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走进函谷一瞬间作文

发布时间: 2017-12-29 10:52:53 作者: rapoo

走进函谷一瞬间作文

站在函谷关楼上,即可望见琉璃瓦亭子和远处的高速路

走进函谷一瞬间作文

隐约可见一个牌子“函谷古道”,正是这牌子吸引了我前行。

走进函谷一瞬间作文

走过函谷关古道牌子,继续前行,只见三层楼伫立着,这是函谷古道必经之地。

走进函谷一瞬间作文

穿过底层通道,小路狭窄曲折。

走进函谷一瞬间作文

现在可见的古道真面目

走进函谷一瞬间作文

走进函谷关的一瞬间

在琐碎的家务、繁忙的工作之余,能有机会出去学习或旅行,总是让人心情愉悦、脚下生风。

这次灵宝之行,除了参观当地两所学校的信息化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之外,还参观了函谷关,这是老子写《道德经》的地方,处于山涧要塞,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一行三十三多人,走进函谷关。天气真给力,太阳隐去了光芒,若隐若现,与云儿捉迷藏,云儿则偶尔化作雨飘落几滴,在习习凉风中飘然而至。这温度,这空气,这环境更适合三两人一起随意漫步,不记时间,不问目的,信步走来,跨小桥,拐个弯,上个坡,下几个台阶。向远处的青山挥挥手,对近处的碧水送秋波。于是,山朗润,水含笑,花溢香,草滴翠,人欢闹。

在这样的情景中,我总想单独走一段路,哪怕只有几米、几十米远。这几米远的路是自己一个人走,这样的走不被打扰,不被干涉。在这方寸之间,望天,俯首,与天地融为一体,与自然合二为一。慢慢的走,静静看,思考,品味,感悟。走在这样的风景中,我并不感觉独单,而是一份窃喜、得意和自在。脚下的小路,路边的小草、高大的树木都与我倾心交流,欢迎我的到来。
幻想着我也是这里的一株花草,春来发芽、吐绿,经历夏日的风吹雨打,秋季的积淀,然后枯黄,缩紧了身子度过寒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看遍日月更替,时代变迁,战火连绵,函谷关被秦兵占领,继而又被不同种族把持。

在冷兵器时代, 渴望自己是秦代的武士,因关东几个诸侯国以十倍于秦的兵力来犯,边关吃紧,我被派去打仗,穿着沉重的盔甲,与官兵们一起镇守函谷关大门,研究作战方案。敌众我寡,不能硬拼,只可智取。于是,我们打开函谷关大门,请君入瓮。可诸侯国那么多士兵没有一个敢入关。他们怕有埋伏,迟疑着,猜测着,手忙脚乱,军心涣散,不战自败。秦军反攻诸侯国,追赶九国的败兵,号称百万雄兵被打得落花流水,横尸旷野,血染函谷关。这样,秦不费一刀一枪就战胜了诸侯国。

凭着函谷关的有利地势,秦赢得了大大小小数十起战争的胜利,逐渐强大。然后,兵出函谷关,一路向东,所向披靡,打败了一个个小诸侯国,统一了中原。

我宁愿函谷关大门永远大开,让秦和关东各诸侯国和平相处,百姓往来频繁,达到东西物资和文化交流。那么,我就围一绢深蓝色白色碎花的头巾,身穿青花瓷布衫和深黑色长裙,脚穿自己做的布鞋,悠然往来于函谷关之间,卖些自己刺绣的闺房用品,换来各色绣线,把女儿家的爱恋和美梦都绣进女红,让买去的人带到天涯海角。

我更想在函谷关口和尹喜一起望紫气东来,迎接老子的到来,随他老人家在此著书立说,参与《道德经》编写的全过程。

“老子神笔传心韵,紫气东来留名篇。白云悠,青牛转。洞察入微作妙观。 万物蓄德行大道,无为而治法自然。”不知这是谁的诗句彰显了老子骑青牛来函谷关,观山、感悟,写出了不朽之作《道德经》的全过程。
当我身处函谷关古道时,我不敢大声高喊,不敢用力敲击旁边的山和脚下的路,怕惊扰了这里的灵魂,只想默默伫立,缓缓而行,轻点,再轻点。我听得见空气中一位壮士英魂的一声叹息,看得见背着孩子来寻夫的一位年轻妇女的肝肠寸断,一位母亲眺望函谷关,盼儿子早日归家的白发霜染、泪眼望穿……仰望高高的城楼,想象老子坐关著述五千言《道德经》时的意愿情怀;追寻当年“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的战争伤痕,对历史变迁的沧桑之感油然而生。“道德”与“战争”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史迹在函谷关并存。它留给后人的不仅是无边的感慨和思考,更是无限的遐想和人生哲理。

一个个动人画面在脑海中一闪而过。当时下了函谷关高楼,同行者都往回走,只有我朝着相反的方向跑,来看当时秦的地盘,也就是关内古道。因为在函谷关楼上向西望去,看到一个牌子“函谷古道”,就想去看前方到底有什么。好奇心使然,我不顾导游大声劝阻:“不能去那里,别迷路了!”我迅速前行,且一人独行。走一段路,心怦怦直跳,紧张担心又害怕,既担心同行者走远了,我找不到他们,又担心前方除了荒山野岭中遮天蔽日的树木,脚下狭窄又漫长的古道,没有同路者,连鸟声都没有。就在我惶恐不安,犹豫徘徊之际,李凤军老师跑来问:“前方有什么?” 我答:“不知道,树荫遮挡,看不到远处。”

有了他的陪伴,我仿佛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心安稳妥帖了许多,胆也大了些,说“我们往前走几步,看看有什么。”于是,我们俩边说边走,看到一个三层高楼,上写着“函谷古道”。“莫非这就是真的函谷古道了!”我高兴地说。通过这座楼,前方的路更狭窄了。两旁树枝向路上方伸展,围成一个圆洞,遮住了天日。小路狭窄弯曲,只能一辆小马车通过。

这时,李老师手机响了,是同事在找他。于是,我们一起跑着返回。

这样独处游玩的时刻也就几分钟,好奇,忐忑。如果有充足时间,我想继续往前走,走更远一段路,看函谷关两旁陡峭的山,隔着树荫望天上自由的云。不知这样的路有多远,要多久才能走到尽头,或许这条路就没尽头,它连着关内和关外,又与其它路相连,通向全国,乃至世界。真的感谢李老师的及时赶到,否则我自己不敢继续前行,也看不到函谷古道的这片风景。

或许骨子里有一种探险精神,亦或许是想看到又没看到的风景才是最美,才富吸引力,因此才给我留下美好略带遗憾的深刻记忆。在记录这几分钟震撼、好奇、恐慌、心颤瞬间的同时,也感谢前来探寻函谷古道的李老师共同走过!

读书人网 >五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