像狮子,有些时候还会因为我的学习方面吵架。但是我很羞愧,我觉得不能再让他们操心了。

妈妈(做出惊讶状):原来,你的学习都是靠爸爸妈妈督促啊!你就没有考虑过等到上初中、高中、大学时要离开爸爸妈妈的时候该怎么办吗?

我(尴尬):我也考虑过,我要尽力地培养自制能力,把自己该做的事情自觉地完成,争取不让爸爸妈妈督促。

妈妈:那你每天都该做些什么呢?

我(掰着手指头):每天要背《论语》,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把该做的资料做完,还要记英语单词,背英语课文,还要背品社和科学。

妈妈(惊讶):这么多啊!可是你现在为什么还不赶快起床,刷牙、洗脸,抓紧时间做事情呢?

我(羞愧):我,我,我现在就去,我现在就穿衣服,你赶快去给我拿袜子啊!

好了,穿好衣服了,几点啦?虾米?(什么?)8:25啦,哎呀,晚点啦晚点啦,我要上书法班啦!“妈,给我拿钱,我去外面吃早餐。” 我连忙穿上鞋,头也不抬。

很难忘记这次访谈,因为我没想到妈妈用这么幽默的方式让我起床,还让我知道了时间的重要性。

冬日里在被窝里的访谈,你有过吗?

文章开头先交代“访谈”的原因和环境:当我早上醒来“躺在被窝里等太阳”时,“妈妈走进我的卧室,坐在床边对我进行了一次访谈”。这就像剧本对剧情开端的交代,为这场生活戏剧的开场做好了铺垫,也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妈妈提出了第一个问题,态度是“一本正经地”。小作者扣住问题作答,强调了爸爸妈妈对自己要求的严格,并做了自我反省。沿着这个思路,妈妈加深了问题的深度:现在缺少学习的自觉性,那你“上初中、高中、大学时要离开爸爸妈妈的时候该怎么办”。“我”的“尴尬”表情,实际上就告诉妈妈,“我”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引出了下面的表态:“要尽力地培养自制能力”。访谈发展到这里,我们已经明白了妈妈的意图。

接着就顺理成章的有了妈妈的下一个问题:“你每天都该做些什么呢”。这是一个转折性问题,它要将情节推向高潮。“我”当时还没有意识到妈妈是运用策略劝“我”起床,所以,“我”才会“掰着手指头”罗列自己的学习计划。计划再好,没有落实只是空话。于是妈妈进行了智慧的点拨:“这么多啊!可是你现在为什么还不赶快起床,刷牙、洗脸,抓紧时间做事情呢”。妈妈的“访谈”,其目的就是告诉“我”:要抓住今天,抓住现在,勤奋请从今日始,任何美好的计划都要靠自己去认真落实。小作者最后的表现也告诉我们:她接受了妈妈的教育,也坚定不移地开始了自己的行动。故事到这里以高潮而自然收尾。

的确,这就像一幕小剧本,在人物对白中,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了丰富文章的表达,小作者还在对白时,简要地插入了适当的场景说明,来渲染交谈中的气氛和心理活动,使文章少了单调而多了内涵。这种方式能够给人眼睛一亮的感觉。

三、相声式语言描写

相声,我们都熟悉的一种“捧”与“逗”的表演艺术。一捧一逗,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一捧一逗凸显了相声的艺术本质。可以说,相声主要就是通过“捧”与“逗”来制造笑料、表现主题的,它兼容了戏剧体和叙述体,所以说是一种典型的“叙述体戏剧”。相声的最显著的语言特点——聊天格式。它的结构形式是三段体,即:垫话(开场白)、正话(正题)、攒底(结尾)。

我们所说的相声式语言描写手法,主要指运用相声的结构形式和表达的聊天格式来组织作文。相声式语言描写与戏剧式语言描写的主要区别在于:相声式语言描写基本不使用穿插场景说明的方式,只是靠对话来叙述推进情节发展。我们以开心龙娃的《牛在天上飞》为例,来简述一下这个问题:

牛在天上飞——错题地上吹

开心龙娃 http://blog.xxt.cn/592650193770

引子—— 牛在天上飞,我在地上“吹”。不过,此“吹”非彼吹。

某天下午,期中考试的试卷山一样压下来,踏扁了甲乙丙三人。三人想着试卷上刺眼的红错号,觉得自己考前都过分用功了,这成绩还没平时玩的同学好,心中真不是滋味。三人不约而同地聚到了一起。

甲:真是扫兴,我平时不差呀。作业都一百分。

乙:吹吧,作业都会做,考试还不简单?不过我可是很下劲,每道题都让爸妈讲懂,考个九十多不成问题嘛。

丙:乙呀,你说我怎么考这么差,我平时作业从不空题,错题、难题也都让爸妈讲懂了,这次集体发挥失常?去问问丁吧。

丁:哟,都在一起,考的不错吧?嗯,不好?你们平时不错呀!(三人叽叽喳喳又把自己平时表现说了一遍)唉,你们都别抱怨了,听你们这么说,那你们平时遇见错题、难题自己是怎么办的?

