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需要认真的态度 ----亲子共读《十年成一画》 张彦是古时候的画家,他每天一有空都在家不停地画,可他却从来不把自己的画拿给别人看。 妈妈:你觉得张彦为什么不让别人看他的画? 孩子:因为他害羞,或者脾气古怪,还有可能是画的不好吧? 妈妈:想知道原因吗?我们接着往下看。 孩子满脸期待。。。 一天一位朋友去拜访他,张彦因为画的认真没有发现,朋友就悄悄的站在他身后看。只见张彦画完一幅画,看几眼就扔进旁边的粗布口袋(相当于字纸篓,垃圾桶),朋友很奇怪:“你的画画得那么好,你干吗不拿出来给别人看,反而要丢掉呢?” 孩子:张彦真浪费! 妈妈:是的,随便扔掉纸张是一种浪费的现象,但是孩子,你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做吗? 孩子:应该是他觉得自己画的不好吧。
张彦不好意思地摇摇头对朋友说:“我自己总觉得不满意,自己不满意的东西哪能拿给别人看呢?” 孩子因为自己回答对了而开心的笑了,催着我往下讲。 转眼十年过去了,那些和张彦一起学画的朋友有些都已经成名了,张彦还是没有公开展示过自己的画。有一天,几个朋友去找张彦,一进他家门,发现他家多了一片很大的花园,里面各种花开得正艳,张彦背对着他们正在看一只落在牡丹上的蝴蝶。朋友中的一位走上前去,想拍一下张彦的肩膀,这才发现,面前的原来是一面墙,牡丹,蝴蝶,包括背对他们的张彦,都是画上去的。
妈妈给孩子做着示范:站起来,去摸墙上的画,原来是假的,孩子发出了“唏嘘”声 妈妈:朋友眼看着是一片花园,去拍张彦的时候却发现是一幅画,这说明了什么? 孩子:说明他画的很棒,象真的一样。 朋友们这才知道,在十年的时间里,张彦的画已经远远的超过他们了。
故事启示:张彦用十年的时间画出自己满意的画,这种认真的态度让人敬佩!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有时候做马马虎虎,还说“要那么认真干什么?”其实这是对自己不负责,长时间下去,什么事都做不好,后悔也来不及了。
妈妈:从这个故事中,你觉得自己应该向张彦学习什么? 孩子:学习他认真的态度。 妈妈:具体到学习中,哪些方面需要做到呢? 孩子:写作业,听课,日记,画画。 妈妈:嗯,这些都是你每天必做的事情。 听课不认真,就不能接到老师在课堂上上 传递给你的每一颗知识的宝石; 写作业不认真,拿给老师看就不会带给老师带来愉悦的心情; 日记不认真,字写得一塌糊涂,每天千篇一律,就不会留下你童年原本很精彩的回忆,也不会有进步和提高,从而也就失去了每天为日记忙碌费时的意义; 画画不认真,把黑的涂成白的,把绿的涂成紫的,把红的涂成灰的,那么美丽的东西不仅不会在你的笔下耀眼生辉,还会变得面目全非。
妈妈还想提醒你,在学习中除了上面的四点,还有背书和认字,也需要虚心认真的态度,你还记得你出过的笑话吗? 孩子:怎么不记得呢?我把“第一实验幼儿园”说成“第一买马幼儿园”,把《鸟》中的一句“一般骨肉一般皮”说成“一船骨肉一船皮”,把“闲人免进”说成“休人兔进”,哈哈哈。。。 回忆这些孩子说过的错字,让我也不禁笑了起来。 妈妈:以后背书时,拿不准的字一定要读拼音,在马路上看招牌时认不准的字,要虚心请教,别人也不知道的,回家来请教“字典”老师,不要再闹“识字不识字,扣住半边字”的笑话了,妈妈可不希望你成为“白字姑娘”哦! 故事讲完了,希望女儿能从中受益,我满怀希望的期待着她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