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诵读践行《弟子规》 良好习惯早养成

发布时间: 2017-12-31 10:51:20 作者: rapoo


我们都知道:小学阶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好习惯。空洞的说教往往显得苍白无力,如果能为孩子找到一个可以规范自己行为习惯的范本,以此为切入点,也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决定自己摸索开发课程资源,此时我想到了《弟子规》。《弟子规》被誉为“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规”,全文共有360句,由1080个字组成,涉及少年儿童在家、外出、待人、接物、求学等方面处事过程中应该遵守的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有文质鲜活、易于接受的特点,读来朗朗上口,便于学生记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和很强可操作性。是一本引领学生做人,教育学生成长的最佳读物。于是我决定以《弟子规》为载体开展系列活动,让我班的孩子们从小学习圣贤智慧,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了对《弟子规》内容有更深刻全面的理解,我又从当当网上买回了一本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撰写的《弟子规》,用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反复阅读。考虑到小孩子都喜欢看动画片,我又从网上找到了关于《弟子规》的动画片下载下来。一切准备就绪,于去年“十一”长假结束后,开始让《弟子规》走进了孩子们的学习与生活。为了让学生做到融会贯通,我采用了以下做法:

(一)讲。

讲内容:我利用每天十分钟的课余时间给同学们讲解。先讲《弟子规》句子大意,再穿插相应的小故事,然后要求学生回家后再给家长讲大意。在讲解内容时,我注重其中的伦理道德、礼仪规范对孩子的熏陶,从实际生活入手,联系书中内容,让孩子知道应该怎样做才是受欢迎的人。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都想做大家喜欢的人,所以每次同学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回家给家长讲起来也是头头是道。

讲事例:《弟子规》让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变化,为了给孩子们树起身边的榜样,让他们有努力方向,我经常和家长交流,及时把在某一方面进步明显的孩子的事例讲给大家听。

如,有一天王的妈妈告诉我:说王在中午上学时拿了一个苹果吃,最后的苹果核她非要找到垃圾桶放在里面,因为开着车不方面下车,她一路上就一直拿着苹果核,中间我几次提醒她扔到马路中间的花池里就行,可她却一本正经地说:“事虽小 勿擅为 擅为 子道亏”,直到走到学校附近的垃圾桶才肯扔。事虽小,但可以看出孩子更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了。

史于扬的妈妈说:有一天晚上,他们带着孩子一起去了联华大卖场的的快餐店,当史于扬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正在别人吃过的剩饭里快速地抓起一点食物往嘴里送时,就主动提出要给这个可怜的孩子买壮馍和南瓜粥。最后孩子高兴地对我说:“妈妈,能帮助别人,我觉得很快乐。

你再看这些受表扬的孩子,一个个笑眯眯的,表面上看着不甚在意,其实心里美得很!还有的孩子自认为做得不错的时候,就会催问家长:“这一段我表现怎么样啊,你给俺老师反映反映呗!”呵呵,谁不想当这样的正面典型啊!

(二)诵。

我每天让孩子们利用晨读时间、上每节语文课之前作为常规活动天天坚持背诵,从不间断。并采取各种手段激励学生自觉完成,如:把当天要求背会的内容能做到一字不错的加五分,超额完成的,每背会一句加两分啊等等。一章的内容往往刚发下去三两天就有孩子兴致勃勃地要背给我听。

(三)谈

学生入学以后,从一个个独立的家庭走进学校这个大家庭,在自己的家里他们可以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几十个人生活在一个教室里,大多孩子的眼睛看到的是自己,只要对自己没好处,只要是自己受一点点委屈,都会争个没完,互不相让,因此常常会有不如人意的现象发生。于是,我结合《弟子规》要求,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谈看法,明事理。如:学习“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这句话时,我先讲大意:对待婢女仆人,自己应注意以端庄的品行态度去让他们畏服;虽然如此,还需要注意分寸,要显得你仁慈宽厚,没有看不起他们。讲完后我就问大家,现在不像旧时候,已经没有丫环书童了,那么这句话是不是就等于白学了?马上就有同学说:“有用!我们去饭店吃饭的时候,对饭店的服务员就应该客客气气的,不要呼来唤去的。”“那具体怎么做呢?”立刻就有同学说:“根据年龄大小,我们可以叫姐姐或阿姨。如果想让人家拿纸巾、餐具之类的,人家拿上来之后要说谢谢。”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这句话说的是:当你有能力可以为他人服务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对于他人的才华,应当学习欣赏赞叹,而不是批评、嫉妒、毁谤。这样子对自己很不好。我也创设情景让孩子对照弟子规说一说,遇到类似的事情自己准备怎么办?在谈的过程中,孩子们渐渐懂得对人要宽和,待人要友爱,更不可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等为人的基本准则。后来,我就从王雪莹的妈妈那里了解到了这样一件事:说她有一次带王雪莹去油田总部的新蕾公园玩,当走到公园大门口时,忽然听到一位老奶奶在乞讨,一边作揖一边说着:“行行好吧,我还没有吃饭,离家很远,身上也没有钱了。”当时她妈妈觉得大街上这种乞讨的人太多啦,而且大多是骗人的,就没有理睬她继续往前走,这时王雪莹不愿意啦,大声喊道:“妈妈,快给我十块钱给老奶奶!”当时妈妈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见妈妈发愣,她又大声说道:“己有能,无自私!”弄得妈妈哭笑不得。

