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问交流,直达心平气和 教学相长,教师在教学中增长的不仅是知识,更要有情感态度和能力。想想自己上节课的表现,如果不是下课追问了一下,恐怕学生会在心里对我产生厚厚的隔膜,会让我再次走进他变得很难。 提起这个班学生的基础,真是让人不敢恭维:开学五周以来,每次提问默写生字,没有一个全对的。虽然我多次强调——一定要写好字,因为字词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字词都不会写,怎么能写出句子,更别说句子生动优美了。为此我还让学生互查互纠,目的旨在提高学生对字词的重视度。 上节课前,我又提问默写,改到前三个时,心里还有点欣慰:虽然仍没全对,但只错了一个两个,还算有进步。但发到第四个同学时,真是让我火冒三丈:二十个词语错了十三个字,让他自己上去改,改了三次总算是全对了。 本想批评他一顿,可想想他这几周来虽然学习不突出,但也算是个守规矩的孩子,我忍住了,耐着性子上完了课。下课了,我喊他到我面前,还没等我说话,他眼泪就在眼里打转。 “你对自己默写的满意吗?”我问他。 “不满意,”说着,他眼泪掉了下来。 “你哭什么呀,老师还没批评你呢?”他不说话,我猜,“你是不想让老师找你谈?” “不是,”他摇头。 “不想让老师以后再提问你了?” 他仍摇头,而且泪流得更多了。 “没有默写对感到自责?”我接着猜。 这次他点了头。我心里忽然很感动,同时又有一丝庆幸:幸亏我没批评他,要不他这份自责该抛到九霄云外,如果在语文学习上自暴自弃,我这不是在隐性地伤害孩子吗? “你有这份自责,老师相信你以后会学得更好,进步会更大。”我摸着他的头说。 然后我们又谈了些学习上的事,他说有时他听不懂,但作业他总是很认真地完成。我相信他说的全是真话,因为他的目光中透出的真诚是骗不了人的。 我让他提了意见,在语文学习上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我会全力配合他的语文学习。 他上课了,我下楼了,走着就在想:如果不是这一番交流,说不定我还在生气呢。交流过后我知道了,也让我心平静很多:学生也很努力,努力的成绩并不是立竿见影,他们也在沉淀,努力沉淀,沉淀的多了,分量自然也就上去了。我们每一个成年人不也应该这样:努力做好当下,不问收获,只求无愧。心平气和做事,坦坦荡荡做人。 教育教学生活中,多询问,多交流,不要以一己之见去揣度别人,更不能生气时口出利剑,无意中伤害别人的心灵。要让心平气和之风,吹出和谐美丽之花。