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小小阅读社的第一次活动内容(小舞台童

发布时间: 2017-12-30 10:53:02 作者: rapoo

前一段时间,潘一凡的妈妈晓梅,提出一个非常好的建议:让住家比较近的孩子分别组织起来,成立一个个小小“阅读社”,每周课余时间聚在一起看书朗读。本周和孩子们商量后,大家决定在今天成立第一个小小“阅读社”,今天下午放学后将进行第一次活动。为了有个精彩的开始,引起孩子们对一起朗读的兴趣,我精挑细选了两首任溶溶的叙事小诗《爸爸的老师》《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抛砖引玉,等孩子们爱上阅读社活动,就可以由他们自己选自己喜欢的内容朗读了。我把一篇小短文,改写成一篇小童话剧本《各有所长》,也作为阅读社的第一次活动内容,孩子们如果感兴趣,就可以自己分角色朗读、表演。第一次活动目的:引起孩子们对阅读社的兴趣。

今天这个第一个阅读社是一个实验,如果对孩子阅读有好处,就可以让班里孩子们都分别组成离家近的小小阅读社,各个阅读社之间还可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因为大家“各有所长”!每个人都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向着阅读那方,飞翔(*^__^*) 、、、、、、

“阅读社”第一次活动

【内容一】

(童话剧本)

各有所长

编剧:可可的妈妈

人物:(共五个)我、眼睛、鼻子、嘴、眉毛

旁白:“我”

有一天,我的眼睛、鼻子和嘴在开会。大家都对眉毛表示抗议。

眼睛说:“眉毛有什么用处?凭什么要在我们的上面?眼睛我可以看东西,我要是不看,你连走路都不行了!我应该站在最上面!”

我说:“行!眼睛站在额头上。”

鼻子说:“鼻子我可以闻香和臭!感觉最灵敏,我要是不闻,你连花香都不能闻了。我应该站在最上面!”

我说:“行!行!!鼻子站在眉头上。”

嘴说:“脸上我最重要,可算是最有用的!我一不吃东西你连命都保不了。我应该站在最上面!”

我说:“行!行!!行!!!嘴站在脸蛋儿正中间!”

眼睛、鼻子和嘴一起说:“眉毛最没用,他应该站在最下面才对!”

我说:“行!行!!行!!!行!!!!眉毛站在下巴上!”

眉毛说:“既然你们都以为自己最有用,那我就在你们的下面吧!”

说着,眉毛便走到嘴下面。

人们见了都哈哈大笑:“哈哈,你小小年纪就长胡子啦!”

我说:“不行!眉毛快上来!”

嘴说:“眉毛眉毛,别在我下面了!太难看了!”

眉毛便走到鼻子下面,鼻子被眉毛痒痒得直打喷嚏:“阿嚏!阿

嚏!!阿嚏!!!”

我说:“不行!不行!!眉毛快上来!”

鼻子说:“眉毛眉毛,别在我下面了!我痒痒得受不了了。”

眉毛就走到眼睛下面。我出汗了,没有眉毛挡着,汗水流到眼睛

里去了。

我说:“不行!不行!!不行!!!眉毛快上来!”

眼睛说:“眉毛眉毛,别在我下面了!水流到眼睛里太疼了。”

眉毛回到原处。

眼睛、鼻子和嘴一起说:“眉毛也有用,他还是站在最上面最合适!”

我说:“你们各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大家团结合作,才能做得更好!”

爸爸的老师


任溶溶


谁不知道我的爸爸,
他是大数学家,
再难的题也能解答,
嗨,他的学问真大。

我这有学问的爸爸,
今天一副严肃样子。

他有什么要紧事情?
原来去看老师!

我的爸爸还有老师?
你说多么新鲜!

这老师是怎么个人,
我倒真想见见。

我一个劲求我爸爸,
带我去看看他。

我的爸爸眼睛一眨,
对我说道:“晤,好吧!”
可是爸爸临走以前,
把我反复叮咛,

要我注意这个那个,
当然,我都答应。

我一路想这位老师,
该是怎么个人。

他一定是胡子很长,
满肚子的学问。

他当然是比爸爸强,
是位老数学家。

他要不是老数学家,
怎能教我爸爸?

