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考试成绩,做一个智慧的家长
浮利古
尊敬的家长:
您好!
应许多家长的要求,我把本次月考的成绩发给大家了。说句实话,我并不愿意这样做。但是,家长的要求也是合理的。我应该相信我们的家长面对成绩会做一个智慧的家长。作为老师,我谈一下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第一、成绩是帮助你了解孩子的一个途径。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通过这个途径去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教育成功的决定因素在于了解。没有深入的了解,就谈不上成功的教育。我们要通过成绩,了解我们的孩子对学习的认识,了解孩子学习的动力和态度,了解孩子学习的习惯,了解孩子在学习中的痛苦、困惑、成就和欢乐。成绩只是一个抽样检测,考得好固然值得欣喜,但绝不可大意;考得不好,情绪低落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也要为发现了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感到庆幸。
第二、无论你的孩子成绩是好是坏,他都想考得好一些。
我们要肯定这一点。这是不争的事实。特例太少,几乎没有。临考前一周,许许多多孩子在周记中表达自己对好成绩的渴盼。可是,这里边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脚踏实地做了,是对自己信心的表达。另一种情况是功夫下得确实不到,自己也清楚,寄希望于运气好一点,能够有一个好成绩。前者往往能够如愿以偿,后者往往事与愿违。前者通过考试收获的是天道酬勤,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充满了信心。后者通过考试得出的结论极有可能是运气不好,考不好也算正常。面对考试的成绩的刺激,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愿意学好的。关键在于这种意愿的强烈程度,尤其是这种意愿的持久度。
第三、成绩的好与坏都是一个暂时的结果,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去探寻这个结果出现的真正的原因,具体的原因。
正确归因是有效改进的必要条件。成绩进步了,要看这种结果得益于自己学习的哪些因素。成绩退步了,也要找一下,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结果的出现。学习的目标是不是明确,有没有用目标统帅行动?学习动力有没有问题,是不是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的用心程度如何,是不是不能抵抗外界或内心的一些诱惑?学习的执行力怎么样,有没有不折不扣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习的意志力如何,有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去做?学习的反思和纠错能力怎样,能不能返现自己的问题并及时的解决问题?这些都是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当然,还可以反思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不是有问题。这次月考语文试卷除了20分的默写,全是课本上刚学过的,不少同学得了满分,有同学就得了比较低的分数。这恐怕不仅仅是学习习惯或者学习方法的问题吧?
第四、分析出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后,我们应该和孩子共同找到一种可以有效反馈和监控的办法。
比如,背书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可以利用周末抽时间让他背一下?作业的问题,是不是让孩子把作业本带回家家长看一下?纠错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和孩子商量定时看一下他的纠错本?是不是关心一下孩子这一周主动问了老师几个问题?是不是问一下孩子这一周准备解决的问题解决的怎么样了,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帮帮忙?等等。
第五、这是最重要的一条。要冷静。
静能生慧。在任何情绪激动的情况下,都不可能有智慧可言。指责和埋怨一般是不解决任何问题的,只会让事情更糟糕。我们在通过成绩了解孩子的时候,一定要以弄清情况为根本。一旦让孩子感觉你言辞中有责备的意思,你就什么也不可能得到。你和孩子的任何沟通都会终止。有家长可能会问,我的孩子确实很贪玩,很不听话,考出这样的成绩我很生气,不能表达自己的愤怒吗?当然能!要在和孩子共同搞清楚他的这个成绩和他的贪玩、付出不够有必然的关系并且不愿意为了学习有所收敛的时候。这正是你表达愤怒与不满的时候!一定记住!表达一下就行了。重在表明态度,不要嗦。否则适得其反。
第六、我的这些认识仅仅是建议,只要您冷静思考,广泛阅读,多方咨询,一定会找到更多更好的办法。
在您没有了解清楚情况之前,请不要下结论。在您没有通过查找资料或请教别人获得比较具体的方法之前,尤其在您自己都没有深思熟虑考虑清楚之前,请不要提任何具体的要求。
仅仅是个交流,希望能够得到您的回应。我们多讨论,多探讨,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希望我们都能够做一个有教育智慧的家长!
您的朋友:浮利古
2012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