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结缘曹文轩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1-08 11:41:52 作者: rapoo

早在七八年前,当我还是一位懵懂的、涉世不深的代课教师时,偶然在一期《中学生阅读》上看到一本书的节选。节选的大意是:兄妹两人相依相扶,克服一重又一重难关,为的就是让妹妹在那大麦地看一场精彩的马戏。这情这景深深地触动了我对童年的无限回忆与思念……

我也是在乡下长大的,乡下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地方,是一个充满自由和创造力的地方,是一个能让所有孩子愉快度过童年的地方……

于是我毫不犹豫地从仅有的120元月工资中,抽出了二十块钱,到新华书店捧回了我的奢侈品,那期《中学生阅读》中提到的——《青铜葵花》。她是我买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书。

这本书无论是情还是景,都是那么的纯,那么的美,就像现在办公室同事谈论曹文轩的书:读过以后——唇齿留香。让我忍不住经常拿着书到班上和孩子们一起分享。

随着时间的磨砺,对工作追求的改变,我搁浅了童书,疏远了曹文轩,我开始“一心一意”地教学,用心地备课,认真地检查作业,耐心地辅导后进生,孩子们的成绩可能稍稍有所提高,可是孩子们不再跟我亲密无间,学习热情不再高涨,我的博客一片荒芜,思想被凝固,指尖再也流淌不出灵动的文字。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了今年的春夏之交,一个温情而又热烈的时期。我们学校的新教育,在相关领导的带领下,拨开沉重的学业,顶着是否影响学生成绩的压力,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那天王老师拿着U盘,挨着班级,把“曹文轩北大附中激情讲座”拷到了班班通的电脑上,让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课上带领孩子们观看。

说真的,我很期待这场讲座,我曾经是多么喜欢他的《青铜葵花》,但是又害怕大作家讲的内容并不太好理解,或者是根本对自己班的孩子起不到作用,更害怕他说一些假大空的东西。

讲座开始了,我让孩子们准备好笔和笔记本,当在电视中见到曹文轩作家时,我觉得他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有文学感。孩子们好像也挺喜欢他,孩子们的笔开始动了,他们写下了曹老师送给我们的第一句话:读书要读有文脉的书。这句话可以简单理解为:书中有好词、好句、好段,有漂亮的风景描写,写风景的地方可以带上颜色,让你眼中的景色涂上色彩,这样才叫有文脉的书。随后孩子们又认真地在自己的午读本上记下: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 ;创造的自由是无边无际的;好文章离不开折腾。这节课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我最喜欢曹老师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同学们好像也是如此。不信你看我们班的作文本,我们班的作文本上,同时有一二十名孩子,为作文的景物描写涂上了色彩——孩子们初次尝试了写有文脉的作文。以前写作文经常只有四五行的学生,现在也能把作文写满一张了——孩子们也会折腾了。

曹老师的讲座不仅好听,而且好用。后来曹老师的名字与说过的话经常在我们的阅读课与作文课上出现,当我们一起看到优美的句段,我们就不约而同地说:有文脉,有的孩子还会拿起笔抄到自己的摘抄本上,真是解决了我教孩子们读书、写作的大难题了。

后来,学校的新教育带头人又给我们送来了《麦田守望者》的视频,这里介绍了曹老师作品中的好多人物,都给班里的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全班的孩子们都用心地记录下了自己的观后感。看过视频后的孩子们,最令我惊讶的举动就是:上午看了视频,下午手中的课外阅读书就换成了曹文轩的短篇小说集《白栅栏》,这次“悦”读得劲头比哪次都足。

现在的我,思想灵动起来,不时在校报上发表拙作,博客也展示出了勃勃的生机,与孩子们的关系更密切了,职业幸福感油然而生结缘曹文轩作文

读书人网 >一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