甲乙丙:当然Pass过去,在错题上费功夫不是浪费时间吗!没有完全相同的题,研究错题干什么,考试又不一定考。像选择,蒙一个说不定对了呢。

丁:那出同一类型的题你如何应对呢?没有实力是打不倒“拦路虎”的,只会多次跳进一个“坑”。

甲乙丙:这……

丙:我很怕难,总是嫌麻烦。不会的题看都不看一眼,让家长讲时,一看题,发现特简单。考试不会的填空、选择,明明以前都见过,平时忽视了它,就是不动脑研究。怠慢果然行不得呀。

丁:嘿嘿,别烦恼,给你们介绍种小窍门:数学题有不会的时候,不要直接隔过去,多读几遍题,理解题意和问题;再把关键的字词画出来,找等量关系;按题意和关系式对应着问题列算式;最后千万不要忘了检查一遍,看单位是否要转化,是否掉进“陷阱”了。做到一次性正确,就是出错也知道原因。

而且,为平时的错题准备一个休息的地方——纠错本。认真对待它们,把它们抄到本上再做一遍,再加深一遍印象,知道各类问题所包含的知识点。下次做就得心应手了,也不会再出错了,“无家”的错题也不会跑到你的试卷上来。

告诉你们我的秘籍口诀是:“面错题,不胆怯,勇相迎。”对于数学,这方法可是很管用的噢。

乙:真的?可是这方法这么普通,效果会好吗?不是吹牛吧。

丁:不要小瞧这方法,这可是“灵丹妙药”呀!

丙:还有英语,也是有办法的。如果某道题出错了,不要胡乱一改,而是要对错误负责。别慌乱也别嫌烦,总结自己的出错原因,看懂出这道题的目的,掌握其中的知识点。也为英语错题建个纠错本,让它们有家可归。平时也不要怠慢,多温习旧知识,预习新重点,让那些字母住进脑袋,别左耳进,右耳出呀。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可不是空口号。别不相信,这小方法就是创可贴,能抚平你看到不如人意的分数时产生的创伤。

甲乙:我明白了,遇到错题、难题都不要失望躲避,而是要认真思考,当你充满信心,你可以成功打败学习、生活中的“拦路虎”!

丁丙:是的,克服怕难题、厌错题的坏习惯,掌握正确的方法,就不会头痛了。做数学,画个线段图,列个表,都可以一目了然地看清复杂的条件,成功解决问题。英语则记下语法点或查字典,也可以轻松求证。这不是吹牛哦!

甲乙丙丁:面对错题,大胆面对,你才能体会到探索的奥妙与求证时的快乐。“棋逢对手勇者胜”,面对错题,面对任何事情,面对生活,都要勇敢地迎上去,你就是赢家!

后记—— 牛在天上飞,我在地上“吹”!

粗看一下这篇文章的整体布局,就很像相声剧本的结构形式:“引子”下面的一段很像“垫话”;以下是“正话”,全部是对话格式;最后甲乙丙丁的合说部分,可以看做是“攒底”。剩下的问题就是看它的语言是不是聊天的格式。

因“过分用功”而没有“平时玩的同学”考的分数高的三位同学聚到了一起,于是,就考试为议论的话题,开始了——聊。

甲引出话题:“真是扫兴,我平时不差呀。作业都一百分”,言外之意是“我怎么就考砸了呢”。乙接上了话茬:“吹吧,作业都会做,考试还不简单?不过我可是很下劲,每道题都让爸妈讲懂,考个九十多不成问题嘛”,乙要表述的意思是“我怎么也考砸了呢”。这两个人的对话很有些像“捧”和“逗”的关系了,但只是形式上“像似”,而并不是真正的“捧”和“逗”。

丙想找到“这次集体发挥失常”的原因,提议找丁。很显然,丁是一个传授学习方法的主要角色。而丁调查询问,“遇见错题、难题自己是怎么办的”,“出同一类型的题你如何应对”,找到了“这次集体发挥失常”的主要原因,接着,重点介绍了“面错题,不胆怯,勇相迎”的九字学习数学法。在丁的启发下,丙阐发了英语学习法,大家统一了认识,最后,甲乙丙丁合说的两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全文在“聊”中完成了对中心思想的表达。

这篇文章的对话语言,听起来就像是在聊天,都是人们熟悉的口头语言、通俗易懂,顺畅简洁,生活气息也比较浓,这就属于相声式语言描写。至于开头、结尾的“引子”和“后记”,只是小作者一种扣应命题的手法。

语言描写,贵在创新,当然还不只这几种表现方式。只要我们以阅读和生活作为学习语言的基础,就一定会不断丰富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技巧。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