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因材施教的误区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1-10 10:51:42 作者: rapoo

因材施教的误区

因材施教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因势相形”,培养“各具情态”的人才。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在教育实践中按照“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因材施教,培养出了许多杰出的人才——文才出众的颜回,武艺高强的子路,御马术超常的冉有等。

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却有意无意地曲解了因材施教的真正含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他们忽视了学生在认知、爱好、特长、生理等方面的特点,或采取加班加点,“缺锌补锌,缺钙补钙”;或在传授知识时,反复强调,运用直观教具,加强测试等,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形式、措施、方法,以实现相同的教育目标,达到同一目的。即不管原材料如何,都要做成同一合格产品。这一做法,严重违背了教育必须适应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不但不能使学生成为“无所不晓、无所不能”的“通才”,相反,却使学生失去了成为画家、音乐大师、体坛明星、歌手等的可能,与素质教育是格格不入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这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在教育学生时,善于发现、善于培养,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掌握课本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业余爱好和特长能够得以充分的发挥,成为在某一方面有独到之处的人才。爱迪生、鲁迅,他们在学生时代并不是各方面知识都通晓的“全才”,但他们却为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了世界上伟大的人物。这难道不值得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学生家长们深思吗?

因材施教的误区作文

读书人网 >六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