(四)评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评判对错的标准,我就利用每周的诚信评价课让孩子们结合我班学生实际,谈自己对某些现象的认识,他们居然比我理解地还要深刻。如有一位调皮的小男生,自己的橡皮找不着了,就随便拿走同桌的橡皮当成自己的,这事被一些同学知道后,他们居然像个小老师一样用弟子规上背到的一句话,跟他讲起了道理:“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你知道吗?”说得那个调皮的小男生脸红红的,后来在他的一篇日记中表示以后再也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了。

(五)做

诵读《弟子规》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学贵力行”,学一句我们就做一句,实践一句。我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用书中的规范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落实到行动上。如学完“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这一句后我发现几个不爱穿校服的同学一改往日只在周一升旗时穿校服的习惯,一连几天都穿起了校服,尤其是我班有小帅哥之称的张烨广,他一周只在周一上午穿一晌校服,下午就开始穿自己的衣服了。听他妈妈说:“张烨广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提醒她第二天自己要穿的衣服,比如:“妈妈,明天我要穿那件蓝色的带腰带的牛仔裤,再配上西装,你别忘了给我准备好。”讲究得很!在他看来,穿那样的衣服才最好看,最帅气。于是,我就故意问他们:“你以前漂亮的衣服怎么不穿啦?”他摸摸脑袋,不好意思地嘿嘿一笑:“我现在是学生,只要穿的衣服干净、整洁就好,不应该讲究穿戴,我现在觉得穿校服也挺漂亮、挺舒服的。”我一想,也是的,穿个瘦瘦的又没有任何弹性的牛仔裤,哪有宽宽大大的校服穿着舒服啊!心态调整过来了,做起来就也不难了。

(五)写

孔子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每学完一章的内容,我都要求学生以弟子规为标尺,对照自己的实际做法进行反思,写反思日记。在反思中将《弟子规》蕴含的人生哲理内化为规范自己行为习惯的指路明灯。

先来看赵昌昊的反思日记片段:

有一个星期天,我正在家里玩我最爱玩的穿越火线游戏,正当我在兴致勃勃的跟对手进行最激烈的PK时,妈妈的声音从客厅传进了我的耳朵:“儿子,帮妈妈下楼买点儿馒头,好吗?”那时我全身的细胞都在游戏上,哪顾得上帮妈妈买馒头。于是,我头也不转地说:“忙着呢!”又继续投入到战斗中去。“去吧儿子,一会儿就回来了,不会耽误你的。”妈妈又催促了,唉,妈妈总是这样唠叨。这时,我猛然发现,其实我早已经被对方“爆头”了。我气得跳起来,哼,都愿妈妈,叫、叫,正是我战斗激烈的时候,让我去买馒头,打扰我的心思,害得我输得这么惨!我把失败的怨愤都归罪于妈妈。所以,为了表示我的抗议和不满,我依然没理会妈妈,“啪”地关了电脑,一头扎到床上,看起书来了。

现在回想这件事,我觉得非常惭愧。我天天都在背“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可我却是怎么做的呢?我不但没有听从父母的吩咐,还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让妈妈伤心难过,这该是多么不应该啊!以后我一定要改掉自己的毛病,孝顺父母、体贴父母、关爱父母,做一个懂孝顺、知感恩的好孩子!

再来看看李海馨的反思日记片段:“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这一句话对我影响很大。以前朋友约我玩,我想都不想就答应了,也不管自己有没有时间。有好几次都是约定的时间到了,我却还要上剑桥英语、上舞蹈班,我只好失约了,觉得很过意不去,我没有做到诚信。但学了这句话以后,再有朋友约我玩,我就会先考虑一下,那天有什么课,再问一下妈妈,那天有什么事情。如果有,就不玩了,如果没有,就约定好,爸爸妈妈也在监督我呢!现在我努力做到了诚信,真高兴!

从开展《弟子规》诵读活动以来,《弟子规》就以它独特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我班的孩子。他们在兴趣盎然的诵读过程中,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思想,行为,习惯发生了很多变化。赵昌昊妈妈曾经这样对我说:儿子是属于比较懒的那种类型,自己的事都懒得去做,更别说帮父母做事了。可自从学习了《弟子规》后,在儿子身上确实看到了令她欣喜的变化。以前叫他三声他不一定能听得见,现在的他虽然偶尔也想偷一下懒,可只要我一说:“父母呼——”赵昌昊会马上接“行勿懒!”然后立即行动起来。如今的他每天上学放学都会主动背起自己的书包,不再是一副甩手掌柜的模样;上学前他会主动和奶奶说再见,放学回到家他也会主动向奶奶打招呼;有好吃的东西不再习以为常的独占,而知道了先让奶奶和妈妈尝尝……连赵昌昊的奶奶都说:“这都是弟子规的功劳啊!”

解永畅在“有余力,则学文”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一个月的寒假时间,除了按计划完成作业之外,每天都坚持看书,一个假期共看了8本书。现在每天晚上写完作业,不用家长的提醒督促,都能自觉、主动地看书,看书成了孩子每天的必须。

在上学期举行的主题性学习成果动态展示准备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准备,踊跃参加,达到了全员参加,全程参与,策划、导演、编排、布置会场、邀请嘉宾……在准备期间,一下课,很多同学都自发地排练起节目来,那个热火劲儿,谁看了都会受到感染的!

在一次次练习过程中,孩子们锻炼了胆识和能力,对弟子规的认识理解也更加全面深刻,我感觉距离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优秀的品德越来越近了。相信弟子规的精髓不仅会给孩子幸福人生奠定基础,还能够把幸福带给他们的家庭。

读书人网 >三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