可是结果你倒猜猜:
爸爸给谁鞠躬?

就算你猜三天三夜,
也没法子猜中。

鞠躬的人如果是我,
那还不算希奇,

因为爸爸这位老师,
就是我的老师!

不过我念三年级了,
她还教一年级。

她是我爸爸的老师
你说多有意思!

这老老师看着爸爸,
就像看个娃娃,

“你这些年在数学上,
成绩倒也很大……”

你想爸爸怎么回答:
“老师也有功劳,

我懂得那二二得四,
是老师您教导……”

我才知道我的爸爸,
虽然学问很大,

却有一年级的老师
曾经教导过他。

【内容三】诗歌朗诵

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

任溶溶)

我不是个童话里的人物,

可连我都莫名其妙:

我这个人忽然可以很大,

忽然又会变得很小。

妈妈爸爸上普陀山去玩。

我说:“带我去好不好?”

他们异口同声回答我说:

“你不能去!

你还太小!”

妈妈到了临出门的时候,

嘱咐我个没完没了:

“你在家里要听姥姥的话,

你这个人已经不小!”

爸爸回过头来,看了看我,

得意洋洋,背上背包:

“不错,你都已经很大很大,

在家应该帮助姥姥!”

请大家看,事情就是这样,

说变就变,实在太妙:

我这个人忽然可以很大,

忽然可以非常之小。

【内容四】了解任溶溶生平。大家都看过哪些任溶溶作品。讨论为什么喜欢任溶溶的作品

小小阅读社的第一次活动内容(小舞台童话剧剧本《各有所长》、诗两首)作文

  任溶溶(1923--):原名任根鎏,又名任以奇。我国著名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广东鹤山人,1923年生于上海。早年曾参加文字改革工作。1945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中国文学系。后从事编辑工作,长期在少年儿童出版社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工作。1941年翻译第一篇苏联小说。1945年翻译第一篇儿童文学作品。从此,他以儿童文学为终身事业。上海解放不久。他负责编辑《苏联儿童文学丛刊》。1952年,少年儿童出版社成立后,他主管外国文学编辑工作,出版了许多好书。六十年代起,经任溶溶等倡导,少年儿童出版社开始系统地介绍国外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品,并出版重要作家的选集。“文革|以后,任溶溶任上海泽文出版社编审,编辑《外国文艺》杂志。任溶溶能用俄、英、意、日四种语言进行翻译。他翻译过许多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如普希金童话诗,叶尔肖夫童话诗《小驼马》,意大利童话《木偶奇遇记》、《假话国历险记》,英国童话《彼得•潘》、《柳树间的风》、《随风而来的波平斯阿姨》,瑞典童话《长袜子皮皮》、《小飞人》等等 。人们从任溶溶的译作中了解到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儿童作家、作品,得到了可贵的借鉴。任溶溶从事翻译的态度严肃、认真。他翻译的作品都经过慎重的挑选和周密的考虑。它们或是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结合得比较完美,或在创作上有独特的风格,不仅对小读者有益,而且也能对我国儿童文学创作起促进作用。任溶溶十分注意在译作的文字上下功夫。他的译文通畅易懂,既忠于原作的精神风格,又注意汉语的规范化。他在儿童诗的翻译方面,更有造诣,十分传神,不仅保留了原诗的内容、结构、意境,而且力求切合中国儿童的特点和理解水平,并尽量使翻译过来的诗句也有格律,以便读之上口,为小读者所乐于接受。他翻译的诗歌,对我国儿童诗的发展,不论在题材上或风格上,都有很大的影响。新时期以来任上海译文出版社编审,编辑《外国文艺》杂志。用俄、英、意、日等多国语言翻译了大量外国儿童文学名著,同时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出版有儿童诗集《小孩子懂大事情》《给巨人的书》《我妈妈的故事》,童话集《“没头脑”和“不高兴”》和《任溶溶作品选》。

读书人网 >二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