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阅读进行到底
读书的厚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题记
阅读是教师发展的重要源泉和重要标志。没有书籍的滋润,难以得来深厚的学识和素养;没有书籍的滋润,也难以得来新的教育理念,成为学生爱戴,家长信任的老师!所以教师就应该将阅读进行到底。
没有读书的日子
回首往事,十几年的教学时光悄然过去。十几年来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败的难过。记得我97年参加工作时,想到自己要与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打交道时,我的内心就有一种不可遏制的热望。于是整天忙于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并热切地期盼着年终期末考试,想与其它学校的同头课老师一比高下,也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但是学生送了一茬又一茬,对教学工作却慢慢失去了新奇感,突然感觉到教学是一个非常苦、非常枯燥的工作。再后来才发现,大多数老师也都这样认为:当老师只是一份职业,而不是一项事业,每月拿工资养家糊口而已。
我开始不断思考,使老师产生对教学工作厌倦的原因在哪里呢?我为了使自己教的孩子们考出一个好成绩,过于注重常规教学的本身——上课、辅导、批改作业——耗去了我大量的精力,而忽视了与常规教学同样重要的工作——学习。社会在前进,教育要变革,教师要学习,只有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是单靠心里想、嘴上说,而是靠实际行动。
我要靠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来提高学生的成绩。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仅仅靠争时间获取每次考试的高分了。我要通过自身的学习来创造性地完成我的教学工作。而读书是最有效的学习。
和书一起走过
开始有计划地读书,从苏霍姆林斯基到魏书生,从刘振海的英语二十四字教学法到李镇西的班级管理,只要是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我都认真学习,并努力使之融入到自己的教学研究中。
这段时间来为了适应教学的需要,我阅读了好多有关教学方面的书籍。有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培养真正的人》,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做最好的老师》,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等。凡是有关教学的文章和专著都会吸引我的眼球。另外我还订阅了《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等有关教学方面的多种杂志,从理论上不断武装自己。有了专业知识的支持,我在教学工作中多了目的性,减少了盲目性。
每到节假日都会带领全家人逛书店,每次都会买回大量的有关教学方面的书籍。读书是我教学研究的一个基石。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藏书计划:每两个月买三本书:(1)关于英语教学方面的书;(2)关于班级管理方面的书;(3)心理学方面的书。多年以来,我的书架上的书慢慢多了起来,这些书是我的良师、是我的挚友,它每天陪伴着我.
阅读英语教学方面的书使我能熟练地驾驭教材,上课时,完全不用在意教授的内容本身,所有的知识点和练习都在我的脑子里,这样我就会把注意的重心完全放在学生的思维上。阅读班级管理方面的书,使我明白,我不仅仅是一个英语教师,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阅读心理学方面的书使我明白,在心理现象的众多规律性中,每一条规律都是通过千万人的命运表现出来的,我坚定地相信,一位教师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心理学,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他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能手。
将阅读进行到底
突然感觉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我在朦胧中开始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
在电视机前坐的时间少了,在校园里和老师说闲篇儿的时候少了,逛街的时间少了。晚上坐在被窝里与书的作者对话的时间多了,坐在办公室里享受文字的魅力的时候多了,快乐多了,收获多了,心情好了!而这些都来自于“心甘情愿”。有一次,去学校图书馆借书,陈老师说:“你读的书真多。”“就是想读,晚上睡觉前读书,读得都不想睡觉了。”我开玩笑的回答。其实,这也是真正的感受,有时候读书读得很累了,可就是不舍得丢下。
做学生时,最不喜欢写作文;做老师时,最不喜欢写总结。不知从何处下笔。可现在,尽管写不出什么惊天大作,也没有华丽的语言,但是想写了,愿意写了,而且有话可写了。这都源于读书,读书带给我的力量,带给我的进步,带给我的成长,带给我了新的活力!
尤其是自从进入校讯通,结识了把书当作生活必需品的老师,结识了读书就像每天呼吸空气一样的老师,结识了因读书而成就名师的老师,结识了因读书而多才多艺的小博友,结识了因读书而把文章写到极致的小博友……这些朋友给我了光明,给我了信心,给了我快乐。让我更加相信,读书的厚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将阅读进行到底——我想,我一定会做到!
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